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处处涨姿势!从电影海报中学字体设计(三)

    南辰发表于 2015-08-26 00:19:28
    love 0

    每部电影都蕴含了制作者的大量心血,从编剧到导演,从道具到服装,当然海报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解读一下那些以字体为主的海报。
    按照英文字体风格海报、中文字体风格海报和站酷字体风格海报的顺序和大家一一分享,每个类型列举了20张电影海报,和小编的评价,总共60张,本文为第二部分(21~40),大家慢慢看,细心体会。其余海报请见:

    《处处涨姿势!从电影海报中学字体设计(一)》

    《处处涨姿势!从电影海报中学字体设计(二)》

    站酷字体风格

    不知从何时起,「站酷味」这样的说法在设计圈子普及起来,倒也不是说字体设计的不美,只是造字手法过于流程,缺乏情感,这样的电影海报也是乏善可陈,不胜枚举,这个我们权当反面教材,给大家提醒而已。

    41、畫皮 (2008)

    电影海报的设计师估计来自县城,字体处理的毫无节奏,可以说是太过水了。

     

    42、一步之遥 (2014)

    能看出海报的确很用心的在设计了,不过这样的用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配上烂大街的某正字体,这电影估计也是要烂大街了。

     

    43、疯狂72小时 (2014)

    电影就不说了,海报字体基于字库也很常见,问题是设计师真的认为这是一部儿童片么?一大波笨观众来袭吧。

     

    44、白日焰火 (2014)

    电影可以获奖,但那毫不沾边的字体硬生生的摆在那里就是设计师的不对了,设计字体的人如果连电影讲的什么都不知道的话,这不就是文不对题乱弹琴么。

     

    45、催眠大师 (2014)

    电影的评价很高,期初字体也是给小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的,不过字体的硬伤足以说明用心程度还是不够,结构结构还是结构,残缺的风格如果不能延续,就是不协调了。

     

    46、前任攻略 (2014)

    上世纪70、80年代港片的手法,大到没边的字体与人物组合在一起,看似活泼,实际上很村,杀马特,主体风格已经飞得很远了。

     

    47、等风来 (2013)

    懒是设计师的毛病,直接用字库就算了,中英文都没修整,一点都没有。

    48、私人订制 (2013)

    已经无力吐了,可能注意力都在电影上了,字体设计的已经很随意了,不过回过头想想,进电影院前了解一部电影的重要一环还是预告片+海报吧,毕竟口碑这东西是很主观的。

     

    49、即日启程 (2008)

    标准站酷风,没什么可说的了。

     

    50、李米的猜想 (2008)

    比等风来的设计师要好些,至少改了改,不过也就是实习生的水平罢了。

     

    51、十全九美 (2008)

    毫无关系的、其丑无比的,看着这样的海报,谁还想去看电影?

     

    52、跟踪孔令学 (2011)

    标准站酷风2,没什么可说的了。

     

    53、决战刹马镇 (2010)

    很用心的设计,但劲使错了方向,那英文字体的风格套中文,逻辑不对不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真的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54、绝命岛 (2010)

    标准站酷风3,没什么可说的了。

     

    55、心花路放 (2014)

    标准站酷风4。

     

    56、全民目击 (2013)

    标准站酷风5。

     

    57、盲探 (2013)

    很个性的字体,但是选错了电影。

     

    58、一路惊喜 (2015)

    标准站酷风6。

     

    59、人间·小团圆 香港仔 (2014)

    乍看起来字体还是很不同的,但是如果说电影有什么关联的话,一点也没有,而且字体的风格不统一,结构有问题,明显飞机稿当正稿用了。

     

    60、北京遇上西雅图 (2013)

    最懒站酷风,设计师真的是实习的。

    来源:壹手设计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