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馈设计?简单来说,反馈设计可以让用户知道当前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以及如何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的困惑和错误。这篇文章里,作者就对反馈设计做了相对全面的拆解和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失踪人口回归啦,前一段时间忙着生活,最近一个项目比较多被问反馈设计的种种问题,发现网上的文章都讲不全讲不透,我还是从UI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将会穷举反馈设计中用到的所有内容,争取让大家一篇就能了解所有的反馈设计规则。
是指为用户与系统之间有效沟通而设计的一系列界面元素、动效、交互机制。
它旨在让用户知道当前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如何处理。不同的交互,使用不同的模式来反馈信息或结果。
反馈设计对于B端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减少用户的困惑和错误,并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通过提供有效的反馈,产品可以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感,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1)贴切
应该与用户工作流程和任务需求紧密结合,准确及时反馈,向用户传递正确的消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2)适当
反馈信息简洁,只展示必要的信息,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那些能够即时看到结果的简单操作,可以省略反馈提示。
需要用户感知重要状态和更新,相应用户的特定操作出现,例如提交表单、导出数据。
1)正向反馈
提醒用户操作已完成,可进行其他操作。
2)提示反馈
提醒用户系统正在处理的操作、引导将要进行的操作,可等待、放弃、跟随、进行其他操作。
3)异常反馈
提醒用户操作失败,可重试、放弃、尝试其他操作。
1)提示反馈
操作前提示用来告诉用户需要知道什么,为用户的下一步操作增加成功率。
2)过程反馈
操作过程中的即时交互反馈,为用户增加信任感。
3)结果反馈
操作结束后提醒用户操作结果,成功、失败、以及指向性引导。为用户增加安全感。
何时使用:用于全页面的状态与通知展示,例如:提醒功能(信息或即将到来的活动)、错误处理(错误或异常情况)、新引导用户(引导他们熟悉的界面、了解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用户反馈(用于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等情况下使用。
如何使用:通常以横幅形式在页面顶部中间出现,跟随页面滚动,为常驻信息,需用户关闭。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用于主动向用户发出消息通知。
如何使用:通常以卡片的形式在页面四角弹出非模态弹窗,不跟随页面滚动,给用户提供及时且较重要的信息,用户关闭后消失的常驻通知框。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提示一些临时性的反馈,例如用户完成创建、编辑、删除等操作后提示的成功、错误、运行中的状态,显示在固定位置且不跟随页面滚动而消失,固定时长后自动消失,不阻断用户的轻量提示。
如何使用:提示被及时查看又不打扰用户,文案简单清晰,可有一个功能按钮,3s或以上自动关闭。
注意事项:
1)模态弹窗
何时使用:需要提供反馈信息、确认操作等场景时,对话框会中断当前任务流所以常用于快捷且不需要频繁操作的任务,例如简单的信息收集工作如表单填写,使用户在当前页面可以快速完成任务。
如何使用:对话框为模态,需要吸引用户全部的注意的通知或操作,宽度按规范定出2-4个(参考:360px、640px、800px、960px),高度适应内容(最小高度参考:200x\最大高度根据页面留出边距参考:80px),背景蒙层参考:色彩#000000,透明度45%。
注意事项:
2)侧边抽屉
何时使用:信息的快速录入与页面辅助信息查看时使用,例如信息展示、信息录入、帮助中心、详情页等,用于补充弹窗无法满足展示需求时。
如何使用:从屏幕侧边(上下左右)滑出的浮层面板,同时有蒙层覆盖背景的模态抽屉。上下抽屉尺寸规范参考:宽度充满容器,高度根据规范固定1-2种(480);左右抽屉尺寸参考:宽度根据规范固定2-3种(480、720),高度充满容器。背景蒙层参考:色彩#000000,透明度45%。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当目标元素可能引起用户疑问时,用于显示解释功能、帮助文案等的辅助信息展示,也可以承载链接、按钮等功能的非打断性提示。
如何使用:点击/鼠标移入元素,弹出气泡式的卡片浮层。
注意事项:
气泡时浮层,跟随页面滚动,悬浮或点击展示,鼠标划走或点击空白区域气泡消失。
何时使用:为了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每个组件都应使用不同的交互让用户感知鼠标操作的效果,一般有“常规、禁用、校验、悬停、点击、失焦”6种交互样式,失焦与常规通常是相同的这里不做讨论,校验反馈的内容下一模块单独讲解,这里不做讨论,由于整个B端组件过于庞大,我们只列举一二种进行分析。
如何使用:当鼠标产生交互时使用,例如悬停、点击、校验、失焦等情况时。
注意事项:
无论哪种状态都要保证文字图案的可阅读性。
何时使用:以确保用户输入的数据准确、一致、安全,并符合要求时使用,例如必填项、电子邮件、电话号码的格式验证、密码的一致性、内容的安全检查不包含恶意代码等。
如何使用:校验前给提示,校验中给进度或加载器,检验后给修改提示或成功提示。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未读消息或通知、状态提示(进行中、已完成等)、属性提示(热销、限免等)、功能提示(新功能等)、数据呈现(关键数据加标)。
如何使用:一般出现在图标或文字的右上角。提供及时、重要的信息提示。
分类: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内容需要一段不确定时长的加载时使用加载器,让用户感知当前操作正在处理,能够对结果有直观的预期。
如何使用:加载器组件适用于短时加载场景,建议大于1秒不超过4秒;当文字按钮需要更新时使用加载器过度,避免突然出现文字的变化。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文件上传或下载(向用户展示当前的上传/下载状态和速度,以及预计的剩余时间)、安装程序(表示安装进度)、数据加载(需要较长时间来加载数据)、任务进度(某个任务或者整个项目的完成进度)、表单填写(用户当前的位置,以及还需要完成哪些步骤)。
如何使用:需要较长等待时,用百分比的进度条展示当前的的状态。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需要等待加载的组件部分使用的占位符,按照内容部分的架构抽离出信息骨架图进行展示,让用户对加载的内容有一定认知。
如何使用:用户操作后,内容加载出来前,在加载区域使用骨架图展示,配合wave动画使用。
注意事项:
何时使用:所加载内容为空、加载错误等不同状态时使用的占位符。
如何使用:使用占位图像、文字描述、操作按钮等元素对所在区域进行展示。
注意事项:
避免空提示的出现,要给予至少文字的提示。
反馈设计很容易被产品和UI忽略,然而却是用户体验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对用户的操作样样有反馈是基本的产品原则。上面的总结涵盖的方面已尽量全面,有我个人的间接也有对其他文章内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下次想看什么可以留言告诉我~期待你的反馈!
本文由 @🌟大星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