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家精选』
♦
来源:创业谱
除了曝光率过高的人工智能,今年还有一个词也不容易忽视:便利店
品牌集中度低,投资回报周期长,高质量运营管理人才稀缺……不过,这些待解的难题并不影响资本相继涌入便利店行业的热情。
无论是马云的淘宝便利店,刘强东的百万便利店,还是铺满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便利蜂,便利店这门慢生意确实出乎意料的,火了。
阿里京东先后入局
目前淘宝便利店已铺遍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号称是一小时达的淘宝便利店采用的是加盟+控供应链的模式,阿里旗下的零售通做供应链,将最优质的好货供给线下20万家小店,点点送做运力平台,抹去中间商环节,将利润率打到最低。将手机淘宝的的首屏坑位拿给便利店,一个每天1.5亿次打开的APP,加上快速效率的供应链系统,淘宝便利店的未来其实相当可怕。这个做法和之前阿里巴巴CEO逍遥子所描述的“淘宝未来要内容化、社区化、本地化”的战略是一致的,利用淘宝的大平台和大流量入口,服务用户需求。
当然淘宝便利店首页以水果、饮品、零食和冰淇淋等生鲜冷藏类商品为主,和很多以烟草、鲜食盒饭,饮料等便利快消品为主的便利店在品类方面暂时没有形成竞争。看来,淘宝便利店并没有把线下门店的流量往线上搬,而是深层次挖掘了线上流量。
而紧随其后的刘强东也在不久前宣布京东将成立100万家便利店,其中有一半将开在农村,并且采取“零门槛”加盟方式,这些加盟商不用交任何加盟费,还将获得京东的培训,京东提供直接采购、仓储配送、营销支持及门店系统管理等服务。
看来这两者的争夺还远没有结束。虽然,二者都说这外表看似牵扯到传统店面,但可能骨子里已经完全无关。阿里说是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相结合,来增强消费者消费体验,京东说是创新体,不能将其当简单的京东便利店看。其实这两者都是将线下渠道建设上升到了战略。阿里用与其它线下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其理念与合作方共同探讨摸索,借力打力,用的是巧劲。而京东虽然现在多是加盟方式,但是基本上是自己系统在亲力亲为。
这两者先后对B端动刀子,都是一副我来改变世界的势头,其实都以在C端的消费者认知、产品销售为基础,进行摧枯拉朽式的零售重构。到底谁有优势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未来是有好戏看喽。
把视线从巨头们身上离开,再看向国内的其他便利店,能够玩的很好的玩家其实不多,像7-11、全时、全家、罗森等,能够实现盈利外,其实很多玩家吃力不讨好。
爱鲜蜂:这是一门弯腰捡钢镚的生意
“这是一门弯腰捡钢镚的生意。”即便顺利获得4轮融资,估值一度超过10亿美元,爱鲜蜂创始人兼CEO张赢依旧如此感叹。
爱鲜蜂的定位是“1小时掌上便利店”。爱鲜蜂将现有的零售小门店进行改造,利用现有的人员配置,库存和店铺面积等与线上零售融合。省去了选址开店、装修等复杂的重资产流程。
与传统便利店赚差价不同,爱鲜蜂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线上订单金额抽成以及B2B供货的差价。爱鲜蜂向社区小店输出技术、运营,在此基础上会获得一个扣点。另外,作为导流平台给小店提供流量的同时,爱鲜蜂还给小店提供供应链的供货商,比如生鲜和常温品,从这里收取一定的差价。
但从去年开始爱鲜蜂便一度陷入舆论的漩涡:裁员、高管离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据爱鲜蜂创始人兼CEO张赢介绍到,这是由于对公司的定位不清晰。一开始便携互联网工具进军传统行业的O2O互联网公司、生鲜电商、零售便利店。这几重身份定位不明让公司难以合理规划人力及相关资源投入。最终,踩过一些坑后,才开始按照便利店的要求来规划人员成本。
另外,爱鲜蜂在跨区域扩张也同样受过挫。爱鲜蜂在各地都有自建仓储和物流体系,兼具B2B和B2C,又有小店,供应链不存在可复制性。只有在一个区域形成优势之后,才能把管理和运营输出到异地。要是过早进行异地扩张,管理水平就会脱节,很容易翻车,因此公司在2015年下半年整改,聚焦提高整体效率。
以上这些折射出的,正是当前形势下,互联网领域的玩家们进入便利店这个行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用开超市的方式开便利店,便利蜂不差钱
说到便利蜂,在中关村上班的朋友们应该印象非常深刻,在今年2月的时候横空出世,一下子开了5家店,创办团队来自7-11和邻家,并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
便利蜂自诞生起便将自己与新零售的概念捆绑在一起。便利蜂用自主研发的App来支持用户自助购物、会员支付、预订自提和配送到家等业务。在购物的全程中店员无需过多参与,他们更多的起到辅导用户使用App。
与淘宝便利店不同的是,便利蜂用开超市的面积开展了多家线下门店,宽敞的门店,不被利用的大块面积…这种不差钱的方式也让很多业内人事咋舌。
有观点认为,便利蜂的核心价值点在于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即新的销售渠道+新的供应商。新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定位和用户群的新,新的供应商主要是所销售的产品和品牌的新,最终构成新的供应链体系会跟淘宝便利店、爱鲜蜂、7-11等竞品有非常大的不同,这个新的供应链体系将是便利蜂的护城河。
新零售的浪潮里,便利店为何备受青睐
关于“新零售”,马云曾经指出:将电商和传统零售商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的真正的需求。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零售是广义模式下O2O的全面升级,新零售等同于线上+线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会员、支付、库存、服务等方面数据的全面打通。
也就是说新零售的主题将会是“重购”,无论是商业要素和流程,还是运营模式等,都要和现在不一样,并不是单纯的线下店做个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开个线下店。所谓全渠道的融合,就是需要改变固有的流程和文化,甚至打破过去的利益分配才有机会重构出更有效率的新模式。在新零售的众多业态中,便利店为何备受青睐?
近一两年,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新零售均成为了风投的新风口,大城市白领和90-00后是目前的消费主力,而便利店正是他们最常光顾的业态之一,据尼尔森《2016年度中国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显示,便利店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32%上升为2016年的38%,比网络购物还高3个百分点,消费者对便利性的高需求将持续,他们的消费会进一步从大型商店和电商转移到相对较小的便利店渠道。
相对于大卖场、购物中心投资巨大,商品结构和业务复杂,经营和管理难度高,便利店的面积较小、投资有限、商品和员工较少。
便利店单店的低投资金额门槛较低,而后期发展具有高爆发力。
零售行业高度细分,无论BAT,还是大型商超、百货类企业,原来的销售规模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怕巨头的压力。
离钱近,作为快消业态,便利店的现金流更丰富。
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便利店这个古老的行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当然不管是新零售、旧零售,便利店终归还要回到其商业本质,通过提升运营、生产、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整个价生态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