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第 26 届 IOD 国际设计大会于 3 月 8 日完满落幕。
IOD(全称:Ideas on Design)国际设计大会,由国际级设计大师 Ken Cato (曹图健)及 50 位国际设计界领军人物组成的顾问组共同开发而成。前身为 1991 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立的 agIdeas 大会,是世界上历史最长,最受业界尊重和认可的设计交流大会。这是 IOD 大会第一次走出澳洲,来到中国。
在过去的三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大师为我们带来了颠覆性思考,拓展了认知边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他们的观点在此发生碰撞,擦出火花。精彩的演讲吸引来五湖四海的观众,现场座无虚席。
嘉宾合照
全场座无虚席
三天来的演讲包含了众多领域,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纺织设计、视觉设计等等都得到了精彩的展现。有「跨界·连接·创新」大会演讲,「探索☓设计力」主题演讲,「激发☓城市力」主题演讲及两场商业设计论坛,给参会者带来创意创新的思想洗礼,更有国际设计之夜引曝关注。
第一天的「跨界·连接·创新」大会演讲,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等领导出席大会,并向大会致辞。现场 10 位主讲嘉宾——Dick Powell、Stanley Wong、柳冠中、Fanette Mellier、Jim Doyle、Studio Roosegaarde、汤重熹、王敏、Reiko Sudo、Philip Millar 的精彩演讲让参会者大开眼界。详情点击设计连接世界,IOD 大会献上设计盛宴!
Stanley Wong 分享隐藏在红蓝白编织布里的六十年代香港
王敏分享对未来设计的展望
Fanette Mellier 展现对平面设计的跨界探索
Reiko Sudo 分享未来与传统影响下的纺织
Lidi Brouwer用美呼吁人们关注生态
Philip Millar分享特效创作经验
5 位主讲嘉宾的精彩演讲带领观众一起探索设计的边界与价值。穿梭于科技、商业、未来中,让观众领略设计跨界的无穷魅力。
Dan Formosa:畅想设计未来的六个预言
Stelarc: 用行为艺术探索机器替代人类的可能
Stefan Pannenbecker:做一位探索家和开拓者
Manfred Wang:设计是新的诠释,我用绿色感染设计
Ken Cato 思维指导让产品传递趣味
3 月 7 日,5 场演讲发掘城市创意基因,和参会者探索科技的未来的城市产品、视觉、建筑等等。
Gianni Giuffrida:从汽车跨界到建筑,秉承优雅与纯净
Christopher Boots:以工匠精神雕塑艺术的梦想
Mario Cucinella 创意和同理并存,才是最自然的建筑
Clement Vauchez:随机、重构与变奏让设计独具魅力
10 位主讲嘉宾就商业进行深入探讨,为参会者指点迷津。商业论坛贯穿 3 月 8 日整天,给铝型材、内衣等支持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商业的可能。
Dick 演讲设计驱动商业创新
Jim Doyle提出目标明确的水景设计
柳冠中解剖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汤重熹分享设计研究心得
由童慧明教授主持,6 位嘉宾的深入探讨,两个话题,聚焦设计的服务与体验,解读用户使用中的问题。
3 月 7 日的国际设计之夜现场,国际大师在佛山特色陶泥板上留下自己的手印,并同步启动 Newstar 国际设计奖。Newstar 是 IOD 国际设计大会专门针对有潜力的设计人才所设立的评选大奖,优秀奖将可获得国际顶级工作室实习的机会。
同时,海尔集团、大业设计、蚂蚁雄兵三方签署战略协议,将在佛山打造「全球设计师用品平台」,共同打造设计师产品的设计、孵化及市场化。
德稻集团与时代地产也在活动现场签署战略协议,将产业与知识资本有效融合,打通「产城融合发展」新途径。
除此之外,此次大会也得到了参会者的高度赞扬,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各界媒体竞相报道。
更多的大会的精彩内容分享,欢迎关注蚂蚁雄兵(微信号:wx91ant)的微信!
Note: There is a poll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e sit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ost's p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