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从能力、生活、工作、职业、行为这5个方面,对自己的2022年进行了总结复盘。如何在焦虑中探索,让自己越来越好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2是艰难的一年,我从5个方面和焦虑做对抗,抛开结果如何,起码有效缓解了焦虑。因缘而识、因缘而遇,结缘而行,结缘而聚,2023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希望我们的生命之花均能绽放。
这是我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进行年度复盘,虽然前些年每年公司也会有对应的年终总结,但那些内容更偏向于工作,而且本身被迫进行和主动进行在结果层面也必然有很多不同。
今年于我而言是很特别的一年,就像我的标题一样:在焦虑中探索。我四季度便随手记录了很多需要复盘和深度思考的事情,但现在依然找不到好的形式,所以以下内容全都随心而写,写到哪算哪吧。
首先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充满了焦虑。领导说,焦虑是因为缺少了“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是其中之一,而我的焦虑也是来源于多个方面,具体原因就不说了,毕竟每个人的思维和状况都不相同。
但因此带来的无力感(并不是吐槽、也不是负面情绪,而是一种客观的现象),需要我迅速接受,正确面对,逐个击破,所以我开始了今年多方面的探索。
原本,读书是一项被夸大的美德。
阅读并不能很有效的为你带来什么立竿见影的结果,但是当你没有更好的办法时,阅读又恰恰是最容易开始、门槛最低、却也有一点点效果的方法。所以从去年2月份开始,我又打开了微信读书,开始通过阅读来缓解自己的能力焦虑。
今年的阅读持续了半年左右,从2月下旬到7中旬(12月的最后一周又重新开始)。微信读书的年度报告统计,今年一共读完了34本(最后一周读完的两本没有在统计范围内),真正通过阅读而收获的新视野、新观点、新方法,后续融入到工作生活中的也有一些,但现在回忆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并不多。
也许是当时读书的状态不对,也许是读完之后没有总结,也许是自己选书的水平较差,也许还有很多我无从可知的原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读书是被夸大的美德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依然相信阅读的好处,除了收获知识,也能进一步协助自己养成习惯,同时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坚持自驱成长,坚持静心和耐心。而且阅读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还能让我们逐渐找到久违的“心流”状态,养成专注、思考的习惯。
所以新的一年,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并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我要为每一本读完的书写读后感,以防自己一无所获。我会尽快(争取在一季度之内)把之前收藏未读的书读完、或者扔掉,之后多花一些精力来选书,选一些更适合自己,同时又能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提升的书。
这也是我创建每日阅读小群的主要原因,通过一群人反推自己坚持,一起陪伴,一起进步。
自去年3月份开始萌生“写”的想法,到4月份开始,一路懵懵懂懂的走来,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而且越写越“上瘾”。
写作的第一年,一共产出了35篇周更,其中有20篇和产品经理相关,有一些和工作相关,剩下的更多是生活和随感。
去年在日更上做到了116天,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还会坚持下去。写作的初心在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中已经表明,坚持了大半年之后,对于写作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
首先,我们的工作虽然会有各个阶段的波动和挑战,但在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一定时间的稳定期,而且工作时间越长,稳定期可能会越久。稳定期更多的是增加“熟能生巧”的经验,而一次次的向上突破,突破思维瓶颈、能力瓶颈、职业瓶颈,都需要不断的思考、行动、迁善、明理。而写作则是我对自我内心世界思考与挖掘的过程。
