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集中接到云厂商的营销电话,都会询问我个人用云和公司用云的情况,然后重点转向企业云的推销。可惜对我而言这些推销都是失败的,无论个人云还是企业云,他们不约而同的话术核心只有两个字“便宜”。从个人使用的角度,便宜会是吸引我的原因,但从公司的层面,便宜绝不会是我决策的因素。因为我不是老板,我只是技术负责人,我需要的是安全稳定,或者更直白地说我最在意的是免责。
对于一般公司而言,不具备足够的运维能力对基础环境进行自研,所以运维工作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我实际工作中,使用阿里云和腾讯云是没有决策成本的,换此外的云产品都存在政治风险。这个“此外”甚至包括华为云——即便华为云市场份额超过腾讯云——在有些老板的认知里,华为不是互联网公司,而阿里和腾讯都有国民级互联网应用背书。
阿里云和腾讯云当然也会出故障,但这种情况我们几乎可以视为不可抗力,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最重要的——免责。某一年阿里云发生全线故障,导致我们的 APP 用户全部掉线。汇报到我这里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当然很慌,P0级事故啊。但经过初步排查是阿里云故障,并且发现网上已经发酵相关消息时,我立马松了一口气。此时事故已经传到老板那边,我过去汇报说明是阿里云出故障,老板脸色马上恢复了正常,没有再深究。我顺势接着说我们想办法补救一下,看能不能迁移一部分业务。出了老板办公室,我找了技术骨干碰头,讨论马上迁移一部分业务到腾讯云的可能性。当然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就是纯开会,在事故面前必须忙碌做事。我们不具备快速迁移的能力,仅是同步静态文件、灌数据库和缓存,就不是半天能搞定的。你问为什么不做多云架构,保持热备,我只能说小公司自有司情在此。后续的结果也正如期待的那样,会还没开完,阿里云已经恢复了。万事大吉。
这就是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公信力。试想如果由我推动更换了其他厂商的云产品,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老板的怒火是不是要全部倾泻到我头上。所以我说,企业云的推销要打开局面,就要像钉钉的起家一般直接去攻略公司老板。
在与某位电销人员沟通时我就表达了上述观点,她说那希望我试用一下然后推荐给我的老板。我说开几台不同配置的测试机给我,结果她说我可以注册账号然后在官网申请试用。我说你不能帮我开测试机吗,她说我可以自己去官网申请。这不是开玩笑么,空口白牙就让我为你们背书啊,还要我自己申请试用,啊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