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学时期就开始关注和学习金融相关内容,加上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这些年来除了从各种财经类的书籍中学习了不少投资方面的知识,自己也动手实践,这一算下来,也有二十年了。
从事的工作和投资、金融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一点财务知识都涉及不到,所以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对于投资的理解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以我十几二十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总大概总结了下面这几个典型特征。
1、认为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对于不少人来说,手上有一点积蓄和闲钱之后,就开始关注投资的事情。现在钱放在银行里完全不能抵抗通胀,短期利率不到 1% 了,前些年可能还好一些,现在大家不得不更多地关注投资方面的事情了。
核心诉求其实就是保持资产的增值,所以压根没关注过会亏损的情况,有些不太懂的,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买了各种理财产品,其实除了固收形式的理财产品,不少所谓的基金,都是有亏损风险的,即便有一点收益率,比如 2% 左右,基金是有各种手续费和管理费的,一通操作下来,发现根本没有赚钱,甚至还亏钱。如果你买的是中高风险的,那么出现亏损的概率就会更大。
所以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思想,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是稳赚不赔的。当然,这里说的大多数是金融投资,如果是实体投资,买个房子,买个商铺,投资个店等等,涉及到的内容就更多了。就不一一展开说了,对于普通上班族的投资,其实金融类的投资相对还简单点。
2、认为投资就是买股票买基金
即便理财聚焦在金融领域,很多人也会有不少误解,认为就是买股票和基金。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基础知识需要花点时间去学习一下。现在的理财产品多如牛毛,又参差不齐。
即便像支付宝和腾讯理财通这种全民性质的 App 里面,也有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可以选择。更不要说有些专门的理财平台来,很多人一打开看,直接麻了。况且很多首页上会有很多的诱导性产品在那放着,不太了解的人很容易踩坑。
当你深入了解理财的内容后,就会发现即便只说 「基金」 一个品类,就有几百上千种可供选择,前些年还有不少私募基金可以随便买,那种风险更大,不少最后直接跑路的。
而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比较省心的可能是宽基指数基金和债券。虽然像去年 9-10 月份大 A 风风火火的牛市,想必身边很多人都在讨论股票,动不动一天涨个 20%,但是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基本的金融知识储备,想在这个市场里博一点盈利是非常难的。几十年的老韭菜都在里面,职业的操盘手和基金经理都在里面,凭啥你一个新手就能赚到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那不是给该赚的钱,你的核心目标是保持增值抗通胀的话,买一些低风险的更加省心和靠谱,不会动不动睡不着觉。
3、认为投资是干一票就走
即便很多老股民都劝一般人不要炒股,但是我们大 A 里面数以亿计的散户股民独步全球。并且每年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新人重新来。
我见识过,真的很多人连券商是什么都没有概念,就重来开始买股票了。因为经不住身边的人每天 20%、10% 的赚钱诱惑,你身边的人可能没告诉你,也有每天-20% 的时候。但是人的认知总会有偏差的,总认为自己可以做那个 5% 赚钱的人。
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干一票就走,涨个 20% 就跑路。当进来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涨了 20%,还想着 30%,甚至更高,梦想着这将是以后的人生常态,直到一次大跌彻底套牢,变成美其名曰长期投资者。这就是人性的贪婪,很少有人能战胜人性。所以我在很早之前的文章中就说过,在股市里,你的人性暴露无遗,你也将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坚持原则遵守既定纪律的人,还是一个随大流的普通人。
要克服人性的很多劣根性,太难了。
投资最难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和时间为伴,你得一直干投资这个事情,甚至一直到你退休以后,这个周至少是以 10 年-50 年不等。那些干一票就走的,在市场里容易踩坑,走了之后他不可能显得住,还会去找新的投资机会,比如买个房,投资实体店,入股个什么的项目等等,还是在干投资的事情。所以说,投资得是个长期而艰难的事情,就是这个原因。
4、认为投资是专业人士才能干的事
前面说了,即便对于普通人来说,手上的闲钱,乃至于以后退休了拿的退休金,你都还得研究和学习投资方面的事情,投资其实是个多数人都得去学,并且亲身实践的事情,并不是个只有金融领域的人才能干的事情。
除非你的钱全部存银行,话说回来,其实这也是个投资的方式。很多人年纪大了之后没有一点投资方面的知识积累,聪聪慢慢上马开始搞投资,大概率都是会亏钱的,本来想赚点钱,结构亏损或者套牢,你说糟不糟心。
很多人认为投资实体会更加靠谱,毕竟和自己身边的人能有个商量,看得见摸得着。其实我倒认为恰恰相反,实体投资涉及的知识储备更多,而且要去和人打交道,外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有靠谱的,当然也有很多不靠谱的人,你怎么去甄别?又是一套需要长期学习的哲学。想比较而言,金融投资基本上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你只需要了解他的运行规律,有一点基础知识,就可以自行去研究了,数据不会骗人,而且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很多人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人,研究最难的实体经济运行,而不愿意花很少的时间去研究金融基础知识,我认为是本末倒置。那些看上去好像自己了解的领域,其实都是被假象蒙蔽。有过实体投资经历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认知偏差是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短暂的集中学习去消除这种偏差,这可比识人看事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