通过写之前的思考、梳理,再到写时的整合、筛选,最后还有写完后的检查、抛弃,每篇文章都是自我意识的体现。通过坚持写,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快速的逻辑表达能力。而且很多写出来的内容,更像是自我对话的过程。
比如之前关于需求变更、需求蔓延、需求岗为团队赋能、如何挖掘二期需求、如何进行需求的优先级排序、如何提升用户入驻门槛等等相关的文章,都是我在和自己重申、强调。
因为并不是能写出来就能做到,甚至说并不是能写出来自己就一定能知道。很有可能在事情真正发生时,我们无法快速提炼方法,寻找解决路径,更多的可能依然在“精神内耗”。
几乎每篇周更文章,起笔的首要原因,都是我要让我自己先明确这些事情。现在我很喜欢这种“自我对话”的感受,所以今年我也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来思考、提升、突破。而且相信这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到效果的过程。
我见到很多号主略显急功近利,期望通过写作来打通自己的副业和第二收入,在一段时间、甚至于几年的坚持后始终没有很好的变现而失落、迷茫,甚至想放弃。
我想我应该不会这样,因为虽然我也关注文章的数据,但这并不是写作的初心,附加因素无法动摇主要因素,因此我也在不断的对自己说:不着急,慢慢来。
去年11月份有幸成为平台的专栏作家,12月有幸参与平台的年度优秀作者评选,并获得“年度人气作者”,在侧面既是对自己大半年写作的正向反馈,又是一种鞭策和压力。
以我现阶段的能力,我并不觉得这些内容的质量达到了足以贴这些标签的水平,但是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能够与之匹配。
当然,去年的写作过程,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平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自己写,在朋友圈发,收获了第一波关注便停滞不前。对于初期的内容创作者来讲,正向反馈显得格外珍贵,也许一个点赞、一个关注,或者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提问,都能让笔者觉得有价值、有动力。
所以从去年五月份,我便开始在人人平台上发文章,是平台为我们广大内容创作者提供的机会对外展示,并且链接到更多的伙伴,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促使我坚持下来。全年共发布21篇文章,其中有两篇获得了平台的推荐,多篇文章能够有万次的浏览量和不错的收藏次数。在收到专栏作家邀请和年度评选邀请时,我很意外,因为原本我更把平台当做动力,没想到却有意外收获。
年度作者评选的时间刚好和考研冲刺阶段重合,所以原本我并没有对这次评选抱有希望,本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体验过程,同时希望2023年多写一些,争取在2023年再向优秀作者迈进。所以我只发了一次朋友圈拉票,没想到有很多朋友会持续的投票,还有不少伙伴主动帮我转发、拉票,让我非常感动。最终能够在产品类的激烈评选中排到第六名,于我而言确实是意外和幸运。
期间还有一些朋友、读者私信我,希望能写写某些方面的内容,这都是一种因为认可而转变的信任与期待,让我更加坚定了持续输入、高质量输出的信念。
所以关于写作,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加油,希望内容能让你有共鸣、有帮助~
2022年的三月份,我带孩子去动物园玩,那天把我给累完了,在出动物园的路上就已经腰酸腿疼无法坚持,那一刻我意识到了亚健康问题。
曾经虽然我的身体素质不能说很好,但是毕竟打过篮球赛,跑过十公里,只是在最近两年持续的懒惰让自己发福,随之而来的就是亚健康。所以上半年为了让自己坚持锻炼,我创建了一个每日健身打卡的小群,经过四个多月的坚持,身体恢复到学生时代80%的水平,精神状态也不错。
然而因为群内的伙伴们都是同事,在7月份我们面临一项严峻的工作任务,所以就解散了健身群,下半年也没有再拾起来。
身体锻炼是缓解压力的良药,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立个flag,新的一年还是要再让自己动起来~
看着孩子逐渐长大,心中满是欢喜,但成长的过程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初为人父,自己需要和孩子一同成长。而且面对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孩子的成长状态是非常“多变”的。可能我刚刚适应她的爱哭阶段,她就又变成了急躁阶段,刚适应了急躁阶段,又变成了烦人阶段。
总之,我一直在努力的适应她,追赶她的成长脚步,同时坚持做到“换位思考”,努力的理解她的想法,她的脾气,她的喜好。在父亲节的那一天,我写了一篇和孩子相关的文章(孩子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每当她把我搞的昏头转向时,就会再回顾一遍,体会她给予我的丰厚礼物。
