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什么?
我们似乎有一种非常令人疑惑的现象,就是一方面声称自己什么都不信,是无神论,另一方面却又拜佛、拜道、拜儒,这使得很多人说的话往往看上去很不靠谱,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没有原则的怪物,对于我们来说,中国这个概念所诠释的那一套区别于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东西,往往很具有吸引力(同样也对一些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排斥力),可是越了解它,就越觉得这是一种混乱的东西。
简单的设想一下:如果性病可以被治愈,会怎么样?
很多人对乱性这种事的忌惮,大概率还是因为担心得病,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有婚姻束缚,其混乱程度也是可见一斑,但是毕竟有各种性病在做着一堵墙,所以即便想乱来都必须要把自己弄得干净一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科学技术一定会进步的,而像以往那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结核病,现在也不是很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看上去像是绝症的疾病,现在想要治愈,最起码说也不是遥不可及。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艾滋病人被治愈,给人类对这种疾病的彻底治愈带来了重大的希望,实际上我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人们不怕得病,怕的是没有办法将这些病治好, 正因如此,人们不会惧怕感冒或者胃溃疡,但人们一定会惧怕脑炎和胃癌,因为这些病要么是治疗手段极其复杂,要么就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要以牺牲掉身体的一部分机能为代驾,那么一但人类所有的病都有得治,人类会怎样,想象一下:
1、肺癌完全可以轻松医治,那么抽烟者会大量增加——甚至国家可能会大力培养发展烟草行业。
2、肝癌完全可以轻松医治,酗酒者会大量增加,酒类广告也许会成为拥有最多品类的电视、媒体等广告。
3、白血病可以轻松医治,甲醛装修就会大肆兴起。
4、艾滋病如果也能轻松治愈,人类之间的性问题,恐怕就更加混乱了。
……
1949 年以前的民国社会,在很多小说、历史书中似乎都是非常完美的,引得无数孤男怨女梦想着回到民国去当个姨太太或者什么军阀,穿好喝好,吃好玩好,但是要知道,即便是 1949 年前的上海,也存在着一个令人无法一跺脚就跑去生活的情况——在 1949 年前,也就是解放以前的上海的 500 万左右的居民群体中,有 150 万左右,都患有或轻或重的性病,那时候最常见的性病是梅毒、花柳,性病人数很多,所以当时上海的公共设施中,经常能见到一个叫做“防治所”,那时候的社会还是开放的,今天也许不如那时的开放程度——比如妓女合法,但是现在人们往往会更加忌惮艾滋病,这种性病的王者,但现在这种病有了治愈的希望。
所以医学的难题,是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医学需要学习伦理,但是医学的伦理实际上并不会在现实中被运用到多少地方,因为在生命的面前,伦理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医生或者说是生物学家们会不遗余力想办法攻克我们种种的疾病,他们不会去考虑我们的身体上的很多疾病,本质上是某种基因程序为了预防我们的社会出现违背自然规律而做的一个预防针。
那么,我们的文化又该如何呢,要知道中国文化是享受了多少的美誉,不但中国人称赞,外国人来了中国都要大喊一句“我爱中国”,多少人对中国文化津津乐道,可是要问他们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要问他们你的信仰是什么,他们多半说什么都不信(福建人除外),但是就这群什么都不信的人,每到过年过节都要各种祭祀仪式搞起来,什么祭灶,什么观音生日、玉帝生日,老百姓都要过,你问他们为什么信得杂,他们说中国人相信实用,谁管用信谁。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家所谓的宗教,都有十分显赫的地位,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线,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深受官方和民间喜爱,而道教更是多次被皇家信奉,然而道教本来就是本土宗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和佛教竞争过程中屡屡处于下风,因为佛教有自己的法,然而这三家的关系从来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你死我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反而不断借鉴、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宗教和环境——如同版图大一统形式的“三教合一”,在故宫博物院我们应该能看到明代帝王创作的《一团和气图》,讲述的便是儒释道三家和谐相处的故事。
古人将儒家当做一种宗教,那么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线,自然就成了一种信仰,在这个文化上衍生出来的次生文化,就成了各种信仰符号,但是儒学和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儒学是以经典为中心的一种学术,要信仰儒学的某些说法,就必须要了解儒学本身的经典,信仰佛教、道教乃至基督教以及任何其他宗教,这根本上并不需要,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神、佛、仙的超脱个体,人们只要相信人可以成佛,世上有基督,人们就可以成为信徒,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社会宗教改革发生前,几乎只有教会中有权有势的人物才能读懂圣经,尤其是在以极其复杂的文字书写的环境下。
现在我们看到拍摄古代人生活的电视剧,一有干旱绝收的灾情发生,国家或者政府就要开粥厂赈灾,似乎除了吃粥,遇上天旱、水灾就没有别的吃了,如果不看中国荒政历史,怎么会知道中国古人能靠着野草、野菜、野生瓜果在饥荒年月勉强度日,这些东西相比于白粥来得要丰富一些吧,古代的灾荒相比于今时今日是难以避免的,所以经常会在某个朝代见到大面积的灾年饥荒,大量流民也会出现,人相食的事根本少不得,这种情况让封建制度下的一些皇亲子弟自己都能编写一些救荒书籍,甚至是给平民撰写一些便携简单的医疗书籍,但我们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们只把那什么京剧、相声之流当做传统,昆曲、杂剧之流却没有多少人知晓,浮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表面的东西,就全都成了供人们消遣、娱乐的产品。
