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微信好像腾出手来,在公众号上倾注了比较多的资源,所以更新非常频繁,经常看到过个十天半个月就会有新的改动。
可能是大家都在注意到小红书优质内容的威力了。
小红书的笔记功能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没怎么火,直到近两年开始突然火了,在很多搜索引擎已经被广告和垃圾内容霸占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小红书这种优质内容,反而成了大家的生活搜索引擎。
生活上遇到什么事,主要去上面搜索,基本上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这也让小红书从一个大家认为发布穿搭内容的平台演变成了一个优质内容平台。加上小红书从图文,逐渐过渡到视频,配套的还有电商,文字生成图片等。说实话,发小红书真的没有心理包袱,非常丝滑,根本不需要什么心理建设。
而在大家已经不发朋友圈的情况下,作为微信生态中主要的内容载体,公众号这个老酒瓶自然就拿出来改造改造,很显然,公众号在易用性和发布体验上,和小红书有着天壤之别。要知道,之前公众号一直是在电脑网页端登录后台发布,在微信上阅读,这种分离的模式一直到 「订阅号」app 发布后才改变,但是为了发布公众号还要单独安装一个 App,说实话,很多人从一开始从心理上就放弃了发公众号了。试想一下,你要发小红书笔记,你得先下载个类似 「小红书发布」 这样的 App,估计立马劝退了 80% 的人。小红书之所以能如此丝滑,主要是他发布和浏览完全在一个 App 中就能方便地完成,甚至首页最中间的位置给了快速发布功能,并且用了一个大大的红色+按钮,生怕你找不到发布按钮在哪。
而相比较而言,公众号不可能做到如此醒目又丝滑的快速发布,微信最中间的位置不太可设置一个大大的 + 号按钮快速发布公众号。
所以,公众号虽然更新非常频繁,试图挽回颓势,但是真的不太可能达到抖音和小红书的那种水平,毕竟微信的基础功能依然是社交,其他的功能都是能放在第二线。
我看到不少写公众号的人奔走相告,甚至很多年不写的公众号也重新拿出来更新,认为公众号第二春又来了,我不以为然。
这是最基本的判断,公众号也不太可能独立成一个 App,所以不要再寄希望他会成为另一个小红书。公众号的量级已经在几年前到顶,阅读量和打开率一直在下降,我想官方的人,看到这些数据是比较揪心的。而公众号的形式也决定了内容质量普遍不高,流量分发机制不管怎么调整,都不如给个一级入口来的实在。哪怕一个基于 web 的入口也行,但目前这些涉及根本的东西,看不到有改变的可能,所以公众号即便修修补补,也改变不了什么,除非来一场大手术。
上文:用微信直接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