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爱思益」:找工作的那些套路,我帮你搞定

    面包呢发表于 2016-11-05 09:30:02
    love 0

    找工作,相信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对于应届生和还在学校即将面临就业问题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对于这样的难题,很多人都是束手无策。其实,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可以像学习职业技能或知识一样,通过课程和辅导,让自己在就业产生更明确、清晰的方向以及获得对争取工作更加有用的技能。

    「爱思益」的创始人孙静博也是出于其个人的学习、求职经历以及国内目前学生面对求职的困扰,在本可以选择平稳发展的时候,决定创建这样一个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机构。

    求职教育的出发点

    孙静博本科是在美国的商科院校学习金融专业,主要侧重风险管理和精算,他在大学期间共做过 7 份实习,最早的一份在大一时就已经开始,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尝试过很多的领域,对不同类型的工作都积累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毕业后,他也是选择了留在美国就业,但因当时赶上金融危机,就业的大环境非常严峻,他在求职期间共投递过 300 多封简历,面试过 80 多家公司,最终得到了 20 多份 offer。

    其实从这个比重可以看到,最终虽然取得 20 余份 offer 的成绩还是相当可喜,但这是从 300 多次投递中不断筛选下来所得的,这其中也有很多次碰壁的尝试。孙静博表示,在他自己的这个求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对于找工作的经验,其中包括现在可以用于辅导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后总结的教训。

    毕业以后孙静博选择了留在西雅图的一家跨国企业做咨询师,但经过一年多以后,他遇到了人生中所面临的一个选择点,一方面可以选择留在那里,在这个行业内继续深造发展,在当时的他可以看到很平稳且有清晰方向的一条职业发展路线,可以使他很快成为一名收入不错的中产阶级;但另一方面在这个时候他也在考虑,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真正落实到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孙静博自述他自己是一个比较不安分的人,在创办「爱思益」前也曾接触过一些小型的创业项目,让他对创业这件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除了个人经历和兴趣使然,创办「爱思益」前他也对这件事的可行性进行了仔细地考察,深入了解了目前的国内就业环境形势,最终判断认为这是一件很有前景的事情,于是决定辞掉了在西雅图的工作,踏上了回国的创业之路。

    就业教育——一件值得做、且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初期的市场调查,孙静博发现大学生求职的这件事情,在国内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是相对不被重视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心很大程度上是形同虚设,而如果连就业中心的老师都没有做到,能够对学生专业对口的工作有明确的了解,这样又如何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起到辅导作用呢?

    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都表明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是非常得不充足的,包括清北复交这样的名牌大学也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对于在国外就读高校的孙静博来说,他在国外环境中所见到的则是非常不一样的。

    虽然国内外文化存在差异,但在大学生就业这件事儿上,主要还是由于国内对于就业的意识不够强,很多学生在寒窗苦读为求一纸文凭时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最终学历的落脚点是要落工作上,很多人拼命去追求高绩点、好分数,丰富实习经历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搞明白,这一切是要为了未来去找一份怎样的工作而努力。

    因此很明显,校园提供给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够产生的帮助非常有限,更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此外,尽管市场上存在着很多招聘的网站,包括一些为应届生提供资源的网站,会有可供参考的笔试、面试经验,但很多学生依旧是找不到工作,甚至于没有方向,对就业感到很迷茫。

    这个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市场的现状是一个重信息轻服务的状态,已经有很多人,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做求职方面的事儿是主要在于招聘,解决互联网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我们再在这个领域中更多要去做的是解决如何把服务做好,如何真正地去明细职业方向这个问题,去帮助学生在这个求职过程中走得更顺利一些」。

    高标准、严要求、优服务的线上课程

    对于线上课程的这种授课模式,孙静博认为目前线上授课的方式已经比较普及了,并且处于地域位置的客观问题,「爱思益」目前设立在北京,但很多学生和导师都是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部分学员还是海外学生,线上沟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方便的方式。

    当然,虽然面对面沟通肯定最好的,但是实际上通过线上的方式也是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就目前来说学生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的效果反馈来看,可以达到预期的吸纳效果。同时在这方面,「爱思益」的老师会在课程中有意地去调动学生,这也是他们与老师去沟通授课方式时的重要部分之一。