经年流月,大唐不夜城火了,什么时候大宋不夜城、大明不夜城也能弄点名堂出来?佛教、道教在中国的研究也大不如前了,现在的新儒学似乎完全和释道两家分开了,所以儒学纯粹成了独霸国学的一个单独的学科,对儒学而言,释道二宗教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起到所谓的三教合一的作用,而现在人们提到古代文学,基本上就是想到李白,然后杜甫,除此之外其他的名人即便提起来也不过是做个点缀,但实际上古代名人千千万,好的作品比李白多的也数不胜数,一个人就占据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大,然而这种被人为放大的文化缩影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化的价值存在,谈到明朝文学,我们只知道四大名著(刨去《红楼梦》,加入《金瓶梅》),谁又知道明代的时事剧比如《鸣凤记》(讲述斗严嵩的故事),谁又知道当时的琴曲、戏曲,比如《成化说唱词话》系列,比如重要文化产品《神奇秘谱》(今天人们听到的古琴曲广陵散便是出自该书),中国文化被任何一个时代所包养、垄断,都是不应该的,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儒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反思,即便是被诟病的理学,其实本质上也是在不断地进化,进化到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广泛地出现了世情小说、同性恋小说的现象。
我们的电视剧现在不敢拍这些内容,因为某些人掌控着我们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即便古代就有了一些被现代社会认为是开放社会的文化产品,也会被刻意隐去,儒学自然而然就成了我们眼中非常正统的样子,似乎总是一种严肃、威压很大的存在。
而佛教中呢,所有故事中几乎就只有西游记,只有孙悟空,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电视剧,只要是佛教神话的,就大多数都是孙悟空的戏,道教方面,则是几乎没有,即便有,也只是西游记里面一点点跑龙套的,所以今时今日,于信仰者,对我们来说又是什么东西?要知道在西游记火爆那段时间,书商们可是推出了很多自己编造的神仙故事,不提封神演义,就是南游记、北游记、东游记,或者加上西游记一并刊著的《四游记》,中国人似乎信仰佛教,但是又没有太大的包袱,所以我们的信仰从表面上看很脆弱,热门信仰宗教的方式是以不成为宗教徒为前提的,人们信佛,但是没有几个愿意当和尚吃素戒色,人们信道,也是没几个要去当老道修仙的,那么如此浅层的所谓信仰,自然要孕育出一种三合一的宗教环境,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宗教的存在本身是为人服务的,信仰某一宗教的价值观,是为了使这种价值观为我的生活服务,换到文化上也是如此。
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但是中国并没有恢复到历史上的大国模样,所以现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还有多大的价值。要知道,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就一直是周边国家仿效、学习的对象,然而现在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人,连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都说不出来东西,就是笔者,也只是略知道有一些东西,因为所谓的博大,使得很多人都不愿意尝试去深入了解,相较之下却更愿意人云亦云,所以一些所谓的大师往往能俘获大量的观众,而一句糟粕,又让人对中国文化的某些枝节有很多误解。
读书人都喜欢推荐一部明末文人张岱的《夜航船》,里面记载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解释,很多人将其称为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当然这只是美称,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容要远超 4000 那么多。放在今天来看,书中很多的内容记录所体现的那种传统文化的部分表征,很多都是一些不具有现实意义的虚拟意志,给天地星宿赋予诸多文化意义,表明我们的精神文明在极度空虚的状态下体现出了一种极端的创造性,中国文化的本质不是他的内涵本身而是基于一种特异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精神创造力。
如果要说中国文化的价值,这显然要分古代和现代,对于古代的人而言,传统文化的价值之一就是维护一个社会的稳定,但是王朝末日的时候农民造反、异族入侵随着次数的增加,似乎也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建筑、服饰、书法、绘画、诗歌、辞赋、小说等等都是构成文化的重要基石,有了这些东西,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会丰富,饱暖之后便不再只有思淫欲了,人要读书,读了书就不再是什么都不懂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重要的是,这些文化构成的脉络不断延续,创造了一个以文明示人的国际形象,与其他国家相比,人就不再野蛮。
唯一的问题是,内生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在遇到其他文化的冲击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弱项,比如说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讨论,重要的是中国的主线文化是基于儒家自诩为正宗的,所以很多东西往往会呈现出一言堂的局面,这就很容易造成发展到一个巅峰的时候,掉下来也是一骨碌冒烟,但是我们历史上的造反派也是很多的,所以尽管儒学必须要一家独大,在他的内部却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区分了不同的流派,甚至到了明朝的末期还出现了很多极端造反派,虽然在当时被认为要妖言惑众,在现代却是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佛教有一种说法,叫做禅修,禅,也分为正常的禅,和狂禅,这在历史上不少见,可以说顺服是一种文化特色,但同时桀骜抵抗,亦不可忽视。
而说今时今日的中国文化,我们几乎很少会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毕竟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比起精神文明重要多了,所以我们在世界炫耀的时候,每每都愿意谈硬件、谈所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文化与文明的建设,以至于某些偷盗成性的国家恬不知耻在我们无法登录的外国网站时疯狂地对外输出他们自以为的文化,实则是李代桃僵。
