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http://vr.chuang.pro/10033051
点亮手机,打开微信,面对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文字信息,你从容地伸出一根手指,长按片刻,原本「浑然一体」的文本转眼间就被分割成了一个个整整齐齐形似 Tag 标签的小「字段」;你不紧不慢地滑动手指,选定了几个自己中意要与别人分享的标签,复制,转发,一步到位,流畅自然。
——这就是 10 月 18 日晚上,罗永浩罗老师为我们显示的新版锤子系统所包含的新功能「Big Bang」。
无疑,对于当天那场堪称漫长的发布会来说,这项功能堪称是最大的爆点之一,「锤子手机这次能成」的理由至少有一多半是源自于此;不过,虽然这项功能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看上去相当实用,但如果换做是 VR 环境下,「Big Bang」的实用性还能和我们的预期相符吗?
答案依旧是肯定的——虽然并不像语音输入那样处于核心地位且效果立竿见影,但至少在「实用价值」这个方面,VR 平台上的「Big Bang」同样具备不俗的应用价值。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些应用场景:
你戴上了 VR 头显,打开浏览器,有条不紊地检视着网页;忽然,一条刚刚上线的新闻标题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短暂地阅读确认之后,你决定把它复制下来分享给旁边正在顶着虚拟形象和熟人聊天的朋友们;好了,假设这时候你手上握着的是一支标准的 Daydream 体感控制器,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可能你会说,Google 的演示视频上不是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吗,Daydream 的那片「仙贝」呈现给我们的分明是一根清晰的「指针」而不是什么「萝卜一样粗的手指」,因此精确选择全然不在话下,难道不是吗?
听上去是有这么回事,但实际上你稍微一试就知道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子——没错,不管是 Daydream 的「仙贝」还是 Vive 的 wands,诸如此类的体感控制器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精密操作的「光标指针」;然而,除非是把整条手臂靠在稳定的平面上之后才挥动手腕,否则按照我们印象中的「悬腕」姿态来操纵这些控制器唯一的下场就是面前的指针抖得像帕金森患者的手指——没错,我们确实可以像那些书法爱好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逐渐适应习惯这种操作,但即便不提其中的学习成本,单从「长时间操作积累疲劳值」这一点来看,指望利用体感控制器来解决一切 VR 操作就不是什么好主意。
所以说,即便是从手机屏幕换成了 VR 视野中的网页,「Big Bang」的实用价值依旧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项功能的核心卖点就在于降低了对「操作精度」的需求,而这也恰恰是智能手机以及现阶段的 VR 设备的短板所在,不是吗?
最后,相信大多数朋友也已经注意到了,要想真正在 VR 视野中实现「Big Bang」的使用效果,基于手势识别的操作系统恐怕是不可或缺的——关于这点,Magic Leap 的手势输入技术可以满足不少需求,再加上占据主导的依旧是前文提到的语音控制,只要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来调整一下使用比率,这种「口手并用」的操作模式很可能会比我们印象中的效果来得更好。
效率与精度可观的语音控制,便捷十足的「Big Bang」,倘若再加上以「全局整合」为核心的「One Step」,这番动作下来,锤子 VR 俨然已经得到了一整套远远优于国内主流 VR 手机盒子(以及一部分 VR 一体机)的虚拟现实操作系统。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倘若罗永浩罗老师真把自家的虚拟现实产品做到了这个程度,那么锤子 VR 能成吗?
好吧,可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倘若你对锤子 VR 多少有那么一些了解的话,应该会知晓负责这个项目的其实是锤子科技的设计总监罗子雄;而罗子雄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态度,倘若你看过一些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演讲视频,应该也会略知一二:
总体来说,关于最基本的「操作互动」,罗子雄并不看好现阶段主流 VR 设备已有的设计,同时对于那些在科幻电影当中出现过的交互模式并没有表示过 100% 的肯定——你猜的没错,上文中所提及的语音交互以及「Big Bang」差不多都在后者的范畴之内。换言之,如果我们从罗子雄的角度来看,就算是「智能手机的一大步」,那么把这个「一大步」移植到 VR 行业又会有多少效果,恐怕也没有我们一开始的印象中那么乐观。
锤子 VR 的目标是什么?从罗子雄以往的演讲内容来看,或许「标准制定者」会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那么,现阶段这种「锤子 M1 加装 Magic Leap 模块塞进手机 VR 盒子里依靠语音和 Big Bang 就能成」的产品能够达到这种目标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归根结底这种方案依旧是建立在 Google Cardboard 这个潜力极为有限的 VR 验证原型之上。尽管乍看之下初期试验机不断强化打败后继发展的量产机似乎挺浪漫的,但稍有点常识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种美梦能够上演的舞台只有动画片里而已。
归根结底,罗永浩罗老师这次给我们带来的 Smartisan M1 以及最新版 Smartisan OS 确实让我们看到了锤子科技走向发展正轨的趋势,但如果仅凭现有的这些迹象就想判定分析锤子 VR 的未来……那恐怕只会落得「预测未来之人往往会被未来嘲笑,戒之慎之!」的下场罢了。
最后,考虑到罗子雄把 2014 年到 2020 年的这段时间定义为虚拟现实行业「不成熟的早期阶段」,我们似乎也没必要把锤子 VR 逼得太急——保持期待与关注,再多等待一点时间,诸位意向如何?
(本文图片来源:锤子科技 2016 秋季新品发布会视频 & 作者拍摄)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欢迎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VR人】,欢迎微博搜索关注【VR人】,一手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