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现在,大模型的投资逻辑可能会出现转向,投资大模型的重点也会发生一些具体的变化。具体可能会产生哪些转向?不妨来看看本文的解读和分析。
大模型投资逻辑要变了?
大模型不会失败,但投资大模型的原有逻辑可能会失败。
目前,投资大模型的逻辑是“谁家大模型像 OpenAI,谁家融资多!”“谁家产品靠近 ChatGPT 谁家融资多!”
这种逻辑是基于对大模型的误解。大模型的诞生不是模仿,也不是越像谁家越好。大模型需要新思路,需要从“大”和“像”两个维度突破。
目前的大模型,参数量都在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级别。但参数量只是衡量大模型的一个维度,并不能代表大模型的性能。
未来的大模型,需要在参数量之外,还要考虑模型的结构、算法、训练数据等因素。
目前的大模型,在生成文本、翻译语言、写不同类型的创意内容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它们仍然无法完全像人类一样思考和理解世界。
未来的大模型,需要在“像”的维度上取得突破,能够理解和生成更复杂、更有意义的内容。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投资大模型的逻辑可能会很快调整。
未来,投资大模型的重点将会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图展示了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破坏性创新是指一种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它通过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满足了原有市场的需求,从而迅速地取代了传统产品或服务,颠覆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上图图中的纵轴表示性能,横轴表示时间。在传统创新模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会不断提高,最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然而,在破坏性创新模型中,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往往会从低端市场开始,以低成本、低性能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的性能会逐渐提高,最终取代了传统产品或服务。
这特征符合这波大模型爆发的行情。
上图中的曲线表示了传统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不同。传统创新的曲线是向上的,表示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会不断提高。破坏性创新的曲线是先向下,然后向上的,表示新技术或新业务模式会从低端市场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性能,最终取代了传统产品或服务。
如图示例除了LLMs历史上还有如下破坏性创新的产品:
破坏性创新可以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创造新的机会。因此,创业需要了解破坏性创新的概念,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图关于LLMs具体见解:
随着技术的进步,破坏性创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会逐渐提高,最终取代了传统产品或服务。
应用场景主要看如下书籍:
目前大模型和LLMs对应的应用在TO B 和 TO P (IP各种比C大的个人)应用中付费能力和意愿度都是比较高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另外TO C的超级应用/强应用会诞生于TO P的产品。
AI For everyone:
大模型投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赛道。但投资者需要注意,投资大模型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专栏作家
LineLian连诗,公众号:LineLi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进化论:AI+时代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一书作者,前阿里产品专家,希望与创业者多多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