    另一方面也在于,目前「爱思益」的学员都具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来寻求获得求职辅导的情况下,对于求职等方面有比较明确、或强烈的意愿,并且目前学员多数为高校学生,不会像年纪比较轻的孩子们那样注意力比较分散。双方对于上课这件事都比较认真且可以达成共识,那么效果也就会比较有保障。

    目前「爱思益」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以线上的方式在进行,也会有一些定期在合作院校等场所进行的线下活动,但大方向还是在于线上,这样比较轻的架构也便于去更新和进一步推广。

    目前「爱思益」已与 60 多家高校都有搭建联系,与包括北大就业办、四川外国语、上海纽约大学、诺丁汉等十余家院校也建立了官方正式合作,目前还在继续与更多主流的 985、211 院校及其所属的学生组织和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联系。

    下一步「爱思益」会考虑覆盖到更多城市,目前重点业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的 985、211 学校,其中一些有比较强就业意识、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学生是其重点用户,接下来会去覆盖一些非一线城市和非 211 院校的学生。同时未来也会希望可以有机会开设很多其他的科目。

    采用线上课程的同时,「爱思益」的导师库也是运用了互联网的方式,将团队的架构保持得比较轻巧,其自身的行业导师库目前包含四百余人,还有一百多家搭建联系的企业,他们会为一些培养后的优秀学员,提供部分这些合作企业的内推名额。

    「爱思益」初创的时候,其导师主要来源于身边的一些朋友,多数是从业 1-5 年,在各个不同的商科领域里的佼佼者,他们经过了解后对「爱思益」的价值观感觉非常认可,并希望能把自己职场中一些过人的经验分享和回馈到校园里,这样就获得了第一批种子老师。

    而后续的老师获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由专人去开拓和导师互荐两种,「爱思益」对于所有导师的筛选过程都是严格把控的,会针对导师的背景、个人经历等进行严格把关,选择出优秀的导师,其次会进行严格的面试,确保导师真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帮助人的意愿,并安排进行试讲,考核通过以后才会成为合作的导师。

    孙静博介绍到,其对于导师的选择,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这个人愿不愿意去贡献自己的知识,帮助来寻求帮助学员,这其实是关系到导师课程品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就业教育不等于买工作

    「爱思益」创始人孙静博常强调,「爱思益」虽然是做求职教育,但本质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找到工作,而并不是让学生过来以后花钱就可以买到一份工作。

    虽然「爱思益」也会为部分学生提供内推机会,但这个机会仅限于部分经过授课培训的优秀学员,确保学员具备优秀的职业技能素质,且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这虽然是为学员提供的福利,但同时我们也要做到对企业负责」。

    内推对于「爱思益」来说,并不会成为一个盈利的手段,这样做既不长久也违反商业道德,孙静博介绍,他们希望「爱思益」的内推可以成为一项双赢的事情。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生因为自身搜索能力有限、学校资源不足、或缺少一定的信用背书等原因往往无法接触到的机会;而对于企业,他们可以提供一个经过了「爱思益」筛选和培训,可以提前上手、素质不错的员工,这样对于双方来说,采纳的成功率都会上升很多。

    在未来,「爱思益」想做的并不只是目前的这些,目前他们遇到了很多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有来寻求报考专业方向及未来的长远职业规划辅导,而这恰恰也是「爱思益」在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拓展的事情。

    孙静博认为,求职教育及求职意识其实都是可以更早地在孩子心中埋下的。并且他相信求职教育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对求职的事情都开始更加重视,这也是受大环境这几年就业困难的一个影响所致。人们现在开始意识到拿到一份好工作其实是对于多年来的学业更直观的肯定,他相信未来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开始对自己的个人发展进行投资。

    「爱思益」始终把重心放在服务和教学上,目前已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最初没有急于进行融资也是不想在没有立足根基的情况下把路走偏。而现在他们已经对教学和服务都具备了十足的信心,接下来会继续努力为学生实现一站式的求职服务,实现 1 到 100 的突破。

    (文章头图来自于 Pixabay ,全文配图均由爱思益提供并授权使用)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面包呢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