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对个人电脑平台以及高端 VR 设备发展近况有所了解的朋友,想必都听说过这种新闻:
随着 PC 平台主流 VR 头显的逐步上市,「有线式」的设计开始让越来越多的玩家和用户感到不满;为了能够在绕开技术落差天堑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不止一家老牌 PC 整机与板卡厂商拿出了「背负式个人电脑」的应对方案——例如索泰和微星,再例如惠普和外星人。就在最近,又有一家从事此类行业的 PC 硬件厂商拿出了思路如出一辙的「VR 电脑背包」设备,不过与之前的状况略有不同的是,这次公布的消息除了基本硬件配置以及重量尺寸这些标准指标之外,实机的运行效果同样出现在了新闻报道当中,我们不妨来围观分析一下:
看上去很美
提起 XMG 这个名字,口味偏向主流且在个人电脑(尤其是笔记本)领域耕耘不深的朋友可能会感到比较陌生,但对于那些热衷于挑战不寻常品牌的高级笔电玩家来说,这个缩写背后的品牌应该是相当熟悉;为了迎合近年来 PC 市场的发展趋势,XMR 逐渐推出了一些显然是为垂直市场量身定制的新设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 XMR VR 背包式 PC 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实例之一。
从外观来看……好了好了,咱们还是别提这些标准套路了,直接进入重点吧:如果说两个月前索泰出品的背包式 VR PC 所拥有的还仅仅是 GTX 970/980 这种入门级别的配置,那么如今的 MRX VR 无疑至少在硬件方面彻底摆脱了「勉强能玩」的头衔——显卡的起跑线变成了 GTX 1060,更高的型号也同样不在话下;CPU 方面则换成了 i7-6700HQ,至于 SSD、WiFi、HDMI 2.0 以及包括但不仅限于 Type-C 的 USB 接口当然一个都不会少——OK,基本配置状况就是如此,不过且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东西?
没错,别忘了电池
好吧,与以往不同,这次我们终于真切地看到了背包式 VR PC 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概念产品真正存在的软肋:续航能力。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XMR VR 采用了一对双联装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系统,至于连续运行时间……好吧是有点尴尬,只有区区 40~60 分钟。
虽然在理论上,这对支持热插拔的电池可以允许你在其中之一电力即将耗尽的时候轮流更换电量充裕的替代品延长工作时间,但很显然,这种体验是所有追求「沉浸感」的 VR 玩家都不愿意经见的——尽管在形式上摆脱了脑后那根连线的桎梏,但在实质上我们依旧被「续航」这个魔咒束缚在电源插头附近,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岂有此理。
「呃,见鬼……居然如此不堪实用?」
事实上,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续航」这个指标对于 VR 体验的影响要远远高于我们的预期——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我第一次排除万难成功登入属于自己的 Vive 体验系统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悬念,《The Lab》立刻让我彻底沉湎其中不愿自拔——猜猜看,最终让我摆脱这份沉迷回归现实的又是什么理由?
并不是酸胀红肿的眼角,也不是源自生物钟的倦意,而是 Vive 手柄濒临干涸的电量。
没错,尽管看上去体积不小,但这对无线体感控制器的电池耐久度远远无法满足那些习惯了 PS4 或者 Xbox One 主机手柄的玩家——尽管目前 Vive 平台上值得沉迷的 3A 大作几乎没有,但如果在日后真有机会利用这种设备体验 COD、BF 或者 GTA 这些经典系列的 VR 原生版新作……你不会满足区区不到 8 小时的持续游戏时间,对吧?
当然,解决方案未必遥遥无期
遵循惯例,说了这么多当前阶段客观存在的产品短板,最后不来展望一下未来的改进措施似乎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其实,即便是以当前的技术水准与设计思路来看,我们依旧不难找到不乏实现价值的解决方案:
就在上文的介绍过程中,思路开阔的朋友多半已经意识到了现阶段的个人 VR 系统在形态上似乎与单人潜水装置非常相似——不受缆线束缚但续航时间寥寥的背负式 PC 方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肺潜水的装备,而标准的有线式 PC VR 套装则与早期的通气管潜水方案不乏共通之处——如果顺应这个思路继续思考的话,相信大多数朋友都能猜得到我接下来要说什么吧:
和「让所有硬件设备在后背集结」的 VR 背包 PC 方案相比,水肺潜水的相关装备明显更倾向于「分布式」的解决思路——正因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来借鉴一下这方面的想法呢?
比我们的想象到来得更早
事实上,和必须保持完整结构才能稳定供氧的气瓶系统相比,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用「背包」这个概念束缚设计思路啊——为什么不来试试将不同的硬件安装在外套不同部位的穿戴式分布解决方案呢?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新鲜点子,尼尔·史蒂芬森在 1992 年出版的《雪崩》当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个构想,且看原文:
在中央情报公司雇佣的人群中,怪脸是最让这个机构尴尬的一撮人。他们从不使用笔记本电脑,而是把台式电脑拆分成一个个组件,然后穿在身上,挂在腰上,背在背上或是戴在头上。他们是活人监视器,记录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
想当然尔,这种充满 Lo-Fi DIY 气息的尊容势必不会给人带来多少好感;在《雪崩》当中,紧随上面这段描写的评价也是这个调调:
这副样子再蠢没有了,这身行头简直就是腰带上的卷尺或计算器的现代版,标志着此人所属的阶层既高于人类社会,同时又远比人类社会低贱。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看上去愚蠢得无可救药,但从当事人体验的角度来看,这种配置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当然,这种自我放逐对他们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随时泡在超元域里,随时收集情报。
一言以蔽之,对于那些完全不在乎自身形象只关心个人体验质量的核心用户来说,这种「分布式」的穿戴 VR 计算机方案他们多半会甘之如饴地欣然接受——不要小看这群极客书呆子的行动力,即便市面上只存在机能效果不尽如人意的试水产品,他们也绝对有那个耐心和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来进行 DIY 改装,正如过去几十年当中所有落进他们手里的 3C 设备一样。
不仅如此,倘若我们的设想更为大胆一点的话,从技术理念进步展望的角度来看,这种为 VR 系统提供计算平台的穿戴式设备完全可以视作「植入式硬件」的前缀科技节点——没错,我清楚就在此时此刻能理解这个关键词个中含义的朋友当中为数不少立刻会在心底泛起厌恶与反感,但还是那句话,让我们面对现实吧:
就像古腾堡印刷术取代了抄写员,抗生素取代了顺势疗法,广播电视取代了周末的祷告然后又被互联网所取代一样,尽管在面临变革的时候,第一时间我们多半会下意识地选择保守与反对,但最终的选择往往依旧是顺应和接受——在我看来,VR 仅仅是个起点,即将到来的下一波变革才是重头戏:赛博朋克世代的到来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不是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欢迎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VR人】,欢迎微博搜索关注【VR人】,一手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