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双碳目标之后,市场空间快速释放,风电这两年相当于把过去若干年的技术积累集中爆发出来了,现在处于穿越行业低价竞争周期的关键时刻。”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36碳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10月19日,为期四天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3)正式落幕。
此次展会中的一大趋势是,各家企业都在上演“超大风机”秀,多数风电整机企业先后发布面向陆上、海上的新一代大兆瓦产品。同时,产品可靠性和供应链安全也在展会中频被提及。
陆上、海上风电相继步入无补贴的平价时代,风机大型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降本途径,在获取更多风能的同时摊薄度电成本,也可以极大节省土地资源。
但与此同时,风电价格战日趋白热化。近两年陆上风机单位价格从近4000元/千瓦到1500元/千瓦左右,海上风机单位价格从7000元/千瓦左右到3500元/千瓦左右,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协同发展被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
田庆军向36碳等媒体表示,如果行业过于追求低价,容易让部分企业牺牲一部分产品质量,导致风电事故发生。但从数据来看,近两年事故率并没有大规模爆发,这也说明价格已经趋于稳定,行业开始更加注重质量问题,未来风电整机商的利润水平也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
此次展会中,远景科技集团在风机产品方面,分别发布了高可靠Model Z海上智能风机平台和大兆瓦Model T陆上智能风机平台。
据介绍,Model Z平台面向深远海市场首发的EN-270/14MW海上智能风机,是海上“单30”政策(即海风建设需满足水深超30M或离岸距离超30KM)以来,唯一能够实现深远海中低风速平价的机组。Model Z平台产品功率等级可快速拓展至20MW+,叶轮直径可拓展至300米以上。
远景发布EN-270/14MW海上智能风机
在陆上风电方面,远景面向陆上市场推出全新Model T平台,叶轮直径覆盖220-240米,功率等级覆盖6.X-10MW,适应低、中、高各个风速段。针对沙戈荒,源网荷储及构网型应用场景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田庆军谈到,在平价时代和大型化趋势下,产品可靠性是业主的核心要求。远景通过推动风机产品研发平台的标准化、模块化,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和产品验证,并能快速复制到同平台其他系列产品,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远景一直注重“数字孪生”能力,希望让每一台挂网运行的风机都成为下一代风机研发的输入源。
对于未来市场预期,田庆军表示,今年陆上风机投标多在6-7兆瓦之间,规模性交付预计要到明年。预计明年一季度,陆上高风速区域会陆续出现10兆瓦风机的投标,下半年开始小批量交付。预计2025年,10兆瓦风机可以做到大批量交付。
他同时提到,风机大型化是趋势,但是单机容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因为中国的风资源条件没办法支撑更大的机组,未来风机容量会回归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当下国际形势、贸易政策多变,各大风电企业对于供应链稳定性的话题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此次风能展的主题是“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 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会上,100多家中外风电企业与多个行业组织共同签署并发布《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宣言》,致力于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如今在世界风电舞台上,中国风电产业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起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大任,更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但与此同时,例如反补贴调查等贸易壁垒,也对风电企业走出去带来挑战。
对于风电企业出海,田庆军建议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国产化水平和加强国际化合作。在企业出海具体策略方面,他表示一是需要就近建设供应链,二是必须与当地企业进行利益共享,和当地产业链、下游应用上的企业建立密切沟通,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共赢。
田庆军表示,目前远景的核心部件已采取百分百自研,未来将有计划地逐步自制。如果核心部件完全依赖行业,会严重限制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截至目前,远景自研发电机交付突破10000台,成功应用到2-16MW级别海陆风电机组产品上;自研主轴承累计交付4600台,其中海上7MW以上机型交付了近200台,投入市场5年来运行零失效。
他还谈到,远景科技集团在海外合作时多以零碳技术伙伴身份为主,风机是产品解决方案里的一部分,比如打造零碳工厂就能很自然地把风机业务带进去。企业走出国门时不能用单一产品去竞争,这样很容易又陷入价格战,需要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此次展会中,远景也带来了最新一代智慧液冷储能系统,从电芯、PCS、BMS、EMS到SCADA系统实现全栈级自研自制;同时,远景从零碳技术伙伴的角度,展示了“端到端”的零碳技术解决方案,面向可再生能源、储能与电池、智慧零碳平台、智慧零售与楼宇、智慧港口与交通等场景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零碳实践方面,远景目前已有一系列合作成果:为耐克打造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区,助力星巴克“Greener Store”计划,并携手元气森林、泡泡玛特、正谷推出碳中和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