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的谣言和辟谣,群情和反转,嘲讽和捍卫,罗尔事件就像成百上千例历经曲折的网络热点事件一样,总算得出了令一度在朋友圈撕破脸的朋友们勉强能够得出的结果。
在事实上,微信平台辅助罗尔原路返还赞赏,而坚决援助的网友再通过其他渠道把钱打给罗尔,各安好心,各生欢喜。
在感情上,从头热情到尾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事件本身存在太多隐瞒和疏漏,而从头冷笑到尾的围观者也多少接受了「不要嘲笑善良本身」的意见。
「不要嘲笑善良本身」这句话是没错的,然而,一些人躲在这句话后面,并由此将这句话解读为「不要嘲笑我」,便是大错特错的了。
一些人是哪些人?为罗尔捐款的所有人。所有。
对于网络募捐,尤其是个人因为疾病之类问题发起募捐,我的分析及态度在 2 个月前一篇针对轻松筹(没错,就是针对)的文章里写过,链接如下:《轻松筹:轻松的到底是谁?》
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三个比较重要而又比较简单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救援的意义,到底是救急救命,还是维持甚至提高生活质量?
似乎是最容易回答的。莫说在不算富裕的中国,即便在老欧洲和北美,「救急不救穷」也是不仅成为多数人共识,也早就扎根于社会体制的思想。何谓救急不救穷?当一个人无法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比如无力支付大额医药费用)时,社会福利和保险将发挥作用;但当一个人只是粗茶淡饭过日子时,其他人九成不会平白送钱给他。
这隐含着一种逻辑:即便一个富裕家庭或小康之家在治病过后变成粗茶淡饭的穷人,其他人也不会平白送钱给他——除非大病还未治愈。这种事情摆出来说再明显不过,捐款人的善款可能意味着少买了一个 lv 包包,或者少吃了一根可爱多,总之是捐款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这些善款用于提高他人的生活质量,就变成了用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满足别人的生活质量,天下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如果把「捐款治病救人」的说词明说成「捐款让我继续小资生活」,所谓善良恐怕早就知难而退了。然而即便如此,也仍有人选择继续援助——比如不接受退款的网友,那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相比更需要救助的农村人,善于使用网络的城里人是否才是善款的主要受益人?
我曾在《轻松筹:轻松的到底是谁?》一文中写到,如轻松筹之类平台,在核实受助人身份信息、收款人身份信息及关系证明、诊断医院及该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再邀请受助人同事、同学「实名认证」后,仍然只能做到「证明有病」而不能做到「证明困难」,由此也就不能阻挡饱受质疑的项目屡屡上线。
对比轻松筹之类相对专业的平台,个人不借助平台发起的募捐,又怎能在索要捐助的同时,还义无反顾地强调「其实自己并不困难」的实情?由此,城里人羞于做城里人的奇景,在乞讨时便赫然发生了。
作为依靠互联网传播,与社交网站、社交媒体紧密结合的互联网众筹游戏,轻松筹及类似平台的使用者多为跟得上时代潮流、深谙互联网规则的城市人,真正最贫穷、经济压力最大的农村群体反而不可能是众筹慈善的生力军——即便跨越了认知范围了解到轻松筹的存在,即便能够熟练使用网页、app 提交信息并通过基础审核,他们有多少人有能力写出完整的(乃至煽情的)募捐文案,又如何发起自己同样位于农村的亲朋好友做「实名认证」呢?
比较可笑的是,对大病的抗压能力体现在经济能力(现金储备)和社会能力(知识储备)上,而这两样往往为城市人同时占有。这正如逃难去欧洲的西亚北非人主要是有钱男性,而穷苦的妇女和儿童很难从战乱脱身;也正如印度打着反腐旗号悍然废钞,受害最大的是缺乏银行存款、缺乏电子支付手段的穷人,富人反倒有一万种金融方法抵御(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早就有所风闻因此)相比穷人不那么「突如其来」的风险。
世间事大抵如此,好的出发点与好的结果在逻辑上有时完全无关。善良本身既是不该嘲笑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个问题:如白血病之类大病是否凶狠到使得其他社会互助机制失效,而不得不寻求网络募捐?
