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seq 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日志模式(Journals) 。按照日期排序,除了能够查看当前日期,可以向下滚动,查看临近日期的日志。这种”时间线”主页设置,非常便于回顾、翻看之前的日志。这也是我使用 Logseq 最主要的场景。目前,Logseq 就成为我撰写工作和生活日志(Daily Notes)的主阵地。
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在Logseq 上。
配合 Logseq插件:Journals calendar ,可以更方便的利用日历视图跳转到对应日期的Daily Notes。
大部分内容都可以放在每天的 Daily Notes上,以大纲层级的基本架构快速记录、展开、条理化,不需要思考分类,随手也可以加上双链或相关标签,可以很好的组织信息。
碎片化记录,结构化思考,系统化整理
放在时间线上,所有笔记内容也和日期时间关联了起来。日后可以方便的“按图索骥”,快速回到笔记记录和整理的场景之中。
区块(Block),Logseq 更基本的笔记单位,颗粒度更小,给撰写、整理和发现笔记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借鉴卡片盒笔记法的基本原理,把笔记写小一些,每个page 有诸多独立的区块作为内容单元,这样也方便结合Logseq插件:随机页面来进行随机的回顾、整理和优化。
一些图片可以上传到我自己的图床,比如七牛云,然后再插入Logseq ,也当成1个区块来管理。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入Logseq,图片可以拖动右下角的三角标记来调整大小。
我选择上传图床主要不想让Logseq 的库文件不要过于臃肿,另外在macOS上使用iPic上传图片到图床也是非常方便的,也方便复制页面内容发不到博客不需要二次上传图片。
Logseq 以区块为基本单位,所以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其实可以点开具体的某个层级的区块(点击这个层级区块前面的小圆点就可以),作为工作区,这样一方面更加聚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保证隐私,不用担心身旁的同事看到我不想让他们看到的内容。
小写作,直接体现在 Logseq的时间线上
大写作,形成文档,拥有独立的Page
碎片内容,有回顾必要的,在时间线或某些Page中添加记忆卡片(FlashCard)的标签
在Logseq的相关内容中可以方便的通过coment::
语法添加注释,这样可以给笔记添加新维度的内容,复制的时候也方便做排除。
Logseq 对于键盘操作非常优化,有很方便的各种快捷键,可以减少键盘和鼠标之间的操作跳转,对于效率控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比如:
有一些文档还是适合在飞书文档或Notion 上编写,第一时间把文档或文档区块的分享链接同步到Logseq ,并打好标签,这样通过Logseq 可以很好的和飞书文档中的内容发生联动。让Logseq 成为我一切文档内容的总索引。通过Logseq 内部的双链系统更好的挖掘各类内容的价值。
基本的思想是能放Logseq 的就放到Logseq里,不方便存放的,也至少存放一个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