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说Follow的时候是排斥的,因为不信任标榜自己划时代的产品。但当真正体验之后——事实上就在最初的几分钟内——我决定将它作为常驻软件,取代之前的 RSS 阅读器。
Follow 的界面非常具有现代感,以通用分类呈现不同的视图。“文章”列表包含标题和内容,“通知”只包含标题以展示更多条目,而“图片”是瀑布流。开发者另一款知名作品正是 RSSHub,在浏览器安装此插件之后,浏览网站时就能非常方便地探查并收录进 Follow 订阅。
Follow 在 RSS 之外,还将社交、区块链代币有趣地结合到了一起。它将博客、独立站等信息孤岛串联成了一个平台。可以查看基于 Follow 平台的访客名单和阅读情况,还可以用代币打赏。我的网站没有做阅读展示和打赏功能,它算是在另一个维度赋能了。平台化一个实用的好处是,你可以直接搜索“杜郎俊赏”来订阅我,而不需要知道确切的 RSS 地址。另外通过分享订阅列表可以形成裂变,快速拓展社交圈。
今天是我使用 Follow 的第 44 天,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刷新,算重度用户了。它有让我更快乐吗?好像并没有。当然这不是工具的错,是我的信息焦虑病入膏肓了。
我是吃到互联网红利的古典程序员。因为职业特性,在同龄人里面属于信息灵通的。我知道所有的热点和玩梗,可以秒懂所有黑话。我没有特地去关注过什么,就像呼吸空气一样不自觉地接收了最新的信息,仿佛生而知之。这样的自得感充斥了我整个青年时代。
然后世界变了。我突然开始听不懂年轻同事讨论中提到的名词,我不好意思问,偷偷地用同音字去搜索答案。印象特别深的是我有次在电梯广告看到一个明星海报,写着当红,而我完全不知道他是谁。然后发现网络已经风靡网红、小鲜肉、顶流这种说法。我试图跟上新时代的节奏,似懂非懂地鹦鹉学舌,匹配语言环境。这种荒谬感最具像化的表现是,我跟着玩“小黑子”这个梗长达半年之后才知道说的是蔡徐坤,然后又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机缘巧合地看到他的照片和“鸡你太美”原视频。
从无所不知的大能变成不求甚解的庸人,沉重的失落感让我更加虚伪。或许一直害怕被主流社会淘汰,这只是下意识的抵抗。但最终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信息过载越来越严重,即便我主动追寻都赶不上最新业态了,我的精力也跟不上。接受这种必然之后,心态平和了一些,但留下信息焦虑的病根治不好了。
我空闲的时候会刷博客、论坛、资讯、视频来缓解空虚,在开始忙碌之前也会忍不住刷一会来缓解焦躁。我曾经想过能否有一款工具可以聚合这些信息,免去机械重复的打开和刷新动作,那应该可以减少浪费的时间并缓解我的焦虑。但是当 Follow 接管了这些信息之后,我发现 Follow 成为了我新的焦虑本身,我开始无意识地反复刷新 Follow……
我们每天在网上接收到的信息大部分是无用的。接收这些信息对我们是无用的。我们接收无用信息对这个世界更是无用的。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
但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偶然的高光时刻,加上漫长的碌碌无为。
人总要不停地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