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7 日晚,天津大悦城商场内,两名幼童从商场四楼坠至负一层,当场死亡。
两名幼童为兄妹俩,事发时由于家长抱起孩子向下探望,一时间没有抱稳导致孩子跌出,家长试图抓住失败而致幼童跌落死亡。
时间发生后,网上便引起了讨论,知名演员姚晨也发微博,建议商场加装防护网,并提到:虽说不那么美观,也比出人命强啊。此话一出,引起了网友的一众炮轰,姚晨的这句话也代表了所谓「身为父母」的公知们的「道德谴责」。
且不说父母还是商场的责任,正如「公知们」所言,商场确实需要继续加强防护措施,如果加上防护措施会怎么样呢?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临空高度在 24 米以下时,栏杆高度不能低于 1.05 米,在 24 米以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1 米。
按照国家规定,该商场四层的栏杆高度在 1.1 米以上应该是完全符合标准,而据当地媒体现场实地测量结果显示,该商场的栏杆高度在 1.3 米左右,基本上 10 岁以下不具备危险辨别能力的儿童不会超过这个高度,那么如果发生安全事件,就是如上述提到的「家长怀抱儿童向下探望」之类的情况,在国家相关条例面前,商场并无违反。
为了防止类似坠落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许多商场和地方相关部门会建议在公共高空区域安装防护网之类的保护设施,在中国,也有许多商场在扶梯两侧、商场天井出加装了防护网,但是就商场设计而言,这种方式严重影响美观,类似大悦城这样城市主流大型购物中心,在设计方面会考虑整体美观程度,所以一般不会假装防护网之类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栏杆的高度,比如上述天津大悦城的做法,将 1.1 米的标准高度提高至 1.3 米。
如果,商场加装防护网,会是怎样的效果?
如果将大型豪华商场的天井部分都加装防护网,且应该是每层加装,美观效果不仅会大打折扣,对于商场的整体设计都会有致命破坏。
加上防护网后的商场,像是在一个满是网格的「监狱」中,整体购物体验将会大打折扣。
如果不加防护网,或者修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现有的 1.1 米改为 1.5 米、1.6 米、2 米……那么应该改为多少米合适呢,加到 2 米,恐怕还会有人攀爬上去向下探望,这么一来,全封闭应该是最有效的,那么试想,将商场所有栏杆做成全封闭会是怎样?
除了不美观,也不利于空气流通,在本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再加装封闭空间,会防止坠落,然而发生类似火灾之类的意外情况,安全隐患就大大提高。
当然,如果上述的情况你觉得有任何一种可采取,恰逢两会,不妨去提个案呀,看看站在国家层面会如何考量。
如果你是一个长期待在国外或者曾到国外旅游的人,应该很熟悉商场的结构,每个国家的架构都有不同,类似大悦城这样典型的中国商场结构多存在于面积较小或者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比如非常著名的迪拜最奢华购物中心之一的瓦菲城。
东京中城
两家皆为世界上颇知名的购物中心,且并未设置类似防护网等防护措施,而在欧洲等国家,更加崇尚购物村,即非高层建筑的购物中心,比如英国牛津郡最为著名的比斯特购物村。
这种购物形式将消费与休闲入为一体,中国二线城市的步行街与其较为相似,当然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也很小,但是在类似北京、天津这样高密度的大型城市显然并不现实。
当然,在大悦城这样的购物中心,国家并未强制安装防护网等设施,商场也有权利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合理设计,至于电梯处、栏杆处等危险地方,商场可以加装安全提示牌,不过对于自身本就不遵守道德规范的父母来说,可能也是无济于事。
在美国,父母疏于防范导致儿童死亡者被视为犯法,并将剥夺其监护人身份,并判处刑事处罚。如果父母监管不力为犯罪行为,而事发后要求第三方负担责任,就相当于偷车贼偷了车,却斥责车主买了车,那么不生产车岂不解决问题?
「父母们」永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所有事件的发生皆为安全隐患问题,「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希望孩子出事」?然而从未反思过,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然而做父母居然不考试不学习,何其悲哀。
如果商场不想背锅,尽量做到所有安全设施都及时检查、考虑周全;然后身为父母者,也需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合格。
图片来源:王朝集团、PEAR MEDIA MANAGEMENT LIMITED、lotte world mall、扬子晚报网、土木在线
Note: There is a poll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e sit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ost's p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