我们现在看到网络上有一种说辞,说什么一听到“戏腔”比如京剧腔调,唱段,就激活了中国人内心的基因,找各种说法固然有点道理,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在现实中能接触到的文化符号显然要比几个京剧唱段多得多,但是现在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比所谓文化单一、落后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为了要迎接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状态,我们需要主动剔除、删除一部分文化记忆,比如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在中国人的概念中,现代社会中的文明,有两种意义,一个是无为,一个是学习西方。
因为要文明,所以无为和学习西方就会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就会很令人不爽,行政单位下禁令,禁止人们举办庆祝活动以庆祝各种节日,造成了文化呈现出了枯燥、乏味的性质,如果从理论上来说,主动消灭文化本身,确实是符合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但是在这之前,最起码应该留下一点值得回忆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让一切传统文化从人间消亡。
其实现代社会中,文化仅仅是作以娱乐,大多数人都认识到,所谓的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原则方式,都不过是流氓翻身的借口,而不是所谓的文化本身,我们在各种节目中都能看到打着文化旗号的娱乐活动,电视剧演各种古装戏,但是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的表演,我们不是在继承传统文化,而是在创造传统文化,有了这些东西,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所谓传统,其实是在变得弱化而不是强化,因此不管多么强调要保护传统,传统依然会丧失殆尽,他们会在我们不知不觉地将其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完全是焕然一新的东西。
宗教有宗教的信仰,有人说不信宗教者,多半是坏人,因为宗教总是自诩为是卫道士,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所以有人将儒学称为儒教,因为儒学似乎也提供了种种道德约束,比如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什么三纲五常之类的,但是不要忘了,亲情、友情、爱情本来就是人类的动物本性,只是儒学将其规范化了,而我们能以儒学将其规范化作为借口,把人类的本能行为看成是儒学吗?比如当人天然地想去尊老爱幼的时候,是否可以说这个人的行为就是受了儒家教养、教化的结果呢?
有人在询问中国人的信仰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回答?是释、道、儒还是没有信仰?我之前说很多人会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但是这种没有信仰不代表他们就是不信教,而是没有特定的教,也就是说很多人会同时相信很多宗教,但这不是信他们的整个宗教,而是相信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某些比较耸人听闻的传说,或者某些故事。
这种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说辞本身是不对的,因为信仰绝不仅仅只有宗教信仰,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才能维持精神的自爱,在面对外来文化碰撞的时候,才不会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当然我们现代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完全没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像裹脚缠足这样的野蛮文化,也许可以扭脸唾弃,对所谓的中医药文化却不敢有大声质言——他们需要的是相信一种有意义的内容,也就是一种需要经过实证可以被证实有效的医学研究结果,而不仅仅是靠着天地君亲师,红黄蓝白黑,金木水火土。
就整体而言,我们的自己的文化信仰,不免要面对几个难题,一个是来自传统卫道士的疯狂卫道,否认时代的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的改造。一个是来自当代卫道士对传统的疯狂卫道,斥责对传统文化中不合理成分提出批评的人士。一个是来自西方文化卫道士的疯狂传道,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卫道士卫道,这终归是他们的自由,但是批评与否定,向来都是文化进步的促进因素,文化的发展不是卫道士卫道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批判改革中迭代更新,现在的基督教早已不再是耶稣时代的基督教那样单一,光是一个新教,就有多达数万个教派,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基督教的权威性也就大打折扣,文化的价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以文化为信仰,就更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固定形式的东西,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改造也在促使我们反过去改造传统文化。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如果艾滋病得以有办法痊愈,人类的性道德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杂乱的交配将使人重新回到原始社会,问题是文化,文化如果没有可供批评的东西,那么文化的发展将没有任何途径,因此信仰这种东西,需要我们时长去进行反思与批判。
也许有人会认为混乱是一种世界的本源,但我们本身是有精神价值的,是需要改变世界去让自己的存在彰显意义和价值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世界从混沌变成有秩序,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展望,当然,把人类智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拿出一大部分来用以发展自身文化,这才是一种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