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6个字,教你写出高逼格的产品经理笔试答案

    AllenZhang发表于 2015-07-23 03:55:51
    love 0

    gaobige

    一. 从一道产品经理笔试题说起

    我所见过的两类最恶心的题目:一是GRE的作文,二是产品经理的笔试题。说它们恶心不是说难得动不了笔,而是让人心中有万千思绪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如何把这万千头绪从容不迫地组织成答案。

    这里放一道知乎上有人提问的产品经理笔试题:

    假如以“国庆节”为主题,请分析怎样进行特价机票推广?

    “国庆节”特价机票推广?虽然平常节日促销活动见得多了,可是这机票该怎么推出去? 在百度上打广告?去旅行社发传单?写软文发朋友圈发微博?天啊这么多推广方式我该选哪个?又怎么写的完呢?...

    我们先来看看题主和大部分的答主的回答思路:

    (1)首先明确主题:国庆节的特价机票推广

    (2)其次,定位目标人群

    • 十一期间,有旅游计划的白领阶层;
    • 十一期间,有旅游计划的学生阶层;
    • 十一期间,准备度蜜月旅行的新婚夫妻或甜蜜情侣;
    • 十一期间,有全家出游计划的家庭团体;
    • 十一期间,单位组织或自发组织的组团旅游的团体。

    (3)第三,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指定不同的推广计划(针对白领阶层的旅游地点推荐,通过旅游景点宣传拉动机票的推广,针对学生和新婚夫妻,凭学生证和新近登记的结婚证可以打折,有针对家庭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有针对组团旅游按人数限定划定票价)。

    (4)最后,对购买机票旅行的顾客的一条龙服务,包括酒店的预订和机票返程服务。

    这个答案思考的路子基本是对的,但深度不足,只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来。如果我是航空公司负责人想做国庆节机票推广活动,看完了这个答案,我依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如何把这道题答得漂亮体面, 我总结出以下6字心经,遵循这个步骤即可组织出一篇有深度高逼格的答案来。

    分解-量化-整合

    二. 分解是通向深刻的阶梯

    先讲一番大道理:

    我们思想成熟的过程,是我们分解事物认知尺度的过程。

    比如说对于“人”的认识: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只会个人感受的层面将人分成两种:好人/坏人。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有个无话不谈的朋友欺骗了我们,对我们很严厉的人其实是为我们好,身体有疾病的人却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开始意识到这种分解方式的缺陷性。我们采用了更多的维度和属性去认知“人”:职业、性格、年龄、经历、家庭背景......

    这个简单的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对事物认知维度的分解方式直接影响了思考的深度。而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往往有比别人更多的思考维度

    回到那道笔试题本身:假如以“国庆节”为主题,请分析怎样进行特价机票推广?

    答主的回答中,只对目标人群做了分解。然而其实从本题中,用于分解和挖掘的维度并不止“目标人群”一个。我们可以从关键词提取维度,再从这些维度中提出以下问题:

    • 国庆节--时间维度:国庆节前30天/国庆节前5天/国庆假期期间.......
    • 特价机票--价格维度:机票价格制定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机票的折扣会出现浮动?什么时候最可能出现低价?.........
    • 推广--运营维度:机票有哪些推广策略?哪种方式能更广泛的传播给受众?.......

    最后还有答主说的目标人群。

    三. 量化是个技术活

    对问题进行了分解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是量化。量化说白了就是数学的求权重。

    当然,不是所有的维度都可量化分析的。量化的意义在于分清关键,用马列主义的话说叫做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为达到推广目的的方式有很多,而投入的物力财力是有限的,所以要选择其中效用最高的一个。(这是赤裸裸的经济学基本问题啊~)

    如果对上面四个维度中的目标人群进行量化,比如说根据往年的数据,国庆期间乘飞机的人群中,60%是旅行者;在这60%的旅行者中,又有20%是学生,10%是单身白领;40%是情侣/夫妻两人;25%是家庭团体出行。那么很显然,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在国庆期间旅游出行的情侣和夫妻的推广方式。

    当然,也可以对机票打折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行分解:如80%的传播依赖于互联网,而这其中50%来自于“去哪儿网”/携程等旅行app,30%来自航空公司官网,20%是其他途径。那么,很显然我们应该重点考虑在旅行类app上的推广方式了。

    那么问题是这些数据从何得到呢?这就是技术问题了。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抓住关键的维度去量化,有的维度是不可或者说难以量化的,不必要把每个维度都查清楚。

    第二,从网上获取的数据有可能是有误差的,有的数据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杜撰的,所以我们需要配合常识和社会经验一起估计,不可尽信数据。

    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大公司甚至有数据产品经理专门从事这一工作。当然,对于我们产品小白来说,如果只是需要做基础的数据分析,(说直白点为了答案显得高大上的需要),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去获取数据的渠道:

    1. 问度娘、谷歌,查行业的智库和市场营销数据库;
    2. 通过小样本大致估算,比如可以收集国庆飞机出行的旅行团的资料;

    ......

    四. 整合的艺术

    最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整合。

    我们分解出的各种维度,将可量化的维度做了量化,找出来几个关键的“抓手”了,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抓手”与其他的维度进行组合。比如:

    • 国庆节前30天,针对有飞机出行计划情侣,我们可以在去哪儿网/携程上做些什么推广方式?
    • 国庆节前5天,针对有飞机出行计划情侣,我们可以在去哪儿网/携程上做些什么推广方式?
    • 国庆节期间,针对有飞机出行计划情侣,我们可以在去哪儿网/携程上做些什么推广方式?
    • 国庆节前30天,针对有飞机出行计划家庭,我们可以在去哪儿网/携程上做些什么推广方式?

    ......

    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前三条。

    其实,这就是高中折磨了我们三年的“分类讨论”题目的现实生活版呀!一切抽象的问题皆可用分解分类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多了去了,如“一家奶茶店总是亏本,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这也无怪乎苏杰说:“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应时刻对生活保持思考的警觉和必要的好奇心。”

     

    本文由 @张子昂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互联网人士必备微信公众号:woshipm,雷军和周鸿祎都关注了,如果你已经关注了,证明你已经很牛逼了。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