但其实今年对孩子的陪伴并不多,上半年还会经常独自带她出去玩,下半年几乎没有再在孩子身上付出多余的精力。虽然通过读书和自我觉察学到了一些相对合适的教育方式,但更多还是在尝试、纠结、左右横跳。
所以新的一年,面对更加懂事的小朋友,我需要更有耐心,更有方法,以及更快的自我成长,在孩子新的人生阶段给予更合适的支持和陪伴。
工作焦虑来源于市场变化、多角色协同、效率提升、目标对齐等问题,关于工作本身的困境,因为会涉及到内部信息,在此不再展开。
但因为多部门、多角色、多岗位协同而导致产品团队压力翻倍之后,我曾尝试过建立新的协同制度,使用新的协作工具,树立新的职责定位等方式,缓解团队中每个人的精神内耗。
而多地协同,又导致各项任务不好跟进。大家都很忙,团队成员的自我成长不好把控,工作质量不好跟踪。但在管理上的尝试只能谨小慎微,既担心为大家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又担心不强化管理,后期的风险会越来越多。
所以下半年我慢慢尝试了一些新的工具在提升协作效率的同时,尽量不增加大家的“汇报工作量”,也能让个人之间的工作内容互通,尽量降低重复的任务安排。同时归并共用资源,建立产品知识库,希望通过知识库的不断积累为后续的发展、协作提升效率。
也在努力采取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尽量结合,在工作安排上尽量让小伙伴能够做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任务,或者从忙碌的日常工作中定时“跳脱”出来,寻找可以学习提升的内在模式。也加强了团队分享、组内例会的信息同步。
为了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我们还尝试了【每日一文】、【课外业务视频学习】等方式,旨在通过业余时间也好,日常习惯也罢,从思维、认知、方法论等方面得到提升。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短期内很难体现,关键还是要持续坚持,所以2023年会继续。
而且为了避免行为与目标的偏移,我维护了自己的在线todolist,每天通过查看、调整、更新里面的内容,让自己尽量把握方向,锚定关键目标。当然这一步也会受到思维局限性的影响,导致即便这样做,也可能会偏离主线,但好在偏离之后还能通过其他因素促使自己再回来,也就是所谓的“迁善”。
对于我个人来说,今年在做事上成功应对了两次高强度挑战,全年主要面临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工作的专注度、产品的迭代方向、不同场景下的思维模式。
两次高强度挑战:今年在工作压力上最大的两个节点出现在六七月和八九月,几乎无缝衔接,让我度过了“炙热的夏天”。尤其是六七月的挑战,面对多地协同和多任务并行,同时在人员、工作能力、任务难度等方面都属于近些年最难的一次。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白天在客户现场工作,晚上回办公室做远程支持,等到23点现场同事下班后,我们再开一个小时的视频会讨论现阶段的问题以及明天的应对策略。好在,我们顺利熬过了需求阶段,而现场的兄弟们又经历了两三个月的8、10、6,尤其是两位负责人几乎没有休息过。好在,他们也顺利熬过来了。这个项目在年底收到了客户的表扬信,也积累了更多经验和产出物,所以付出是值得的。
工作专注度:一段时间内,我的工作处于长期无法专注的状态,总是被外界的事情打断,可能一天下来大多数时候都在“疲于应对”,而自己本身想提升的,想研究的内容并没有太多进展。好在领导的提醒与建议,让我找到了一些方法。而这个问题依然是明年甚至后年会面临的问题,所以我需要继续练习,继续探索。最近在读一本《深度工作》的书,对专注度也有了新的理解,后面的读后感会单独分享。
产品迭代方向:产品的迭代是因为现在需求的来源越来越多,售前、交付、竞品、用户、政策变化、领导新的方向、以及我们自己认为需要做的,几方面汇集到一个需求池中,需要不断的协调、评估、筛选,也要不断针对新业务、新场景进行探索。而很多场景也不能做到持续深耕,因为市场不会留给我们那么多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这些现象导致了产品迭代的无力。而新的一年产品的规划要和其他团队设定一个大方向,或者底线,或者规则,立足于首要目标,尽力保证次要目标,舍弃相对不重要的目标,才能保证不因小失大,才能保证产品依旧处于不断发展,不断保持竞争力的状态。
不同场景下的思维模式:这依然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在哪个团队,就会更习惯性的以此团队的核心目标出发进行产品规划和资源协调,我更容易看到哪个团队的问题,便更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失去了本身从更高角度来审视、评估产品迭代发展的重点。我在之前“产品岗和需求岗像一对异卵双胞胎”文章中也提到了产品与需求之间转换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场景下思维模式带给我们的行为困境。
