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在市场经济和外出务工潮的冲击下,中国西南地区农村的大多数青壮年,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给乡村的是:文化传承因丧失主体日渐凋敝;亲情关系因疏于联络日渐破碎;家长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最重要时机,家庭教育系统缺失;土地被荒芜更被工业化农药化肥侵蚀,产出日益凉薄。这不仅削弱着村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也让乡村失去活力没有了生机。
在贵州省黎平县,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侗族村寨,她没有因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地坪花桥”而闻名,也没有因“中国第一侗寨”雄壮辉煌的鼓楼群而扬名。但是,她却以歌声悠扬婉转、清脆悦耳的侗族大歌为周边侗寨所熟知。贵州黎平县铜关村是侗族大歌发源地之一,由于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这里哪怕是耄耋之年的老妇老汉,也能唱出动人的情歌。尽管有着美好的历史与文化,但铜关村也正面临着同样的乡村现状。
2011年起,腾讯基金会计划在贵州省黎平县盖一座以“侗族大歌”命名的生态博物馆,这也是全国第一座侗族大歌馆。此生态博物馆有别于一般的博物馆,它不仅拥有宏伟庄严的外观和满满的展品,也将保护对象扩大至文化遗产,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方式,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真正主人,鼓励他们以民主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文化,并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自己的文化创造社区发展的机会。
鉴于此契机,我们需要设计一套专属于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品牌视觉形象及导视识别系统。希望通过品牌形象的建立和设计,可以更好地传播“乡村自然文化,恢复文化保育”的理念,让更多人关注和熟知。
二、前期考察及品牌定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侗族当地的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文化,在项目前期,我们亲自到贵州黎平进行了考察,走访了当地村民,在和村民接触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当地很多传说和村里的习俗,考察整个博物馆的导视位置,并测量尺寸,也收集了不少可用的侗族元素,这也为后续整个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标志设计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色彩恬静而又娴雅的刺绣品,有古老而宏大的侗族大歌,有当地特有的吉祥图腾太阳图形…… 在前期的设计尝试中,我们发现单一的图形表现形式显得较单薄,很难将侗族丰富的文化特性表现得更加到位。经过几轮设计尝试后,我们希望可以提取更多丰富的元素,通过多元的元素组合进行设计。当然,一切元素的选择,始终要围绕着“自然,因地制宜,因文化制宜”设计思路,从侗民的衣、食、住、行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设计。
标志设计完成以后,我们发现四四方方,毫无质感的标志图形,与我们之前所定义的“自然,因地制宜,因文化制宜”的设计思路还不够贴合,为了让标志的视觉呈现更加有质感,我们决定丢弃冷冰冰的电脑处理方式,采用手绘的方式,希望增加一些淳朴自然的视觉感受,最后我们所呈现出来的博物馆标志及后续的图形延展,均使用了此处理方式。
为了更好地体现侗族的文化和人文环境,根据标志的设计风格,也延伸出一套辅助图标,丰富了建筑,布艺,大歌和饮食的文化,后续也将这套图标运用到导视系统上,希望能为侗族博物馆增添更多设计上的可能性。
四、字体设计
五、导视系统设计
导视系统的设计,涵盖了人们置身环境中所能感受到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受。而这部分的设计,终究是要落地实现的。必须注重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可识别性。考虑到博物馆建筑整体为原木材料,我们希望尽量就地取材,不添加多余的材质,选择更加贴近自然的材质,且能充分与当地的建筑结构风格融合,始终追随人与自然的融合。
1.地图视觉化
2.十九栋建筑图标设计
3. 馆内立柱及吊牌导视
4.十九栋建筑介绍牌及施工团队介绍牌
5.村寨介绍牌
6.禁止及提醒类图标
7.实施效果
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设计与实施分隔两地,与供应商的沟通也是这次体会较深的,当地的供应商资源及能力有限,有些工艺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要求,甚至无法很好地还原我们的设计。中途需要多方的配合,通过大量的沟通进行协调。即使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如意,但这已经是经过多次沟通后的最好呈现。
六、物料应用
七、品牌视频—标志图形动画演示
为了更好地配合侗族博物馆品牌视觉的发布,我们也制作了一段关于16个辅助图形的动画演示,希望能够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标志图形的来源。
八、项目成员
原文:腾讯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