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比较机器学习方法的泛化能力指标:泛化误差上界

    52txr发表于 2024-08-21 09:47:26
    love 0

    泛化误差上界是一个衡量机器学习模型在新数据上表现如何的指标,它帮助我们估计模型在训练集之外的数据(也就是“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泛化能力是指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能力。一个模型不仅要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还要在未见过的数据上(测试数据)也能有好的表现。换句话说,模型要学会数据的“本质”,而不是仅仅“记住”训练数据。

    什么是泛化误差?

    泛化误差是指模型在测试数据上的误差。它通常表示为训练误差(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与测试误差(模型在新数据上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如果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不好,那么泛化误差就会很大。

    泛化误差

    泛化误差上界

    泛化误差上界是一种理论上的工具,它给出了泛化误差的一个“上限”。也就是说,它告诉你:在最坏的情况下,模型的泛化误差不会超过这个上限。虽然它不是实际的误差值,但它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模型在新数据上表现的“最坏情况”有多糟糕。

    这个上界通常与模型的复杂度(比如模型的参数数量)以及训练数据的数量有关。一般来说,模型越复杂,泛化误差上界越大;而训练数据越多,上界通常会越小。

    泛化误差上界有助于我们比较不同模型的泛化能力。即使两个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得一样好,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泛化误差上界,来判断哪个模型可能在新数据上表现更好。

    简单类比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考试准备的情况:

    • 训练误差:你在复习题目上的表现。
    • 泛化误差:你在真正考试中的表现。
    • 泛化误差上界:老师告诉你“即使最难的题目,你最多会丢5分”。这个“5分”就是一个上界,代表了你在最糟糕情况下可能会犯的最大错误。

    泛化误差上界量化计算

    Hoeffding不等式是一个经典的统计学工具,它描述了样本平均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偏差。它告诉我们,当我们有足够多的样本时,样本平均值与真实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

    在分类任务中,我们的目标是最小化模型的真实误差(也称为风险),即模型在所有可能数据上的平均误差。然而,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训练数据来估计这个误差。所以我们引入了一个泛化误差上界,它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训练误差(即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误差)
    • 模型复杂度(通常由参数的数量、VC维度等衡量)
    • 训练样本数量

    对于一个分类任务,假设训练集有 m 个样本,模型的复杂度可以用 VC 维度 d 来衡量,那么一个常见的泛化误差上界可以表示为:

    $$ R(h)\leq\hat{R}(h)+\sqrt{\frac{d\cdot\log(m)+\log(\frac1\delta)}m} $$

    其中:

    · $\hat{R}(h)$ 是训练误差,这是我们在训练数据上测量到的误差,反映了模型对已知数据的拟合能力。

    · $d$ 是模型的 VC 维度,模型越复杂(VC 维度越大),上界的第二项越大,因为复杂模型更容易过拟合训练数据。

    · $m$ 是训练样本数量,样本数量越大,上界的第二项越小,因为更多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估计真实误差。

    · $\delta$ 是一个小的概率值,表示”上界出错的概率”,即我们有$1-\delta$的信心保证泛化误差不会超过这个上界。

    提示

    深度学习模型不适用于使用泛化误差上界来评估泛化能力。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