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Space X 成功后带来的希望,未必如你所想

    梁梦麟发表于 2015-12-22 21:27:39
    love 0

    musk_spacex_share

    北京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上午九点,美国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成功将其自主研制的 Falcon 9 FT 火箭发射升空,成为了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民间企业。

    同时,Space X 采用的是可回收用一级火箭,所以它的成功也带来另一种意义。The Verge 对此的评价是:

    “这是民间外太空探索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可回收火箭迈出的第一步。”

    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功

    根据 The Verge 的报道,Space X 是一家由 Elon Musk 在 2002 年 6 月份建立的美国太空运输公司。

    这家公司开发了 Falcon 9 FT 以及 Falcon 1 FT 两款部分可重复使用的允在火箭。而在这次发射运动中,Space X 成功将 Falcon 9 FT 发射,并且将 Orbcomm 公司 11 颗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lk3nkljat8zyjtd85t1w

    最后,Falcon 9 FT 的一级火箭成功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实现受控软着陆,成功完成整个太空之旅。

    Space X 本次整个发射计划的成功,可以说是民间外太空探索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他们打破了被各国航天局垄断的局面,让民企的外太空探索成为可能。

    另外,他们的运载火箭采用部分可回收的设计,对于外太空民企甚至整个外太空探索行业来说,也是一种创新。

    703187main_icap_SpaceX_Falcon

    所以,Space X 本次的成功在外太空探索上是一个里程碑存在,这种说法绝不为过。

    这成功未必能够复制

    在 Space X 本次成功的一众报道中,有一个观点多次被提到:

    “一级火箭的回收将大幅降低火箭发射费用,人类前往太空不再昂贵,廉价太空时代即将到来。”

    的确,Falcon 9 FT 运用的部分可回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每次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NASA 最近也研制出通过 3D 打印制作的火箭推进器。这种 3D 打印零件占总比例 75% 的推进器能降低约 70% 成本。

    spacex_fairing_1

    这些技术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外太空探索有廉价化、普及化的趋势。

    但事实上,并未必如这些推测说得那么简单。首先,有两点我们是需要知道的:

    • 本次首发的可回收的运载火箭,并不是可回收航天技术

    早在 1981 年,一种名为“航天飞机” Space Shuttle 的技术就已经面世。这种技术在当时已经能够实现成功发射和回收,同时能够达到可载人的程度。所以说,本次 Space X 的创新点是在于部分可回收的运载火箭,而不是可回收的航天技术。

    • 航天飞机为何不再用,高居不下的成本是关键

    既然可回收技术在 30 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为何 Space X 这次不再用?其中安全以及成本问题是关键。

    columbia-shuttle-debris-investigation

    根据维基百科的记载,美国发射过航天飞机一共有五台,但发生事故的就已经有两台了。(挑战者号在发射过程中爆炸,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尽管航天飞机发射的成功率已经到达 90% 以上,但是出于载人技术在安全系数有较高的要求,以及在重大事故的影响下,载人航天飞机也未能在后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而另外一点就是成本:

    开发成本高

    网易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共研制并投入使用五架航天飞机,每架研发费用 20 亿美元,总共发射一百多次。每飞行一次费用高达 5 亿美元,返回后还要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检修,这让当时 NASA 的财政不堪重负。

    space-shuttle-high-resolution-wallpaper-images-best-desktop-background

    另外,有数据显示从 1985 年到 1988 年 10 月间,航天飞机的发射价格增加了 85%,即每次发射费用飙升到 9000 万美元。这笔花费完全违背了 NASA 最初设计航天飞机的预算,也违背了可回收技术是为了节省发射成本的初衷。

    老化速度快,维护成本高

    这份报告还提到,航天飞机的老化程度比预期的要快。尽管执行任务的次数比预期减少了近四分之一,但航天飞机破损、老化加剧,每次的维修费用也非常昂贵。

    lc4yk6jfu6fvu9fnrm8h

    这两点都表明,可回收技术未必比一次性的航天技术成本要低,也未必能为外太空探索带来普及。Space X 本次的成功要普及,要被广泛的复制,现在还言之尚早。

    写在最后

    如上文提到的,Space X 本次成功为外太空探索这个行业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它打破了国家航天局在此方面的垄断,为民营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以及展示了成功的可能性。再加上 Falcon 9 FT 运载火箭在技术上的创新,令本次的成功更值得肯定。

    K0GPuZm

    但是,这种成功并不是能够轻易被复制。

    Space X 为我们打开了“次航天飞机时代”的大门,但这道门与我们的距离还有点“远在咫尺”的味道。近得我们可以触及,但远得并非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所以现在说外太空探索廉价化的“全民升空”年代的到来还有点早,我们能做的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题图来自:Bloomberg 插图来自:Imgur,Space X,NASA,Hdwallpapernews,i.space

    梁梦麟 (komoleung)
    「要勝過買個樂園太奢侈,要勝過告訴世界最愛是誰太刻意」
    邮箱 新浪微博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