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过在智能手机上搞定一次旅游吗?
对大部分旅游者而言,旅游虽然总体上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情,但去一个陌生地方,有关吃穿住用行的前期准备,往往是要人命的繁琐和复杂——尤其当你告别“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跟团游,选择更加随意舒适的自由行后。
如果前期准备不足,到达目的地遭遇各种突发情况,很难避免亲身上演“泰囧”。
在线旅游玩家们深知这一痛点,因此,各类旅游APP从行前、行中、行后各个角度切入,试图为旅游者分忧。
随着在线旅游的不断发展和进化,在手机上搞定旅游的种种事情已经可期。那么在十一长假期间,打开旅游类APP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行程不同各有分工
当前旅游类APP众多,主要分为三大类:电商类、攻略社区类与工具类。
携程、去哪儿、艺龙、同程、途牛等知名OTA都早已推出了自己的APP,得益于OTA发展移动端的决心和执行力,目前在APP上购买各类旅游产品已经非常顺畅,有时甚至能够得到移动端的特殊优惠。此外,还有一些垂直品类的旅游电商类APP,比如专注国外目的地旅游产品的我趣、提供海外租车服务的租租车与惠租车等。
攻略社区类产品中,穷游、蚂蜂窝是两大老牌旅游攻略社区,各自推出了自己的APP。在路上、面包旅行等原生于移动终端的攻略社区,也是重要新势力。
工具类产品中,航旅纵横、飞常准、高铁管家、航班管家等用户规模较大,一些专注细分领域的APP,如51导游、签证神器、入台证神器等,也在获取细分市场用户的注意。
对用户而言,行前、行中和行后三个部分需求各不相同,攻略类与电商类在行前使用较多,用户根据攻略制定行程,根据行程提前订好交通、住宿、旅游项目等。在行中,工具类应用能配套相应服务,比如提供旅游景点语音讲解的51导游,可以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机之外的讲解选择。行后使用较多的是攻略类APP,记录旅行见闻、撰写分享游记等。
不过这并非有严格区分,事实上,各类APP都在互相进入对方领地,对用户而言,旅游APP自我进化意味着更多选择。
APP搞定一切
旅游类APP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在不断升级的同时,也愈加能够独立支撑用户的旅游需求。
现有的旅游APP大多两个来源,一是创立于PC时代的产品推出的移动端,二是原生于移动端。
创立于PC时代的产品其APP多基于原有PC功能设计,但是这些APP已经在突破“copy PC”的模式。比如途牛推出移动端“同团聊”,方便跟团用户交流;穷游与蚂蜂窝都曾推出行程助手APP,介入到用户制定行程的过程中。
原生于移动端的旅游APP则赋予了更多想象,比如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功能,实时为用户推荐相应产品,满足用户的场景需求,或者帮助用户随时记录、分享旅行见闻等。
不容忽视的趋势是,这些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旅游APP,尽管大部分由PC端演变过来,少数是原生于移动系统,但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善,基本上可以在APP上独立完成PC上的所有操作。
旅游总是在路上,旅游类APP功能的完善可以帮助旅游者在旅游阶段内,尤其是行中,获得更多支持与服务。比如临时购买旅行产品、获悉目的地信息以及社交需求等,都可以通过APP轻松解决。
下一站:承包旅游
行前准备从来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即使对于已经有丰富旅游经验的人来讲,也同样如此。
当前,尽管旅游类APP数量、类别众多,但单个APP提供的服务多为旅游中的片段,尽管APP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对旅游者尤其是自由行玩家而言,依然要人肉综合各类信息,才能制定一个完整的旅游计划。
其中,攻略与产品购买的割裂状态,用户依然需要甄别繁多的信息是当前在线旅游服务体验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一痛点,创业者们在探索各种解决方法,其中,打通信息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是第一要务。
比如淘在路上就在尝试打通积累下的旅游信息与旅游产品,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推荐相应产品,实现边走边订。面包旅行也基于信息结构化处理的基础上,尝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旅行服务。
更激进的尝试是,将旅游规划与产品购买完全交给机器,机器虽然无法代替大脑的复杂思考,但聪明的创业者们仍旧试图通过不断优化算法与数据,通过人工智能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让机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服务。
刚刚在9月份获得B轮融资的妙计旅行就是典型代表:用户在妙计旅行上可以设置自己的旅游偏好,妙计旅行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为用户生成出境游行程计划,并一键购买行程内相关旅游产品。
不过这些尝试都是刚刚开始,产品要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尚需打磨。当手机上的旅游APP能轻松承包一次旅游的所有需求时,说走就走的旅游才不会太远。
最后温馨提示:十一出游期间记得给手机充满电,除了买产品查攻略之外,别忘记你还需要用它拍照参加朋友圈杯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