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姓名不详,籍贯待查。三十余岁,出没北京,大概一定不是北京人——因为一来没结婚,二来没有房。
每天清晨,老刘起个大早,坐上昌平线跑到城里上班。晚上再这么回来,到家也不早了。本地人看来,这或许太累,但是京漂各有各的辛苦,久而久之早已习惯。按下不表。
老刘的出租房不同于一般京漂,对于独居来说,未免大了些。这并非因为老刘喜欢轰趴。一来,身为京漂,本地朋友不多,没那必要;二来经济条件其实也不太允许。对于千千万万个老刘,轰趴几乎是一个不可想象的词——像日本人那样,几个人聚在小房间里喝点儿酒,或许还说得过去。
也不是因为老刘有与人合租的打算。事实上,老刘在大房子独居,时间已经不短了。虽然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几年经营下来,老刘也总不算一穷二白,不必要这个年纪还找人合租——更何况他的住所早已北上到北京之北。
若是你问:「老刘啊,这么有钱,住这么大房?」老刘会给你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他喜欢 VR,甚至房间里就有一台 HTC Vive,虽然是个出租屋。
是的,关注 VR 的人不会听不懂这个解释。
就算房间不小,若是与人合租,Vive 这玩意儿是绝无理由摆在客厅里的;如果在小房间独居,也并不容易给连带 PC 的整套设备找到安放之处。Vive 最贵的不是本体,也不是显卡,而是住房。对于出租房来说,设备本身就要占据相当一部分面积,使用起来对场地的要求就更高。因此,老刘不仅一个人住,而且索性租了个相当不小的房,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用过 Vive 之后,老刘都不需要把设备收起来。就那么摆着就好了。
更何况老刘每天都耍。时至今日,Vive 上的 VR 内容虽然绝对数量上不算多,对于一个玩家来说,也足够享受——或说体验很久很久了。
老刘是很心疼设备的。虽然摆放在空间最大的客厅里,平时还是万分注意。老刘尽量不在客厅吃饭,免得沾上不必要的油污。反正一个人住,掀开锅盖是上顿剩的咖喱,拉开壁橱是泡了就吃的方便面,最多拍个黄瓜调剂一下,一餐就那么一两个碗盘,在厨房吃足够了。
足够了!对独居者而言,客厅是重要的娱乐场所。在多数 Vive 游戏里,由于玩家都用「传送」的方式移动,而不是用走的,戴上头盔、脱离现实以后,老刘倒是不需要跑来跑去。但作为一条心细的大汉,老刘还是尽量让活动的空间宽敞些,免得手舞足蹈之中,不小心打翻了电风扇。而且,VR 游戏也并不是完全不需要走动,就拿 The Lab 来说,「房间」不大,小步伐的移动倒是不少——试过绕着机器人转圈吗?
还有一些更特殊的情况,比如颇为不赖的音游 AudioShield,如果你选了上等难度,又不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就是个货真价实的「运动」。拉拉扯扯一来一回,扭动腰身,挥舞双拳,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希望一拳击碎音符的同时也击碎了自己的水壶。
不仅如此,老刘甚至还尝试过 VR 的「OOXX」,那也不难理解,自然是人丑 [哔-] 不丑,戴上 VR 都是美……等一下,老刘可没找到好奇心这么旺盛的姑娘,归根结底,他探究奥秘时,用的是充气娃娃。而 VR 日娃娃,为了得以舒展,宽阔的场地仍是必须的,且不可有一点障碍。老刘的 Vive 专用客厅,正好成就了这一伟业。
这大概是第十个年头了吧?国庆期间,老刘躺在出租房里,回想起最早离开家乡的时候,自己才毕业不久。
因为什么而出走?因为什么而最终来到北京?解释有很多。有人说,去北京是上进,是一种追求,是在平凡的生活之外别有所图。也有人说,不过是一个妥协罢了。哪儿有什么可追求的,不过是被恐惧驱赶着,不知该去向哪里。对于看不到方向的人儿,比起在寥落的单行道上等待终点向自己飞驰而来,不如坐在人潮汹涌的大路口,被裹挟着,挣扎着挪动双腿,想要保有自己站立的地方——他们说,这地方不一定在北京,但一定不在老家。
老刘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了。特别现实的现实是,老刘来到北京,打拼多年,并没有得到所谓衣锦还乡的资本。但在另一个现实上,老刘学习的,掌握的,兴趣所在的,梦想所及的,在他的家乡,都无处安放。
