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款专门为国际用户准备的
小米手机 4i,意外地给人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以致于在兜兜转转之后,小米最终还是选择在国内推出了规格升级同时又保留了不少 4i 优点的加强版本 —
小米手机 4c,用来弥补第五代旗舰登场前的市场空档。那这个「c」,除了跟「i」对应 International 一样可理解为 China 的意思外,是否还有其它更贴切的解读?笔者心中有个答案,大家不妨来听听看啊。
外观、手感及做工
跟 4i 相比,4c 的外型设计并没很大变化,放到一堆手机中虽说不上有什么突出的亮点,但胜在干干净净,尤其是白色版本,更是小米近来产品中少见的耐看款。其它几个配色,个人觉得灰色太闷,黄、粉、蓝则多少会显得有点俗气,不禁令笔者感慨,调色这件看似简单但学问很深的事,果然并非家家厂商都能玩得得心应手。
一体化的全包裹机身采用了雾面塑料材质,加上 5 吋的大小,综合手感相当之好,配得上小米广告中「爱不释手」这四个字。表面的防污涂层也确实管用,平时不粘指纹,笔者这台白色机用了快两周,也没见有什么变脏的迹象。背盖的下方有一排喇叭孔,外放音质一般,但音量倒是让人颇为满意。当然,为了避免背面朝下时出声被盖住,小米也有在喇叭下面做了一个微微凸起的垫脚。
设备的音量和电源键都被放在了机身右侧,前者上后者下,很利于单手操作。两者按下去的感觉都非常扎实,但键程略浅,改深一点应该会体验更好。左侧的双卡卡托,也基本上做到了严丝合缝,虽然采用了塑料边加金属底的贴合式设计,但幸而没有松动,做工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4c 卡托装卡的一面是向下的,算是比较少见的做法,取卡的时候最好当心一点。
屏幕
小米 4c 屏幕的质素,总的来说,是能符合笔者对这个价位档手机的预期的。其色彩偏艳丽,但仍在可接受范围,亮度表现正常,「阳光屏」技术也保证了室外比较不错的显示可见度。可视角度的部分,4c 从各个方向看过去基本都没有出现偏色。不足之处在于屏幕边缘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光,像笔者手中这台,上边缘就漏得很明显。而根据网络上的反馈,这似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知道随着生产稳定,之后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善。
相机
一直以来拍照都不是小米的强项,这次的 4c,很遗憾,依旧没有带来什么惊喜。在日间拍摄时,白平衡的表现不是很稳定,一旦发生跑偏的情况,有很大机率会拍出偏绿的照片。不过,它对饱和度和曝光的控制还算不错,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维持较好的解析力。夜间拍摄时,基本上就只是堪用了。照片的亮度尚可,但整体色调偏蓝,而且涂抹下手较重,容易丢失画面的细节。
另外,虽然 4c 的主相机支持相位对焦,但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对焦的速度都只能算是一般。自拍相机的 85 度广角要给一个好评,至于成像效果只能说不差,后期该修的地方还是要修的…
系统
小米 4c 搭载的还是基于 Android 5.1.1 的 MIUI 7,综合体验
没很大变化,虽然开始显得有点臃肿,但对广大普通使用者来说,仍能算是最易上手、最不用费心的定制系统。比较特别的功能,雷总在发布会上着重介绍的「边缘触控」算是一个。跟较早在这方面动脑筋的
Nubia 相比,小米的花样没那么复杂,只有双击返回和充当快门这两种玩法。
具体来讲,就是当你需要进行返回操作时,用手指快速敲击两下正面玻璃跟机壳的接缝处,便能直接回到之前的界面;而在拍照的时候,在同样的边缘上按一下,屏幕对应位置便会出现一个提示用的小圆点,这时你再按一下就能完成拍摄了。不得不说,这样的设想还挺不错,但真正实现起来,反正笔者是花了很久才找准位置和力度,而且即便如此,每次用的时候还是一样心里没底。另外,敲击的手势在拍照时其实很容易造成误触,尤其是在用主相机时,会显得非常鸡肋(因为大多都会用双手拍摄)。个人建议小米可以再多加一个选项,让用户能选择仅在自拍时(较多为单手持机)启用这项功能。总而言之,至少在目前「边缘触控」基本上还只是能供人玩个新鲜而已,其实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性能和续航力
之前笔者就说过,Snapdragon 808 这款 SoC,肯定是没有小米广告中说得那么好。但要靠它来带 4c 这样一款相对来说较「轻量」(没有 2K 屏幕之类的「包袱」)的手机,可以讲还是绰绰有余的。不管是日常使用还是进行游戏,流畅度都让人颇为满意。至于发热的情况,基本上也只是有一些温热感,尤其现在天气转凉,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4c 是支持 LTE + CDMA 双卡互通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一张卡通过 LTE 上网,另一张卡通过 CDMA 通话。毫无疑问,这大大增强了使用者选择不同资费计划的灵活性,搭配得当的话,有望节剩下不少开支。虽然之前在金立 M5 和部分版本的荣耀 7 上,类似功能也可以实现,但论推广、普及的力度,这些牌子怕是比不上小米啊。
续航力方面,4c 插入双卡经过笔者常用的测试后,3,080mAh 的电池剩余 42%,表现中规中矩,基本上还是要每日一充。此外,设备本身虽然支持 QC 2.0,但标配的充电头只适用于 5V / 2A、9V / 1.2A 和 12V / 1A 充电,半小时能灌入约 35% 的电量,完全充满则要花近两小时的时间。而且在笔者换用功率更大的充电头后,情况似乎也没什么改善,不知道小米做这种限制是出于哪方面的考量。
话说,本来笔者还猜测,小米会藉旗下首款 USB-C 产品这个契机,推出对应的快充移动电源。毕竟其它厂商都已在开发,小米移动电源之前就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不做一款,有点可惜了不是?
竞争对手
在目前市场中能对小米 4c 构成最直接威胁的,还要数老对手魅族刚刚在上周发布的
魅蓝 Metal。虽然两者的尺寸并不在同一等级,但综合来看,还是可以放在一起较量一下的。相对来说,魅族的产品颜值更高,多彩金属机身、2.5D 屏幕都是很不错的加分点。而且它配备了指纹辨识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而小米 4c 的性能要更为强劲,单手适用性更佳,且对不同网络的支持也做得更为出色。考虑到两者的价格相差并不多,购买哪一款,就看你是「外貌协会」还是「规格控」了。
结语
回到文首所提的那个问题,小米 4c 的「c」,其实可以是 China,也可以是 Color,甚至可以是 Cute(4c 被许多人称为「Android 小王子」),但在笔者眼中,最适合的词是 Classic,因为它浑身上下,都透着浓浓的小米味道。论外在,简洁耐看的造型,那种感觉很容易让人回想起
2S 这款经典之作。论内里,基于
S808 处理器的手机被拉到低于 1,500 块的价位区间,「性价比」这三个字,到了小米这里永远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写法。
靠顶配版小米 Note 冲击高端市场的计划,目前看来,似乎并不能算作是一次真正成功的尝试。不过一旦回到小米最拿手的战场,像 4c 这样的产品,真的会让对手很难招架。在小米 5(或者说 S820 会更加贴切…?)到来之前,它应该能顶替已经显出疲态的米 4,帮助小米稳住一部分市场。如此一来,雷总在高、中、低三阶市场中的布局,便又重新回到了战力满满的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