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日-2日举办的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新型储能投融资研讨会”上,与会政府高层领导、院士专家、和能源、金融、投资行业头部机构以储能为核心展开众多议题,并对工商业储能发展的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交易频次,峰谷差价不断拉大,使得工商业储能的IRR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其经济性更为凸显,并成为近两年储能领域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由于工商业储能当前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其高IRR是可持续的,以及叠加锂电池成本下降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的工商业储能会进入到快速爆发,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曾韬说道。
在普华永道中国能源、基础设施及矿业并购交易主管合伙人翟黎明看来,由于跟许多产业,包括新能源发电,电源侧的分布式电源技术,包括和微网、能源管理、充电等其他能源消费形式的融合,工商业储能仍有很大想象空间。
近年来,AI技术与储能技术的结合成为一个明显的大趋势。对此,乐创能源董事长&CEO、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创新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潘多昭强调,储能存在的意义是调节和帮助电网克服波动性问题,其核心在于基于数据的实时的策略和响应。要求从底层的硬件设备到中间的控制类设备,到云端的算法策略,以及平台间的衔接,要有足够的智能化和对应的可靠性,这带给AI技术很大发挥空间。
从长远发展来看,在“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增长将是接下来的长期趋势。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受季节、时间、天气等影响,发电的波动性必然造成不稳定性,所以新型电力系统必需将规模储能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就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峰谷电价差有望继续拉大,这将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加速发展。
以上内容根据被采访者或其他第三方所提供资料整理,不代表创业邦观点。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