这种思维习惯也很难改变,好在我今年能够更早的觉察到这个问题,虽然还没有能力解决,不过我相信新的一年可以进一步尝试新的方法。
这些都是今年遇到的,现阶段的工作问题,而对于长期职业发展的焦虑,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我今年的探索方式是考在职研究生。
我是2022年6月份动了考MBA的心思,并在7月份开始尝试,8月正式开始,然后经过五个月的“折磨”熬过了第一次全国统考。结果要到今年2月底才能知晓,现在我也没有信心确保能够上岸。不过无论结果如何,这五个月的付出我并不后悔。
自始至终我没有说过为什么要考研,因为在高中毕业时我就坚定了一个想法: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学期间也没有动摇过,工作前些年也没有动摇过,但是今年我动摇了。
原因有很多,值得分享出来的有这两个:
1、我想破圈。尤其是在石家庄这种互联网水平和环境很差的城市,在我所处的乙方公司,以及以项目制、技术人员为主的大环境下,产品岗位的发展存在诸多瓶颈。我上面没有前辈能够长期指引,所以需要自己来探索和尝试新的提升渠道;
2、现在所处的业务领域,和MBA课程有诸多联系。无论是金融体系,还是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协作、互助、互惠,都能够为我长期的业务理解和发展带来价值。而且这些业务知识,通过碎片化学习很难有质的提升,或者很容易遇到无法突破的能力瓶颈,所以我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夯实基础,回归业务的根本;
所以说,考研这个选择是我对于职业焦虑的探索,也是一个长期投入,几年之后才会见效的决定。但是我依然选择了开始,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不开始,未来真正需要这些内容来支撑,来突破时,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了。
产品经理做久了,很难换行业,所以我选择了在这个行业下深耕,耐下心来,从基础开始。之前我也分享过,如果想突破瓶颈,可能需要从头开始的想法,所以写文章,是“自我对话、自我觉察”的好办法。
而且我相信,如果真的能够体系化学习行业知识和发展历程,一定能开阔视野,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方向。
当然,正是因为为其五个月的备考,让我本就脆弱的时间管理更是雪上加霜。
生活、工作、阅读、写作、成长、考研、日更、焦虑,一系列的事情最终汇集到一起,让我原本浑浑噩噩的生活痛苦不堪。
我不断的列计划,从几点起床,早上做什么,中午做什么,吃饭的时候看什么,到最晚几点睡觉,近乎癫狂。
不断给自己打气,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并探索更合适的时间安排,但很快发现这种执着是无效的。随后又逐渐接纳,逐渐磨合出切实可行的每日计划。
自2019年开始我就几乎没玩过游戏,去年大火的“羊了个羊”我一次都没打开过,就是担心一旦陷入,便无法自拔。当然,不玩游戏一方面是自己水平比较差,从小到大在游戏上一直处于输多赢少的状况。另外,自己的胜负欲也比较强(简称“又菜又爱玩”),当游戏总是无法给你带来放松和快乐时,它也就失去了价值。但是刚开始不玩游戏,空闲出来的时间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会不停地刷新闻、看剧、看短视频等等。
去年比较火的电视剧、综艺等节目几乎没看过,也很少刷抖音,世界杯只看了决赛一场,综艺只在吃饭的时候看了《脱口秀》和《喜剧大赛》,偶尔关注篮球信息。现在回头来看,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也会为早些年在一些没有养分的事情上耗费过多时间而感到遗憾和懊恼。
2022年是我发自内心想要做出改变的第一年,时间的管理也是我历来最失败,最难以改进的行为。面对去年这些强塞的事项,我也在被迫的进行时间管理的尝试。
通过学习一些方法论,看了几本相关的书,寻找一些便捷管理的工具,培养高效的意识,努力与拖延、懒惰对抗,靠着一项又一项的任务推动,并通过朋友的督促、鼓励,很幸运的坚持下来。
在几次因为时间管理而爆发问题时,我都会责怪自己,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些压力?为什么不能慢慢来,拉长战线?为什么不享受当下?不知什么原因,每次我都“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自己抛入这个复杂的漩涡中。好在经历了去年的磨砺,我也逐渐的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养成了一点习惯,找到了一些方法,只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我希望自己能更合理、更客观、更高效的继续进行时间管理的探索,但在新的一年能够懂得放下,放下既定目标的偏执,更温柔的让生活缓步改进。
