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这变化莫测的环境中,通过深入需求的记录与分类、精准的解决方案探索和严密的验证分析,确保每一步都坚实地向用户满意的终点迈进。
在产品开发的复杂世界中,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始于对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确管理。正如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所说:“在拳头打到你的脸之前,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这句话在产品管理领域同样适用,因为只有当我们对产品的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记录,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在项目管理的丰富画卷中,需求记录和分类占据了核心的一章。这一环节如同项目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开发流程的结构与秩序。它不仅包括了需求的收集、分析、评审,还涵盖了变更管理、跟踪监控,以及最终的验证验收等多个关键部分。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同时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回忆起我的职业生涯初期,我曾在一家初创的教育公司工作,那里由于预算的限制、对工具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以及团队规模的小巧,使得我们并未采用任何专门的需求管理工具。
在那种情况下,我不得不依靠Excel表格来记录和管理需求。我的Excel记录表详尽地包括了需求的提出方、性质、详细描述、提出人以及时间等关键信息,并按照需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如新增功能、功能改进、界面友好型、bug修复、运营需求、接口需求等。如今回看六年前的需求记录,那些条目仿佛是时光的印记,记录着我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职业旅程带我来到了一家拥有数万名员工的全球性上市公司。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一个庞大的产品团队,从产品助理到产品负责人,全球范围内竟有超过1600名产品经理。有朋友戏称,单凭产品部门的人数,我们就足以发动一场“圣战”。
在这样的公司,我开始接触到了需求管理工具,它们的存在对于确保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工具帮助团队更高效地进行需求的收集、跟踪、分析和管理。以我曾使用过的禅道项目管理工具为例,它的优势在于
在大型组织中,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需求处理的效率,还增强了团队间的沟通,确保了产品质量,支持了基于数据的决策制定,并且有效管理了项目风险。从最初的Excel表格到先进的需求管理工具,我见证了需求记录与分类方法的演变,它们在不同规模的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我们对需求管理的理解和实践,也为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并提供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它要求我们深入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避免陷入功能过度膨胀的陷阱。在“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中,我曾经学习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旨在确保我的解决方案既能聚焦核心价值,又能以用户为中心。后面得出解决方案重点在于:
围绕需求想解决方案,避免过度追求功能和用户体验。
争对围绕需求想解决方案,避免过度追求功能和用户体验。我去查阅了资料,私下尝试过许多方法,包括实地研究、文化探寻、深度访谈、概念创新、故事板、用户体验地图等,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同时希望这些方法也给你们带来收获。
需求的验证与分析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们确保团队投入时间和资源开发的功能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如何判断需求的真伪,我总结可以从用户参与、探寻范围、使用习惯、数据整理分析四个方面来判断真伪需求。
在验证需求时,首先需要与用户进行互动。以一个案例来说明:曾经我负责开发一个面向K12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旨在提供互动式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辅导。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我手上收集到用户提到的几百个需求,一时间无法快速判断那些需求是真需求,那些是伪需求。我们就打算通过一系列用户参与活动来验证需求。
首先,从公司层面我们组织了焦点小组讨论,通过公司邀请了家长、学生和教师参与,以收集他们对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期望和需求。通过这些讨论,我发现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习平台的监控和报告功能,希望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表现。
接着,我们进行了实地研究,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如何使用现有的在线教育资源。我们通过下线24小时监控视频发现,学生在使用过程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时经常分心,而且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来保持学习动力。
后续,我们针对这一批学生、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与个别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以深入了解他们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具体需求。教师们特别强调了个性化教学工具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层次进行区分教学,比如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风格来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这些用户参与活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反馈,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几个关键的需求点:家长需要透明的监控和报告功能,学生需要更多的互动和激励,教师需要灵活的个性化教学工具。
基于这些验证后的需求,我们对产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后续两个版本迭代后,我们增加了家长监控面板、学生奖励系统和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块。这些改进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了用户满意度,这个案例展示了用户参与在需求验证中的重要性,通过直接与用户互动,产品团队能够准确捕捉到用户的真实需求,避免开发出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产品。
曾经在Marty cagan的《启示录 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一书看到过一个案例,过去20多年,Marty Cagan曾为多家一流软件企业工作,包括惠普、网景、美国在线、eBay。他亲历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起落沉浮,致力于通过写作、演讲、培训帮助客户打造富有创意的产品。作者曾经和团队为某个公司开发一款产品,基本每天都会收集到新的产品需求,而且这些新的产品需求彼此之前没有明显关联性。整个团队研发了一年多,不知道自己在打造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后续只能选择放弃这款产品。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确定的需求范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首先,它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团队可能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例如,如果需求不明确,开发团队可能会构建出用户不需要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最终可能被废弃或重写。而且这种情况在初创公司中尤为常见。
其次,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项目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延期和预算超支。当需求不断变化时,项目计划需要不断调整,这可能会导致开发进度的延误和成本的增加。在极端情况下,需求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此外,不明确的需求范围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如果需求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和确认,最终产品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市场表现。
为了避免这些危害,重要的是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彻底的需求分析和验证。这包括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使用专业的工具来记录和跟踪需求,以及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持续的需求管理和验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保需求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例如,采用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方法可以快速验证产品概念,减少资源浪费,并提供市场和用户数据,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需求和趋势。同时,通过系统化的产品需求验证,如用户访谈、调查问卷、A/B测试和灰度发布,可以确保产品功能和服务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期望。此外,全面的风险控制实操,如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策略、监控和实施调整,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缓解潜在的市场风险,降低产品失败的可能性。
总之,明确的需求范围对于产品需求真伪性判断至关重要。通过采用有效的需求管理和验证方法,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提高产品的成功率。
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于判断产品需求的真伪也至关重要。
以当时我们开发的在线教育应用为例,它提供了作业辅导、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等服务。最一开始我们提供了早6晚24,一天18个小时的在线答疑服务,但弊端也同时显现出来,长时间在线答疑需要客服团队轮班工作,导致员工疲劳和满意度下降,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和员工留存率;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员工工资、培训费用以及因为答疑出现的加班费用,这些都导致了运营成本的增加;为了保持服务质量,我们当时不断对客服团队进行培训和发展,确保他们具备处理复杂问题和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人力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后来我们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实际是在晚上7点到10点之间使用平台进行学习,这表明学生在晚上进行家庭作业和复习时最需要帮助,其他时间段对用户提供作业辅导、在线答疑意义不大。针对这一使用习惯,我们当时联合课程班主任、运营人员,修改为在晚上7-10点推出了实时在线答疑和晚间学习辅导功能,让学生可以通过app和PC段和班主任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以满足学生在这一时间段的学习需求,减少了企业运营压力的同时增加了家长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因此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对于产品需求的真伪判断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产品团队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还能够提升用户的学习体验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你可能会使用统计软件来识别最常见的需求,或者用A/B测试来验证某些功能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常见的电商软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来判断需求的真伪性,主要依赖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以下介绍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
通过深入的需求探索、精确的验证分析、对用户使用习惯的理解和数据的智能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在产品研发的征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这些方法和工具不仅帮助我们避免了许多潜在的陷阱,也让我们能够更加聚焦于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出那些在用户脸上带来满意笑容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产品失败时感到痛苦的表情。这不仅是对产品管理艺术的致敬,也是对我们作为产品管理者的肯定。
本文由 @得闲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