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掠过山林时,木荷的花便醒了,又是观赏木荷花的季节。木荷的白色小花簇生于枝顶,嫩黄的花蕊从花心漫出,风过时抖落几缕清芬。木荷是山茶科常绿乔木,因花似荷花得名,又称 “荷木”。木荷除了花美具有观赏性,更有 “森林卫士” 之称。它叶片含水率超 40%,不易燃烧,是南方林区重要的防火树种。在苗乡,它象征 “和睦”,常作为定情信物载体。
“木兮荷兮,无忧而立。六月初绽,花比玉兰。默而望之,羡其纯白。下而思之,静待归鸟。我本尘土,你非木荷。痒亦受之,时岁解之。不得木荷,愿做玉兰。” ——《木荷》作者不详
学名:Schima superba Gardner & Champ.
科属:山茶科(Theaceae)木荷属(Schima)
别名:荷木、木艾树、何树、柯树、木和、回树、木荷柴、横柴。古称“木禾”(源自《山海经》)。
古籍记载:《山海经》称其为“木禾”,《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为“何树”。
常见品种:西南木荷、银木荷、大苞木荷等,全球木荷属约30种,中国分布21种。
树体:
叶片:
花与果:
地理分布:中国南方为主,包括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江苏、四川、云南等地,海拔150-1500米的山区。
生境偏好:
经济价值:
优质用材:木质坚硬致密,纹理均匀,少开裂,易加工。用途包括:
精油开发:木荷花含有芳香物质,可通过蒸馏等方法提取精油,用于香料工业或日化产品(如香水、香皂、空气清新剂)的调香原料,具有潜在的市场开发价值。
生态防护:
药用价值(外用):
象征内涵:
历史记载:
《山海经·海内西经》称昆仑山“木禾”为神木,描述其“长五寻,大五围”;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赞其“材中栋梁,益於民大矣”。
武平木荷王护村传说(福建):
在福建武平县十方镇和平村有棵超 500 年的 “木荷王”,被奉为“佰公”。传说隔壁村小伙在树下祈求佰公保佑砍柴顺利,斧子坏了后小伙称佰公不灵并扔下斧子。傍晚一铁匠捡回斧子修好,当晚却肚子疼,便将斧子送回树下。第二天小伙发现斧子已被修好,觉得古树神奇。此外,还有传说外村人到村里买小猪若不到古树下上香,小猪买回后养不大;5 岁以下身体弱或爱哭爱闹的男丁,家人会带其到树下系红绳、起和树相关的小名,希望孩子沾古树福气,平安长寿。
苗乡睦邻传说(湖南):
在城步边陲苗乡,有两个相邻村落为一片荷木林纷争甚至棍棒相向,结果山上的荷木林瞬间枯萎。村民们幡然醒悟,摒弃前嫌重新修好后,荷木林又一夜之间 “死” 而复生。从此,苗乡把荷木奉为象征 “和睦”“健康” 的吉祥树种,当地男孩会用荷木做的精美木梳作为定情之物送给心仪女孩,传达 “夫妻结发” 之意。。
青荷仙子救村神话: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青荷的仙子,她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法力将木荷种子撒向大地,并用仙露滋润,使木荷种子长成茂密的木荷林。她常在林中翩翩起舞。有一天村子遭遇大火,木荷林在烈火中屹立不倒,火势在其前止步并熄灭,木荷林显得更加郁郁葱葱。村民们认为是青荷仙子的神力庇佑,“烧不死的木荷林” 成为村子里的传说。
果实玩具:蒴果坚硬,可制作陀螺等传统玩具。
赏花胜地:江苏光福官山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6月花期如雪,清香浮动,为江南初夏胜景。
康养价值:花香可提炼香精油,具舒缓身心之效。
毒性提示:木荷茎皮、根皮及寄生木耳均有毒,接触可能引发红肿瘙痒,不可内服。更多细节可查阅地方林业文献或植物图谱数据库。
/
最后更新: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