时间既是治愈的良药,又是验证的基石,家庭是生命的港湾,思想是进步的源泉。
关于日更,我不想再说太多,有质疑,有迷茫,有陪伴,有鼓励,现在日更更像是一扇窗,让我每天有几十分钟自我觉察和深度思考的机会。
日更100天之后,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让自己通过有规律的、频繁的输入输出,提升思维与能力,我希望新的一年日更内容的质量能至少上一个台阶。我也始终相信“点滴珍贵,重在积累”的道理。
前两天在蔡老师的文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拿来引用:
坚持日更,其实就是我在践行将公司能力转化为个人能力的措施。因为我坚信公司总有走下坡路的一天,而个人如果不努力,也会跟着走下坡路。只有变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才能做到更好的反脆弱。
说的真好,日更的意义和价值一定是多元化的,多少文字和感情都抵不过把这件事坚持下来。所以对于日更,我没有太多想说的,做就行了。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回头一看又要七千字了,最后再总结几个2022带给我的观点:
1、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欠缺的太多。之前更像是一只“井底之蛙”,碌碌无为却又沾沾自喜。当自己真正跳脱出来,看到外面的景色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
“渴,持勺壶就江海而饮,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
2、很庆幸,焦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扰乱我,而是让我保持动力不停的探索。唯有行动才能缓解这些背后的问题。
3、想要长期坚持一件事,既要有决心、恒心,又要有清晰的目标、颗粒度足够细微的计划,让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达成的小任务。既具体,又容易形成正向反馈,更能促使自己坚持下去。
4、每个人都是从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每个人的经历与收获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身边的大佬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卑的心态持续发掘,有选择性的吸收,让自己更全方位的成长。
5、这样刚刚不到一年,无论外在表现如何,内心世界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再过五年,当面临35岁危机时,能够从容应对。
6、看到柿子姐2022的复盘标题“一切刚刚好”,甚是羡慕。而我的标题是“在焦虑中探索”,两者意境的差距显而易见。所以,新的一年,或者未来的几年,努力去达到“一切刚刚好”的状态。
7、高山流水觅知音,感恩今年认识的所有新朋友,尤其是因为今天提及的这些事情而结识的新朋友,还有一如既往陪伴、支持、鼓励、鞭策我的老朋友。
因缘而识,因缘而聚,一切都归结为一个妙不可言的“缘”字。
经过了忙碌多变的探索期,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许,我相信未来的一年会丰富多彩。
新的一年:
下一年的目标:
另外,我也在“范姐”的影响下开始使用【生命之花】的方式进行目标梳理和具体执行的监督,所以上述6个目标并不具体,而生命之花给予了更清晰的方向、更能落地的方法,待我研究明白了再分享。
长期的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即坚持阅读、写作、实践、复盘,规划旅行,带着孩子看世界,一起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国土的辽阔。
其他的,留到未来再慢慢说吧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高智商,没有高学历,没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资产,没有全然重构生活的勇气。
但是我依然想让自己平凡的生活持续向好,我仍然想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创造相对满意的收获。
我虽然焦虑,但是愿意探索,虽然有很多无力感,但更愿意吃饱了接着干。
所以,2023你好,2023加油!
专栏作家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