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知识付费行业8年的人员,本文讨论的知识付费角度,主要来源行为科学,带大家从觉察自我,认识焦虑,筛选信息源,管理自我,4个方面来分享如何对抗来自知识付费的焦虑。
知识付费行业从2016年萌芽到2024年,已有8年。在这8年间,也有不同知识通过不同形式经过包装出现到用户面前。从付费社群,付费文章,付费专栏到如今炙手可热的付费训练营。
这过千亿的在线教育市场催生出不少仅凭一门课暴富的个人,也有不少机构奔上知识付费红利,从小工作室变成市值百亿的教育品牌。
于此同时,疫情后一路高歌猛进的知识付费市场也掀起一股全民焦虑的风潮,仿佛普通只要按下“购买按钮”便可以解决就业,教育,以及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那么,普通人进行知识付费就可以解决问题吗?知识付费是割韭菜行为吗?
这些问题在业内被反复提及,也始终没有一个能够让大众,觉得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答案。
最近有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越发明朗,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
作为普通人来说,无论是什么事情,发现比发明更重要,越能觉察自我,越容易步入成功的道路上。
那么当大众都去为一个知识付费而进行付费的时候,这个解决方案真的适合你吗?
有的人虽然带着目的去搜索内容,但是内容供应方提供的内容不能给你解决方案,这样只能缓解信息焦虑,并不能缓解获得焦虑,可能还会走向浏览“有价值的内容”的假性自洽,走了学习弯路。
也有的人为了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全网搜索不停购买相同选题的内容去缓解信息焦虑,但是慢慢发现也不能缓解焦虑,反而越陷越深,最后竟然还跑进死胡同里面,夜夜未眠至天明,这不是妥妥的精神内耗吗?
其实要想认识到进行知识付费是否可以帮助你脱离自身困境,你可以细致考虑。
你的求知欲的边界在哪里?这有利于让你觉察自我,看你是否适合进行知识付费行为。
个体的求知欲越高,越倾向于开展搜寻信息、学习和思考等活动,反之你需要等待别人把知识嚼碎喂到嘴边,则求知欲偏低。
知识发展多年,作为从业者不能否认既有模式,有利于知识传 播,但目前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都只是为用户打开 了一扇了解知识的大门,或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某个 领域的核心内容。
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往往不是对某个知识领域或某本图书的系统描述,而是内容提供者对知识进行的浓缩与加工。
譬如,当介绍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时,受限于时间或篇幅, 知识付费产品往往只是选取其中的几个观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以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介绍。
但若要真正掌握这些理论,用户通常还需要阅读原文,甚至是反复阅读,才能系统深入地学到真正的知识。
所以造成对于低求知欲和中求知欲的用户来说,他们在知识付费产品期望得到正向确认并持续学习后,其知识焦虑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然而,高求知欲人群即使产品期望得到确认,也坚持投入时间进行学习,仍难以缓解知识焦虑。
当然这也存在不同互联网群体学习的个人差异,在这里也不否认知识付费产品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现在,你可以判别是否适合进行知识付费了吗?
从双微一抖,到双微一抖,一书,甚至是各类自媒体平台,我们的感官来自一个被包裹各种信息来源的世界。
每天大量的文章,视频,语音涌入我们的脑海,各种知识质量又参差不齐,这就极易造成知识落伍焦虑或知识缺失焦虑,究其本质是信息焦虑。
通常教育心理学反馈,内在学习期待主要反映为个人的求知欲,外在学习需要则是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在不同社交媒体轰炸下,普通人购买xx即可快速月入几万的诱惑下,为了不被社会抛弃,很多人也为这一份信息焦虑购买课程。
但是,信息焦虑的本质也是阶级焦虑,积累文化资本并非朝夕之事。
购买课程虽可缓解短期焦虑,但是需要习得一项技能或系统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一个长期学习-评估反馈的过程。
比如时下知识付费中训练营模式符合该学习模型。
那么作为普通人或者是高求知欲的人群,面对信息过载,又想坚持学习,我们应该如何筛选值得学习的信息源。
个人认为社交媒体现在是一个对人的注意力进行分配的机器,但是现在我们的注意力没有被分配到优质的、呈现复杂性的、值得的信息上,反而被分配到了低质量的、不值得的、极端的内容上。
这个机器本身的分配方式早已经失灵了,并且在短期内不太能看到改变的迹象
我们能做的只有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去看值得看的内容,从信息获取效用梯度上,
如果是行业深度报告,往往会将产业链逻辑梳理得非常清楚,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相关产业链,和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价值量,并且对行业个股进行对比这往往是深度报告的标配;
研究报告的学习顺序应该是:顶尖机构、投行报告——行业框架、行业深度报告—-公司深度报告。
觉察自我,认识焦虑,也学会筛选信息源,最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管理自我。
上面我们提到要习得一项技能或系统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一个长期学习-评估反馈的过程。
其实是在对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学会管理自我的求知欲与期望知识的效用。
求知欲确认了你的学习动机,个人的快乐与痛苦决定了你应该做什么,做完这件事你希望对你有什么用,这就是期望知识效用。
当面对一项新技能或新知识,可以设想习得后带来的各种美好场景,而后减少一蹴而就的想法。
结合阶梯式打卡奖励与PDCA模式
渐进式靠近目标,祝你成功。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抗知识付费焦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由于个人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知识付费行为。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也不否认知识付费产品让一部分人获益,作为知识付费提供者,也要提升知识付费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切实帮助用户切实地缓解知识焦虑,让用户能够持之以恒投入学习,帮助用户走出当前困境。
本文由@小饼干6178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