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B端和C端的方法论存在差异一样,智能座舱的需求,和手机上的需求处理也不一样。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实践经验,和大家分享智能座舱的需求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随着汽车行业迈入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时代,智能座舱逐渐成为整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用户期待车内体验像手机一样丝滑,法规要求与安全标准又在不断演进,产品开发涉及大量软硬件交互与跨部门协作。如何高效地管理需求,确保需求从提出到交付始终保持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成为摆在产研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
过去两年,我们在需求管理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分享我们在智能座舱项目中的需求管理方法,帮助更多团队理清思路,实现需求的落地和高效交付。
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产品、服务或资源的渴望和期待。
在汽车研发的广阔语境中,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产品定义、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甚至售后服务都可以成为需求的来源。如果进一步拆解,我们可以将需求大致归为两类:
本文聚焦的,是智能座舱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类需求(Requirement)——那些直接影响座舱体验、功能实现和用户价值的核心需求。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参与或旁观了十余个国内外智能座舱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从高端到入门级的各类车型,经历了从蓝图绘制到泥泞前行,再到攻坚交付的完整旅程。智能座舱项目就像一场接力长跑,而需求正是那根不断传递的接力棒。
需求的价值、质量和流转效率,不仅决定了项目的节奏,更影响着最终的交付成效。在无数次的评审、沟通和返工中,需求的重要性被一次次印证,而如何将需求从无形的愿景变成扎实落地的功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智能座舱集成了仪表(DIM)、抬头显示屏(HUD)、中控大屏(CSD),高端车型甚至拥有副驾屏(PSD)和后排娱乐屏(RSD)。这不仅是“多屏互动”,更是多方利益交织的结果——驾驶员要便捷,乘客要舒适,监管机构强调安全,而市场又不断推陈出新。再加上AI、物联网和5G等前沿技术的持续加码,让智能座舱成为一个技术密集、需求纷繁的复杂系统。每一条需求背后,都是一场在多方平衡中的艰难取舍。
面对如此多元的需求来源,定义出一份“所有人都满意”的需求清单是不可能的任务。这就像剥洋葱——一层层揭开后,总有新的细节浮现。产研团队不仅需要从驾驶员、用户体验、法规、市场等多重渠道筛选有效需求,还要在优先级排序中寻找平衡点,甚至妥善处理冲突需求。每一项功能、每一个交互都可能牵动整个系统。而如何确保需求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不偏离原始目标,是需求管理中的核心难题。
智能座舱往往是机电软硬多学科一体化的系统。比如一个简单的语音操控导航功能,背后需要语音识别、导航、屏幕麦克风集成、数据安全等团队的合力。即便在同一领域,复杂系统的开发往往从系统级逐层分解到具体代码单元,每个组件的实现都涉及大量分工与协作。跨部门沟通不畅,需求理解偏差,都会成为需求落地的“拦路虎”,一旦缺乏有效的需求流转机制,就可能造成效率低下甚至项目延误。
面对上述需求管理的痛点与难点,我们根据产研团队的现状,借鉴了业界的优秀实践,研究出了一套需求管理方案,力求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需求的有序流转与高效交付。
在多车型、多领域交叉并行的环境下,需求往往碎片化,难以统筹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需求管理划分为两层空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空间形成了完整的需求池,能够全量跟踪需求范围和进度,避免遗漏。领域空间确保需求在具体实现层面集中管理,避免需求在不同空间分散,利于统一排期和资源管理,有效地打通了需求的上下游链路,实现了从全局到局部、从战略到执行的统一视角。
需求的实现往往是一个从概念到交付的逐步细化过程,为此,我们设计了四种需求类型,覆盖需求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保需求贯穿全链路:
需求链路管理的核心在于双向追溯机制:
这种机制确保了需求在不同阶段都有明确的“载体”和“路径”,实现了需求的端到端可追溯性,确保每个环节有迹可循,避免悬空或者脱节。
两层空间、四种类型,完成了需求内容的承载与记录,但如何将需求导入研发,直至上线,这里需要的就是动态的“状态”管理。虽然需求从分析、到设计、到研发、到测试、到验证,有众多角色的参与、有各种专业任务的配合,但我们只围绕需求的核心价值流进行状态管理,聚焦以下关键节点:
这种动态闭环机制的特点在于,它将需求状态与价值流紧密绑定,减少了冗余复杂的状态管理,从而确保需求在各阶段能够有序推进。同时,需求状态的变更对相关方完全透明,项目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需求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与版本周期的同步管理,确保了需求能够灵活应对变更,支持敏捷开发和持续交付的目标。
需求管理方案的落地,使我们在需求追踪、协同效率和交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体内容不便展开)。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思考的方向。
需求管理不仅仅是对需求内容的管理,更是一套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方式。需求的本质涉及的不只是需求本身的文字描述和功能细节,而涵盖了围绕需求展开的: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需求的层层拆解和全链路追踪。但需求真正的闭环不仅止步于需求,更应延伸至测试用例和缺陷管理。理想状态下,每个需求的验证和测试用例都能够与对应的需求一一关联,缺陷与测试用例紧密绑定,从而形成清晰的“需求-测试-缺陷”矩阵。这种方式将使需求验证更加直观透明,缺陷的修复能够直接追溯到原始需求,确保需求的每一个实现环节都能闭环反馈,减少遗漏或盲区。
虽然在咨询公司工作多年,但我始终相信“方法论是工具,而非目的”。回顾这一套需求管理方案的设计,我们并非完全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方法论,而是从各类敏捷和研发管理体系中汲取精华,将其融合成适合自身团队的需求管理模式。如果偏要讨论理论依据,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有意无意地整合了以下实践:
没有银弹,适合团队自身的,就是最好的实践。
本文由 @刘迪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