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近日华人首富 李嘉诚 已表露出收购那不勒斯的意向……
据英国媒体称,2014年李嘉诚几乎已经“买下了英国”……
另统计,2013年一年里,李嘉诚通过抛售手中资产,累计套现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关于这位已经86岁高龄的华人首富的新闻,几乎天天不断,而且都是大手笔。
他的每次公开出现,总是神采奕奕,头发一丝不乱,脸上总是挂着平和慈祥的笑意。人们惊讶于他的精力旺盛之余,也不免会窃窃私语:他怎么还不退休呢?他什么时候退休呢?对此疑问,他总是笑笑说:暂不退休,儿子随时接班。
早在2012年,李嘉诚就对他的巨额家产做了分家,李嘉诚将旗下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股份、超过35%的赫斯基能源权益全部交与李泽钜管理。对于李泽楷,李嘉诚说:“我会全力帮助他收购心仪的公司、拓展新业务,资助金额会是他所拥有的资产的数倍。”
实业部分交给李泽钜,资金部分交给李泽楷。李泽钜得股票,李泽楷得现金。这表明李泽钜成为李嘉诚的实际接班人,而李泽楷将继续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不出意外,若干年后李泽钜将会成为新一任的亚洲首富。
及早分家,深藏玄机
相比起新鸿基三兄弟分家闹得鸡犬不宁,李嘉诚式的分家模式颇具智慧。
其中两点值得指出:其一是“分身家”必须及早进行,尤其应在大家长仍在世、身体健康之时。这样可以确保分家过程没有致命争拗,即便发生,大家长出面解决最为有效,二是可以减少承继过程的风险,例如企业或家族内有‘大臣’或‘亲人’(有时会有一些未现身的亲人)作出干扰。
其二,“分身家”必须公开透明。李嘉诚的聪明之处,是将家族私人问题公开化,在公众面前说明两个儿子及信托基金如何安排,若过了一段时间没人反对则大局已成。”
2014年8月出版《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表示,李嘉诚的分家方案把企业的潜在纷争降到最低。“新鸿基地产内讧的问题是三兄弟都是家族信托基金的受益人,三人都是决策制定者。这就很容易造成矛盾。”
范博宏相信最好的接班计划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相信今后50年家族企业不会出现纷争,就统一起来让子女们打理。如果不行,就分家。”在西方,一些家族企业可以超过百年而没有纷争, 家族管理 对此至关重要。“但中国人并不习惯投票。这个家族听父亲的,如果父亲过世,就听长子的。”范博宏说现在的华人家族企业主要创立于二战后,创一代还在想方设法如何把家产传给下一代。即便一些华人富豪有很好的接班计划,一些资产也是无法传承的。
死不退休,隐衷谁知
家产分好了,两个儿子也没有打起来。李嘉诚为何还不退休呢?是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吗?还是有什么不能言说的隐衷呢?
范博宏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对近20年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25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的研究显示,家族企业在交接班过程中都要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从交接班发生的前5年到后3年,在这8年时间里,企业扣除市场变动后的累计股票超额收益平均为-60%,也就是说,如果在交接前5年企业值100块钱的话,等到接班后,其价值就只剩下40块了,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若是无法持续经营,新一代人就只能像上一辈一样从头来过了。这不仅仅是企业家及其家族的损失,更是社会的损失。
交接班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那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让企业价值在短时间内急剧下滑呢?我们可以看到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创办人的离开。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创办人的身上凝聚了太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创办人的关系网、价值理念、领导风格、创造性以及变通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实实在在的资产,但却对企业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其实,除了创办人之外,创办人所领导的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有所贡献。比如,家族成员彼此关系融洽、团结互助也是无形资产。家族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这些无形资产。然而,无形资产交接非常困难,成为家业传承的一大挑战。
而李嘉诚的坚持不退休,显然是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无形资产,他想尽可能多地将这些资产传承给子孙们,将自己的影响尽可能长久地保留,从而将家族传承的损失降到最小。
范博宏指出,华人家族企业的兴衰荣辱,取决于创业家族能否“看到”无形的长期价值,着眼于跨世代进行规划。基业长青不是巫术,而有可依循的客观原理。家族与企业是分是合,取决于家族是否有和谐决策的方法,可以持续为企业注入关键的无形资产,以及家族接班人与团队是否有超越各种路障的实力。
本文作者为东方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