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产品经理和国内的产品更难做职责有所不同,流程也有所差异。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了国外产品共情用户的三个阶段,这两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我感觉国外没有非常纯产品的工作,我也渐渐有点产品&设计混杂,所以接下来写的内容都会有所重合。我会分三个阶段去共情用户:做产品(功能)前、中、后。本章会主要介绍前篇需要共情(emphasize with users)的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做功能或者产品的阶段去对号入座。
在做产品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我们的用户是谁,为一些大框架的决策做准备。有两类信息,请务必掌握。
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身材、自身健康程度、文化,地域等背景信息。
以前我刚做产品的时候,对这些背景信息也只是看看,现在面向澳洲做睡眠产品后,深刻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习性会让不同的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官差别很大。所以针对背景信息,我们主要是为了大框架做一些铺垫。可以从“触、看、感、听”四个方面做一些相关决策。
这些都是你根据用户背景信息需要去铺垫的一些大框架,来支撑你落地时候的一些决策。
这里就是我当小白的时候踩的另一个坑。小白的时候,不会那么关注一些公司走向和目标。但其实这也是另一个做产品的根基。你做的产品要和你公司的走向步调一致,这样项目不仅能获得公司的助力,项目在公司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现在就业环境严峻的情况下,项目发展一定是和公司发展利益一致的。
这里亲身经历分享一下,其实我上一份工作做的是港美股证券社区。当时以社区活跃度作为目标,吸引了很多羊毛用户,但是用户并不在我们证券入金。其实抛开社区的属性,我们根本还是立在港美股交易上的。当我们社区项目吸引的用户和实际公司立意的用户出现了分歧,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整个社区团队基本都喜提 N+1。现在我做的是 sleep app,我们公司本身以床垫电商发家,立意于 live well slept。当前 app 的主要用户来源于电商网站的导流,但是未来 app 投流同样可以反馈网站,sleep app 的用户一定比普通用户更关注以及投资 sleep。不仅可以网站来 app 的用户可以二次转化促进交易,app 投流来的用户也可以转化网站电商用户。
以上是注意商业目标的第一点。还一点就是,按照商业规划的投入,时间和目标来。在投资较小的情况下,你需要在一些方面对你的产品做优先级排序,以及你能达到的情况。有时候我们需要 big picture,但是有时候不要过于夸大,让别人对你的产品有太多期待,3分期待,你做到 5 分,那是好。7 分期待,你做到 5 分,那就不满足了。
以上是在做产品(功能)前的大底层框架,欢迎有同学可以在评论区补充。下一节讲在做产品中细节决策的一些共情思路。全文由本人工作以及学习经验总结得出,如有搬运抄袭,违法必究。
本文由 @CoopyWork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