白血病在中国成为「治不起的病代表」怕是都有快 20 年了。白血病治疗有多难,能否治愈,要花多少钱,有点阅历的人都不会心里没谱。诚然,相比一般疾病,白血病的治疗是昂贵的。即便如此,对于社会医疗保险健全,自己还可能同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城里人来说,白血病的治疗恐怕很难自费至 100 万元、200 万元以上。罗尔此次募捐的 200 余万善款自是令人瞠目结舌,轻松筹一类平台上动辄三五百万的项目又可曾知耻?
如前所述,考虑到城市人的收入水平、积蓄水平,以及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的辅助,白血病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虽有可能,但还远远不到「治不起」需要「救急」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医保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谈不上「失效」,更无需其他机制的取代。即便嫌社会医保不够,日常有结余的城里人大可常备商业险,而不至非要依赖网络募捐的程度。平常嫌麻烦不买医保,关键时刻又求助于他人,即便称不上无耻,也多少有一股「赌得起输不起」的怂劲儿。
因此,在此等环境下动辄募捐,是否有误导大众远离现代保险、返回原始互助之嫌?参与募捐者是否隐约存有「商业险不必买,反正真病了再募捐也来得及」的侥幸心理?为募捐正当性频频吹响号角者是否暗怀「一个人的生活可以主要不靠自己负责,而让社会买单」的懒汉逻辑?
对比白血病常规的治疗费用,50 万元以上的善款恐怕普遍超出了「救急不救穷」的范畴,遑论 200 万甚至更多。数额明显超出的善款是社会力量的体现,然而恐怕也是制造了「焦点」和「榜样」,而忽视了「基数」的典型。
中国有数百万白血病患者,被消费的爱心和善款显然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换言之,50 万或更多的捐助额,不仅是「体现在个例上」,也「只能体现在个例上」。其背后隐藏的分配机制,则既非公平又绝非合理,而是「声音大者多得」。如前所述,在互联网传播的规则下,「声音大者」与「最需援助者」的重合度之低,几乎可以忽视。
可见,此类「声音大者多得」的援助,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医保的有效补充(无法使多数人受益),对个体的援助也缺乏说服力(从「救急」到「维持生活质量」)。而此种善良,究竟想要带来何种结果?是社会资源的错配、对沉默群体的忽视和冷漠,是数百万天价治疗费对白血病科普的倒退,是集体逃避事实造成的集体恐慌,还是从「我帮了一个人」升华至「我很善良」的陶醉和臆想?
「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式的善良,是低效而无用的。如果说个人行之至少无害所以无可厚非,那么发起许多人去海边「捡小鱼」,则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值得批判。然而,在网络传播的游戏中,绝大多数参与者都不会是那个默默捡鱼的小女孩,而一定是刚捡了条鱼就奔走相告、呼吁他人共同参与的好事者——没有绝高的转发,又何来绝高的捐款?
可见,在罗尔事件中,「因为善良所以不该嘲笑」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甚至可以说,不仅发起者罗尔,营销公司小铜人,就连捐款的每个参与者都不是「无辜」的。他们集体成为了一次浪费社会资源、消费群众爱心的恶劣行为背后的实际推动者。
当善良不能带来好结果时,一个人若还以善良自矜,可称恬不知耻;若因参与人数众多而共同躲在描上「善良」二字的巨大挡箭牌后,则几乎是一种集体狂热,一种刻奇了。对待难得一见的刻奇现象,任何嘲笑和优越感都有充足的理由诞生。毕竟我们早已远离了统一思想和价值的时代,看到各色人等为了一个莫须有的意义而共称善良,多少令人联想起 50 年前发生过的许多事情。
需知,当媒体热炒患病大学生品学兼优急需救援时,往往绝口不提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在开学时拒绝缴纳那 300 块钱的保险。如果说家贫不交保险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可以接受,其背后隐含的就简直是「以募捐取代保险」的危险逻辑。一个社会的公民,首先是要为自己负责,之后才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一个人不愿购买商业医保,不愿砸锅卖铁治病,不愿举债救父救母救儿救女,而大笔一挥热泪一淌「众筹尽孝」「众筹父爱」,恐怕正应了老舍先生一句话——事情要是等着提倡,当然是原来没有。
如果每一个乐于到处捐款的「善良人」能先从管好自己开始,如罗尔一般的闹剧,就会大幅减少,而社会援助的拳头,才得以在不受舆论扭曲的情况下,挥舞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正版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撰稿人 @天使不投资人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