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早些年的一人企业相关的书,其实这个概念很多年前就有,主要集中在 IT 领域,只不过这两年国内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很多人被迫开启了自己的 「一人企业」 模式。
但是我要奉劝各位的是,不要陷入 「一人企业」 的夺命自洽中,有一段时间,我基本上处于职业真空期,老项目结束,新项目还没开始,算是非常轻松的时候了,只有几个小事情,基本上在家办公,通过线上、电话等就能解决。
尽管我每天早起,忙自己生活上的各种事情,健身、写作、读书、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每天安排的非常满,让自己也非常充实,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依然会陷入无力的虚无感之中。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感觉,一天下来,说不了几句话,感觉人的说话能力都在退化,即便安排很多事情,有时候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并没有感觉效率的直线下降,之前做一件同样的事情可能一个小时就能搞定,到后来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
有些人可能一听 「一人企业」 这样的乌托邦式的职业模式,非常令人向往,只要构建起自己的商业模式,有稳定的收入,就能开启这样的模式。因为太酷了,太能满足很多人的向往了。
但是现实往往并不是这样,一人企业其实说的并不是真的一人,我理解的应该是小微团队,比如两三个人,有的全职有的兼职。因为人是群居生物,需要社交,即便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另外,这样的工作模式,人是舒服了,状态也更松弛了,没有以前在企业中的各种条条框框,打卡作伴汇报 PPT 更是通通扔进垃圾桶。然而,我们可能忽略人性本能的强大力量。
人性生儿懒惰,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之后,意味着效率直线下降,做事情可能也不会考虑那么全面了,因为人的思想开始松懈,这样出来的成品,质量就高不了。
同样的,长期在这种状态下,你需要足够的自驱力,这同样是反人性的。如果你是居家办公,那么更是灾难,一会上个厕所,一会沙发上坐一会,一会弄个这个那个事,那么,对于工作来说,兼职是灾难。
因为在家里,意味着大脑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这种模式下,其实很那做好很多反人性的工作,而工做本身是要求我们做一些反人性的东西的,比如你得坐在桌子或者电脑前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情,无论你是阅读材料,还是动手制作一个什么东西,都是如此。
所以,如果真的决定做一人企业这样的模式,你也不要在家里,走出去,感受外面的阳光和风,感受人群的熙攘,时刻提醒自己,你是生活在人群中。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个行业,最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得有人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现在我大概能理解,之前一个热门的专栏作家,一个人完全可以自己养活,但他还是开了一个小工作,组建了一个小团队。但是商业模式依然还是围绕他的写作展开。
因为一个人工作太难了,长期一个人工作更难,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推荐:事关每个买房人
上文:生命不息,折腾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