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藏夹中,躺着多少收藏进来却一次都没有再打开过的文章?
等我有空的时候再看;
先 Mark 了,用的时候再找;
好像是干货,总之先留起来
……
总是出于以上各种缘由,一篇文章就这样进了收藏夹,然后,也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收藏的本意是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内容保留下来,整理在一起,方便我们后续查看和使用,也就是「稍后阅读」,然而由于不同 APP 上的内容散落在各自的收藏夹中,背离了原本「收集」的用意,到了需要的时候很可能都不记得是收藏在哪里。并且作为一项附加功能,查看收藏只是一个顺位极靠后的次级需求,如果不是为了专门找某篇文章,收藏往往是被后置而忽视的。
而对于像微博、今日头条等产品的开发者来说,收藏同样是个不讨喜的功能,人们把文章进行收藏后,往往就走到了其内容流通的最后一步,即使用户翻看收藏也不会再进行转发等进一步传播,有调查表示,很多开发者都认为收藏是一个用户需要,而对产品无益的功能。
或许,应该找个更好的方式更好地把人们感兴趣的东西收藏起来,「收趣云书签」就是在这样的期望下应运而生的。
「收趣云书签」是一个兼具内容收集和稍后阅读功能的产品,可以通过将其他各个平台的内容统一收藏到一起,方便分类的同时便于查找和阅读。不过虽然是一款稍后阅读APP,但「收趣」的功能并不只是简单的收藏。
对于一个内容收集功能的产品,「收趣」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可以囊括来自于几乎全部渠道的内容,就像一个独立于其他 APP 的庞大收藏夹,不管是从微信、微博、今日头条、UC 还是其他小众 APP,你都可以将内容收藏进来。并且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收趣」提供了收趣小秘书、复制链接、系统分享和电脑网页收藏这四种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轻松、方便地实现内容收藏。
四种方式中,通过转发给微信上的「收趣小秘书」收藏是最容易上手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微信上将内容发送给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等账号来保存某些内容的经历,同样地,用户只需要添加「收趣小秘书」的微信号,将需要收藏的内容像转发给自己和朋友一样发送给「收趣小秘书」,几秒后想要收藏的内容就会自动出现在「收趣」里。
「收趣」的 CEO 王江提到,设置有多种收藏方式也是希望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像通过通知栏复制链接收藏的方式虽然也十分简便,但对于大屏手机用户来说,如果想单手操作就会十分困难,这样的话通过系统分享的方式则会方便许多。
每种收藏方式的操作方法都在帮助中心中有具体的步骤指南以及视频操作教学,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不过对于部分用户来说,目前的步骤指南或许仍然在操作上略显复杂,这点王江表示他们也在思考更好的指引方式。
最近的一次版本更新中,「收趣」还进一步扩展了内容的收藏方式,针对微博的收藏做了进一步优化,在微博也可以像使用收趣小秘书一样,通过在评论或转发里「@ 保存到收趣」就可以完成收藏,更加简单方便。
收藏文章对于「收趣」来说这只是第一步,而更好的阅读体验才是「收趣」更在意的事情。
所有收藏进来的文章,在收趣都会进行重新排版,统一成相同的格式。每篇文章本来都是各有各的不同风格,但逐篇阅读的时候,相差极大的阅读风格难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而只要打开「收趣」,所看到的内容全都会以一样的格式出现,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
「收趣」还支持图集的浏览模式,对于包含多张图片的文章,通过「收趣」可以切换到逐张查看每张图片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收藏在「收趣」的文章都会直接缓存下来,即使原文章删掉了也不用担心收藏的内容会蒸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遇到过下图这样的情况:
难得打开一次微博的收藏,却看到一堆已删除的提示,更主要的是,被删除的内容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收趣」对于被这种问题困扰的人们来说,绝对是重度福音。现在收趣还支持微博收藏的批量导入,可以把以往的内容都转存到更放心的地方来。