你说老刘是个失败者?这话不好听,而且也不客观。什么叫成功呢,可能在父母眼里,有这样一种成功的人——23 岁就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光在老刘的老家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不下一千个。
对!老刘的回忆逐渐清晰起来。不如说,正是为了逃脱这种成功,避免成为这样的成功者,老刘才选择对故乡不辞而别,只身远赴京城。
北京是个好地方,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人关心你。你几时结婚,几时抱娃,都只是旁人艳羡的目标或佐酒的笑料,绝不会勾起父亲的愤怒和母亲的唠叨——为了彻底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老刘几乎连过年都不再回家了。他认为,父母想象中的「在北京」,九成比自己真正在北京的状态,要潇洒得多。
但是,怎么算潇洒,怎么算不潇洒,也没有那么明了。老刘在北京,或许是个租客,是个过客,是个于北京无碍,也无人在意的存在。但是,北京自身的存在感,却是那么鲜明。
在老家去吃几千元一客的料理,这可行吗?在老家,与其去灯红酒绿的三里屯买醉,是否直接奔赴大保健更接地气一些?在老家,购置一套 Vive,即便放在自己的房子里,家里人又会怎么看你呢?糟蹋钱?老刘从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但相对的,他对这一切也决不鄙夷。大城市听上去是个富贵的去向,但对穷人来说,难道不也是最好的栖身之所吗?
是的,不管贫穷还是富裕,北京提供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可能,更是一种包容的精神——在这里,你可以挥金如土,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个失败者;你可以大放异彩登上新闻头条,也可以匆匆来往,宛如游人。
说简单一些,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老刘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选择做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在另外一些地方,那可能就是被迫平凡,被迫成功,被迫变得和父母一样,和他人一样。
那一点也不自由。
然而,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自由的地方,那就是向家人报平安。
老刘的报平安没有什么压力。只需说「我在北京很好,有大房子住」,就足够。
甚至,就算是家人来探望,也真的是「有大房子住」。这话没错,反正,来到「大房子」里,满意;去北京城玩耍,虽然路程较远,就那么一两天,满意——没人会意识到,每天都要如此往返的人,竟别有一番滋味。
因为缺乏经验。长久不在大城市生活的人,若是在大城市遇了麻烦和不便,也天然地将这当作大城市的特色——比如路程远,那自然是因为大么。老刘想了想,十分后怕,万幸自己没有成为这样理所当然的人。
是的。理所当然是个特别可怕的事情。凭什么毕了业理所当然要抱娃?凭什么客厅理所当然是吃饭用的?凭什么一个人理所当然不该租大房子?凭什么出来混理所当然要赚大钱?当一个人的脑子充斥着理所当然,他从此便远离这个世界的真相。
为了逃避这些理所当然,我们或多或少会保留自己身上的异常点,避免变得和其他人一模一样。多数时候,我们保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不管是滑雪还是插花,都多少给人生带来一些不那么理所当然的不同。感谢短暂的生命,如果每个人的时间都充裕到能做一切事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最终变得一样完美。也感谢懒惰的我们,即便是主流的成功,因为太懒,我们之中的多数人,也无暇去追求。
现实便是如此,而 VR,美好的虚拟现实,大概理所当然也是如此——不!
不!
