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头像已成为个人在虚拟世界中的重要标识。尽管头像设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产品设计细节和用户体验考量。本文分析头像在产品设计中的角色,供大家参考。
今天要讲的头像产品设计,作为这么小、这么基本的一个产品设计,就有很多可以谈的、有趣的点。
可能大家都知道无聊猿这个神奇的东西。
据不完全的统计,各路玩家曾在这些怪异的猴子脑袋上,投入了大几十亿的美金,也曾有人花了上百万的美金去买其中一张。
众所周知,我们亲爱的库里、大鲨鱼、丁日、奶茶伦等等名人,都是其中的玩家之一。
当然现在已经热潮退去了,NFT大盘也在一年多前开始,不断的遭受到一轮轮血洗。
无数玩家在这之中鬼哭狼嚎。
关于这个东西的争议,我们可以先放到一边去,先谈谈这个事件对网络头像的意义。
要知道:
这里面有很复杂的知识,大家可以自行查找学习,我就不讲述这么枯燥的内容了。
但仍然要知道,无聊猿依然最成功的数字藏品头像。
正如同每个人都会有一张在物理世界中独一无二的脸,那么如何通过数字方式确定版权,也获得一张虚拟世界独一无二的数字头像呢?
这个需求当然存在,只是当下的条件仍然不完全具备。
↑ 周董被偷掉的猴子
技术基础和思想共识,仍然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不能只是投机者的狩猎场。
十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
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虚拟头像的需求,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坚定吧。
头像产品比较简单,就让我们水上几个问题吧,不过相信能够对创业团队有所帮助。
对大多数产品来说,其实超过50%的用户的头像都来源于微信登录的授权。
这是在做登录注册产品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
一定要注意避免滥用,否则有可能会被封禁功能,具体的可以看官网相关的运营手册,内容是在不断更新中。
另外微信来源的头像总是尺寸不定,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一下。
除了微信之外,QQ、支付宝、淘宝等OpenID的登录方式,也都有可以获得用户的头像的方式。
这个是必须需要的,否则在很多地方可能都会展示错误,做初期产品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到。
记得一定要有设计,但不能过度美化设计,一般情况下都是灰度图,这样用户才会有更新的欲望。
有个小问题,严格来说,记住这不能叫“默认头像”。
这个倒不一定,早期时候,用户大多使用电脑来上网,上传头像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所以不少网站或应用,会有一组默认头像来帮助用户标记个性化身份,比如曾经的QQ。
但对于移动端来说,上传头像对用户来说已经不太有障碍了,而且也可以通过某些运营办法,来减少无头像用户在产品内的曝光。
所以就不太需要了。
我们看过哪些不一样的头像方式呢?
gif动态头像、视频头像、多张头像?
为什么这些都昙花一现了呢?
因为没有解决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这些究竟是内容?还是标识?
头像更重要的是标识,所以这些产品设计后来都渐渐没有了。
创业团队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也不要在此浪费成本。
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小问题:
A.保存时最好是png,而不是jpg或其他,这是在图像大小和内容清晰度上找一个平衡点。
B.展示时最好也是png,或者是webp,也是找一个平衡点。
当然具体的实现方式,还要跟开发人员沟通。
头像的多尺寸产品设计,曾经是一个风潮,应对的是PC网络时代的网速不佳的情况。
大多会涉及大中小三个版本的头像,供不同的页面来加载使用。
现在移动端倒不太会这么做了,技术上也可以动态来调整前端页面的头像尺寸。
圆形,现在的趋势就是用圆形。
不用方形,甚至连带有圆弧的方型也不太用了。
这代表了主流产品设计的一个共谋,界面中如果看到了圆形的图,下意识就告诉了用户:
这张就是头像,而不是别的什么图。
尽管在存储中,仍然是以方形图片来存储的。
首先记得要保存一个原始图片。
其次要提供裁剪的功能,用圆形蒙版,这已经是个标配了,不过注意如在H5端有裁剪功能,要加强可用性测试。
从清晰度上考虑,头像的基础尺寸应该在1280px以上,至于前端加载的问题看06问题就好。
因为用户头像的曝光度会很大,所以头像的审核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只谈几个技术点:
对于社交类平台来说,头像的贴纸是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商业方式。
美妙极了。
本文由 @觅云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