对于像知乎、淘宝链接等收藏,「收趣」则是十分聪明地选择跳转到原页面打开。关于这点王江详细解释道,如果用户收藏的是某个知乎的回答,那「收趣」仍然会在产品内直接打开,但如果是整个知乎的问题,那么「收趣」会选择直接跳转,毕竟回答的内容会实时更新,缓存下来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王江透露,通过用户反馈得知,目前的功能中广受好评的是语音朗读功能。「听文章」现在已经不是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人们已经接纳了在喜马拉雅、荔枝 FM 等这类 APP 上听语音朗读文章、讲故事。在公交、地铁上的通勤时间,插上耳机静静地听也是比晃晃悠悠地阅读舒服很多,并且「收趣」对语音朗读的效果也有很严格的把控,咬字清晰发音准确,整体感受还是不错的。
目前「收趣」的语音阅读功能不仅适用于 APP 内阅读的文章,对于原链接打开同样适用。
对阅读体验来说,除了在各种功能上尽量优化用户的使用感受,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内容,这也是「收趣」作为一个阅读 APP 来说最大的优势,虽然只是将收藏归集整理到一起,但实际上带给用户的阅读体验却完全不同,在人们打开「收趣」查看自己的收藏时,「收趣」更像是一个自己精心筛选而成的一个精选集,在这里的内容全部是自己主动收藏添加的内容,比任何大数据和算法推荐来得都更加可靠,显然是最符合自己喜好的精选集。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收趣」的创始人王江很明白创业者的心态,在决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是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为初衷,「收趣」也不例外。当他发现收藏的功能在实际使用中更多只是个心理安慰,而无法让人更好对内容消化吸收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去解决的问题。
据「收趣」统计,截止至 9 月底,「收趣」已经累积了 15.7 万用户,周活跃用户 40%,「自 2016 年年初开始开发五月份上线后,取得这样的成绩王江认为还是非常满意的,他时常会收到很多用户对于产品的建议,获得了一批忠实用户的喜爱和认可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
王江介绍到,通过数据发现,使用「收趣」的用户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查看新鲜事、刷新朋友圈一样,并不是一个每天要打开查看的高频次应用,而是人们在忙的时候不会去刻意查看,只是偶尔将没空细看的内容收藏进来,而在某个空闲的时间段集中浏览。这样的节奏反而让人感觉轻松而没有束缚感,不会好像被督促着定期查看一样。
在使用「收趣」的过程中,王江自己的阅读习惯也因此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浏览→匆匆阅读→继续浏览」转变成了现在的「浏览→收藏→再浏览」,在能够静心阅读的时候再去更好地消化那些收藏的内容。在这样的阅读习惯下,从前的浏览变为了筛选,而筛选后的阅读则会是在高效率状态下的精读。
此外,为了能够提高阅读和查找收藏的效率,「收趣」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将收藏内容进行分类,通过通知栏分享的方式还支持一键标签分类,并且 APP 中支持进行原文搜索和阅读时高亮标注段落,可以更准确地对想查看的内容进行检索。
其实像 Pocket、Instapaper 等都是与「收趣」功能相类似、但在国外已经十分成型的稍后阅读工具,王江在开发「收趣」之前也曾使用过,然而这些产品并不是针对国内的使用环境而量身定做,既不能兼容所有来源的文章,收藏进来的内容格式还容易出现混乱。而「收趣」虽然刚起步不久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却充分考虑了国内用户的使用需求。
目前,「收趣」已经完成了 3800 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但他们的重点仍然在于产品,接下来会进一步深挖内容收藏和稍后阅读的可能性。
收藏不应该是内容的终点,而应该成为文章再一次开始的起点,「收趣」希望不仅是为人们收集起那些散落的美好,更希望让那些感兴趣的好内容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
(文章头图来自于 Pixabay ,全文配图均由收趣云书签提供并授权使用)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面包呢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