老刘呐喊着。
VR 不该是单纯的爱好或主流的成功,VR 不该是为现实服务的虚拟。VR 本身可以成为一种美好,一种真实,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
VR 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资本圈子关注的风口,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情怀贩子用来兜售的碎梦,理所当然地还不值钱就被用来赚钱,像出生 6 个月的羔羊一样。这太现实了,虚拟得太过漂亮。人类对 VR 的所有幻想,不该是连字都看不清的 VR 盒子,以及 VR 不 VR 其实没多大区别的成人视频——就好像 VR 不能赚钱就不值得去做一般,然而我们是从何时开始探索宇宙的呢?
对于只是图个新鲜、图个乐子的边缘用户,戴上 VR 头显,世界改变的那一瞬间,或许有些触动,又或者无动于衷。他们摘下 VR,生活理所当然要继续,人生理所当然要继续追求现实里的成功。但对于另一些人,或许为数不少的一些人而言,VR 难道不是如同互联网一样,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具体存在的世界吗?如果说,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就,如今多少已是被俗世认同的一种人生,那么,VR 又何尝不能有这种追求呢?
为什么对 VR 的高度期待简直成为了一种「值得警惕」的错误,是因为那离现实太远了吗?难道互联网的魅力,不是在线上的部分,而是在与现实结合之深吗?
都他妈的什么玩意儿!
老刘对这一切很无语。
每个月能出 10 个新品的手机 VR 盒子,没有一个及格。做 VR 旅游、VR 房产、VR 教育、VR 艺人的商人,大概会对这种盒子寄予厚望——可惜在消费者手里,称这玩意儿为鸡肋都算是高抬。「白送都嫌占地儿」,这一判断基本可以描述现下的 VR 盒子,及相应的一系列 app。
Google 是好的,DayDream 是好的,这是一条明路,可惜太过遥远。Oculus 曾经是好的,如今在核心问题上太久没有进展,只能拿新机型吊胃口——拜托,虚拟现实,我们要的是虚拟的那部分,谁关注机器现实中什么样子啊。
PSVR 在文案和公关上下了苦功,即将捧出来的成果却愈发不伦不类。在视觉效果、内容质量、互动体验等多方面技术问题远未解决的当下,PSVR 率先替用户规划起了 VR 的玩法:一来,视野限制!H 是不对的!二来,VR 应该与家人共享,它是健康的、娱乐的、社交的!
然而,PSVR 却以另一种姿态大打「我可以虚拟一个女朋友」的情怀牌,同时有意无意以沙排这种纯粹的观球游戏作为卖点。很难想象一个追求虚拟女朋友或者酷爱 VR 观球的人,到底能够怎样与家人共享,怎样在客厅社交——让你的朋友们看你戴着头盔撸管吗?
VR 是一个极深的海洋。它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因此有着危险的深水区域——而它的 10000 米以下,或许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和神智,无法探及。但是,仅仅因为如此,就布好防鲨网,把水母捞出去,在海滩上插个牌子——VR 是这样玩儿的!是否有些太过急功近利,太过没有诚意了?
我们还有哪些值得深潜的深度?体验过 VR 的人都知道,人机交互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没有之一。VR 是个无所不能的世界,而肉身的我们,在看到这个无所不能的世界后,马上变身无所能的低能儿——不管是 Vive 如今的悬腕手柄(以及那个万分妥协的「传送」),还是江湖传言的眼球控制、语音控制,都绝非我们所期待的,也绝非我们可以赖以闯荡 VR 世界的基础。
道理很简单。人类不可能单凭眼球或舌头成为地球霸主,而如今,进入 VR 世界的代价,便是失去双手。莫说在 VR 世界灵巧地吹奏口琴了,以如今的 VR 交互水平,就连吹个口哨,都异常的困难。
资本市场从 2015 年开始关注 VR,一年多过去,成果寥寥,资本自己都只好退居二线围观了。打着 VR 幌子贩售私货的家伙也从来不在少数,前有拿着 VR 各种卖房卖票卖书卖人的,后有口称 VR 需要高分屏吸引投资去做下一代手机的。最终,眼球分散,资本分散,精力分散,VR 行业进入所谓平台期,下一个值得期待的点,竟赫然是大法的影院模式。
老刘对这一切很无语。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小田一成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