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通过分享一系列从实践出发的方法和策略,解决指标管理中的混乱问题,提升业务与数据团队的工作效率。我们将探讨如何规范指标的上线、使用和下线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出决策和优化业务流程。
前几天一个同学前来诉苦,说他们公司指标太混乱了,一大堆相似的指标,每次用起来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确认到底该用哪一个。时不时就会出现彼此对不齐的情况,业务部门满意度不高,数据部门也比较痛苦。受到这个的启发,决定把之前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总结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指标上线前,要明确指标的各种元数据信息,其中包含指标中英文名称,指标类型(原子、派生、复合),指标等级(业务、安全),指标分类(业务、主题、标签),指标负责人(DS、DE、业务)和指标口径(业务、技术)。以上都是最基本的指标元数据信息,实际在业务落地中,可能还会配置支持查询的数据源、指标支持的维度等。
这些的核心是要保证指标的规范和标准,具体的操作方式和需要注意的点举例如下:
指标上线之后,就要开始对指标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例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影响业务。
对指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时间段监控,例如配置近30天、90天、180天指标的使用情况的报表,最好包含指标中英文名称、业务负责人、数据负责人和被引用次数等信息。如果之前没做过指标的清理下线,并且业务也发展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多数指标使用的频率非常低甚至都没有使用(之前出现过近30天,70%多的指标都没有被使用),这些指标是应该被识别和处理的。
一个指标的业务口径往往可以明确且唯一,但技术口径可能会存在多个。例如一个指标在Hive中有,同时也在StarRocks中有,正常情况下不同数据源不同表中出来的数据应该是相同的。但实际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对不齐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检查哪个数据源出现了问题,保障不同数据源不同表产出的同一个指标的数据是一致的。
随着业务的发展,指标覆盖的场景越来越多,粒度也往往会越来越细,同时一些业务口径也会进行调整,这样就会使得指标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指标数量的膨胀不仅浪费存储资源,也会在使用时造成更多的困惑,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去区分一些相近的指标,进而确认具体使用哪个指标。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形成指标下线的流程,具体触发下线的标准可以基于业务和数据量决定。如果现在业务在初期,数据量也并不大,可以把下线阈值放大一些,如果现在数据存储压力大,或者在使用的时候相近的指标已经造成比较大的困扰,这时可以把阈值设置的小一些。
当确认一些指标要下线时,不能简单粗暴的删除,这里主要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有的指标可能业务只是暂时不用,其实以后还会用到。例如有些指标只在阶段性评估时使用,这样就造成使用间隔比较久,但确实是需要使用的。
二是还可能存在一些对当前指标的依赖,如果删除会造成一些报错。例如有的报表使用了该指标,删除后可能会造成报表整体异常或部分异常。同时一些复合指标使用了该指标,例如ctr = 点击数/曝光数,如果删除了曝光数,ctr也会出问题。
结合具体的业务情况,具体处理的方案有很多,这里提供一个之前使用的方案共大家借鉴:
上面聊到的都是具体处理问题的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方案的执行,要让大家都严格按照一套规则去做事,其实有的时候更难,后面有机会再详细聊聊如何推进落地。
本文由 @暮雪云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