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gogo (乐走走)定位是一款行程规划应用,在讲述他们的模式之前,感觉有必要先说明一下我最近的一些思考,以及我看行程规划类应用的角度:
1.携程等 OTA 平台模式 “翻篇”,出境自由行时代,谁能成为 next big?
2.自由行时代,谁能将 “内容→规划→交易” 在同一场景下实现,是不是有机会成为 next big?
3.如果产品逻辑符合自由行大众用户的惯有行为,算法技术上也足够强大,行程规划类产品有不有机会成为是 next big?
而 Fungogo 也是想实现 “内容→规划→交易” 在同一场景下的闭环。在内容上,目前 Fungogo 主要接入了 TripAdvisor 平台上的景点、餐厅等 POI,以 Pinterest 瀑布流形式呈现,用户搜索到想去的地方后,可选定 POI 卡片到自己的 FunBox 中。机票、酒店可以在 Fungogo 上单独预订,另外在行程规划时,根据景点的位置,平台可以为用户做出相应的酒店推荐。
不过,如果说 Fungogo 要将搜索功能对标旅游界 Google,就目前的数据规模(接入 TripAdivisor 的有限数据)感觉其并不太相符。而从全网抓取动态数据,更像是妙计旅行这种模式。
在规划层面,Fungogo 比较像一个日程管理工具,以时间轴的形式让用户自己往里面添加 POI。现阶段看来 Fungogo 还比较手工化,没有智能规划功能,也没有算法协助进行行程优化,比如我在晚 9 点加入某个博物馆的行程,Fungogo 现在还不能提醒我:嘿,这个时间博物馆关门,你的行程无效。
对此,Fungogo 的 CEO Muriel 表示,接下来 Fungogo 也会上线一些智能化的功能,其中就包括路线优化等。目前我所接触到的,看起来比较侧重技术的行程决策应用,除了妙计旅行,另外还有 IO 定制游,以及未上线的飞趣。
至于最后的交易闭环,行程规划应用通常会直连、或者接入第三方资源,比如航司、全球 GDS、酒店集团、Booking、Agoda,以及一些B2B 平台,让用户在站内完成预订支付。在今天 Fungogo 的发布会上,其宣布和 Skyscanner 天巡、KIWI.COM、Booking.com、Agoda 等达成了合作。
在用户推广方面,行程规划 APP 除了要解决获客,还要担负起教育用户的难题,毕竟这种 APP 不是上手就会。由此我也发现,这类 APP 逐渐从纯 toC 转而提供给一些 B 端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达人等角色,通过提升后者的规划效率,以 B2B2C 的方式渗透市场。
Fungogo 也一样,他们准备推出 “旅游体验商店” 这项计划,让资深旅游达人入驻,通过 Fungogo 为大众用户做行程规划。据我所知,路书已转型重点 toB,IO 定制游的大部分营收也都来自 B 端。
最后说下 Fungogo 的社交元素,他们接入了 Facebook 的开放数据,当你想去任意某个地方时,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去过该地的朋友,“我们通常会咨询去过的朋友,Fungogo 想把这个功能提到先上来,让用户做行程规划更加顺畅”,Muriel 表示。
Fungogo 创立在台湾,2016年1月 完成 45 万美元天使投资,目前正在进行 A 轮融资。
最后的最后,回到我开头所说的那段:近来是确实在想,互联网旅游从 2014年 来兴盛而衰,这个行业几乎难见创新,很多人对初创公司 “悲观” 以待,但也可能是 next big 悄然生长的时候,最近有些想法在逐渐被印证,下一篇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我所看到的一点 “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