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领域的创业公司,如果还要做内容,沿用UGC模式几乎没有太多空间了,PGC模式质量虽精但起量过慢,而DGC模式(Data generated content,数据生成内容)似乎是当下一些创业公司的选择。
其实这种模式我们并不陌生,说通俗点就是:通过抓取海量数据,分析提取关键字、建立评分体系,让用户不用看长篇攻略就能掌握核心信息,快速做出旅行决策。在国内,口碑旅行、梦想旅行、四万公里,另外还有洋葱旅行等,都在以大数据的方式,打造类似境外旅行版的“大众点评”。
36氪此前报道过的口碑旅行,就是从攻略、点评、预订和社交网站上面抓取数据,形成一款包含有POI评分等级、高频词和用户评论的工具,适合用户在旅行过程中使用。而近日,口碑旅行上线新版本,新增基于LBS做个性化推荐、行程规划等功能,另外还将推出口碑旅行的国际版本“Ktravel”。
“行程规划”功能让用户选择出行市场,而每一天对应着选择目的地、以及目的地景点。每一个POI都有结构化的评分和等级,行程制作结束后,在口碑旅行的可视化地图上能一键优化行程。平心而论,这项功能并不如一些已有的行程规划应用体验来得好,不过周青松表示,上线行程规划工具为的是给用户的决策服务更加完善。
对于口碑旅行将推出的Ktravel,我的第一感觉反正是非常诧异——尚未夯实国内市场就开始向国际扩张,况且国外还有上市巨头TripAdvisor,口碑旅行准备怎么做?在此,周青松表示,口碑旅行一开始就有全球化的规划,国际版本的数据库和中文版本是一体的,口碑旅行不用重新抓一遍数据,推出Ktravel也比较容易。关键在这个点上线国际版,则是因为收到了Google Play的合作邀请,Google Play想要在海外推荐中国本土的应用,这可能会给Ktravel免费带来全球几十万的用户,而他不想错过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从采访中,我试图分析了通过数据挖掘来做旅行决策应用的必要条件,并将口碑旅行跟现有竞品做了一些对比。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足够多的数据量
像口碑旅行、梦想旅行等的数据都是靠抓取,首先在量级上,会比单纯的UGC或者PGC产品更加丰富。实际上,不管是UGC、PGC还是DGC,对于用户来说都无所谓,他们不会在乎数据量级是千万或者过亿,他们在乎的只是能满足需求与否。所以,DGC的重点更在于其多维度的来源,以避免信息的片面化——比如你在攻略网站上会看到某一个餐厅有很人都去过,但其实它并不适用每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用户只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了,大家都去模仿前人的游记路径。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抓取得到的数据存在硬伤——版权问题,未来一旦涉及到内容版权的争议,DGC型的应用将面临的是生死问题。
2/足够强的技术及体系
讲数据挖掘的公司,每一家都会说自己的壁垒在于技术,当然这是外人无从考证的。但或许能通过时间和数据来对比——周青松提到,一是先发优势,口碑旅行去年4月就开始启动(同类应用中较早的),二是数据规模,目前其抓取的数据量级已经过十亿,除非对手有更强的技术或者更长的时间,否则后来者难以超过。不过即便如此,不久前上线的梦想旅行却用4个月时间做出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并称数据量级过亿。
大部分抓取来的数据都不是直接可用的,如果没有一个自然语言的识别过程,并使用结构化的体系作为依托,那么这些POI在给用户的呈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商业化流程中都会出现障碍。
3/足够适应移动场景
用户在旅行中不可能去看长篇攻略,这就要求一款应用的POI足够碎片化,同时用户也不可能将成百上千的POI都看一遍,所以也需要应用能够基于LBS、用户的使用习惯等,推荐少量而精准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口碑旅行也曾表示过,会试图去了解用户的旅行偏好,当用户使用的越多,推荐的产品也就会更符合用户的口味。不过,这前提得是足够多的用户和足够高的使用频次。
说到此,我感觉偏工具类的产品(尤其是还是以技术驱动的),它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流量和用户——如何获取、如何黏住。这个问题我也同样抛给了周青松,他表示,口碑旅行接下来就会加大用户市场的推广,通过树立类似境外“大众点评”这样的品牌形象,或许用户不一定现在就用,但希望当用户在开始自由行的时候就能想到口碑旅行。而粘性,或许本来就是工具类应用绕不开的坎,口碑旅行准备通过微信或者其他新媒体形式,通过内容来圈住用户。
最后呢,口碑旅行说他们需要数据抓取、数据挖掘、市场推广等各方大神,入口搁这儿了:qingsongzhou@koubeilv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