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UI与UX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可乐橙 作者Andrew花了20个小时研究3个按钮,不仅明白了UI与UX有何区别,也深入的感受做调研如何着手才会更明确。
首先讲一讲背景。这是在我们周会上发生的事情:
“Andrew,我们做了几个很厉害的新功能,测试一下吧。”
“好的,当然。”
“嘿,你甚至会忍不住写篇文章来介绍的!”
“呃……”
只有一个问题……
当我被要求测试一项功能,通常意思是让我发起一场可用性测试,这就包括寻找参与者、准备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并且通过Skype访谈来执行(执行问题,不是处决参与者)。【译者注:这是作者的一个玩笑,“执行”与“处决”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
于是我去看了我们的网站,自己先研究了这个新功能,基于它想象各种相关联的任务。我花了11秒尝试了所有可能性。我甚至尝试反复来回点选,就好像我在一边和我妈通电话一样,这样花了30秒。然后我妈真的打电话来了,我又试了一次,花了20秒。
我所讲的功能,是图中右上角的3个按钮。3种视图模式的切换。
通常我的Skype访谈会持续30分钟:其中80%是任务,20%是简短的谈话和我的蹩脚笑话。如果任务只有30秒,我就得讲29分钟的笑话。我才不会那么做,有2个原因:
于是,我现在有的只是3个按钮,只能通过一个问题来检验。
此时我的剧本大概是这样:
我还需要更多信息。于是我继续深入。在某种模式下我发现了第4个按钮。
到目前为止,这个访谈仍然非常简短,然而按钮就只有这些。我就只是这么坐着,在3种模式间来回乱点,思考人生、存在、还有精神崩溃。然后我忽然间深受触动。
在此之前我只是在思考UI,那只是界面。确切的说,是思考这些按钮和它们的功能——在3种视图中切换。
现在我开始考虑UX了,或者说体验。脑海中涌现出大量的问题。文字标签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人们吗?它对人们查找图标的方式有影响吗?它会影响整体体验吗?我很想知道!
这些抽象的问题非常棒,但我不能直接这么问参与者:“嘿,你觉得文字标签有用吗?”因为人们的答案和实际行为之间有巨大差距。我不得不找到具体的任务来检验人们的实际行为。
怎么办?我就设身处地,开始搜索不同的图标。我搜索了汽车图标、猫、狗、常用的图标、不常用的图标。我切换不同的视图,一遍又一遍搜索。
当然,搜索不同内容,得到结果也不同。但关键在于,我的关注点不一样。如果我寻找猫,我有明确的预期。但是如果我搜索“新闻”或“音乐”,我的预期就模糊得多。
虽然不同的搜索预期有影响,那不同的视图模式呢?
这个简单的问题充满了我的30分钟调研。
我让参与者在纯图标模式下搜索“猫”,然后指出任何离谱的搜索结果。
然后我让另一位参与者搜索同样的“猫”图标,但是用图标 文字标签模式,并指出离谱的搜索结果。
好吧,我们换个更好的例子。假设你搜索线条图标:
有了文字标签,参与者就不会再觉得“命令行”是不相干的图标。但这只是诸多影响之一。
我想证明的是,不同人对搜索结果的关联性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明白了他们的预期有什么差别。我也会尽可能求证标签是否会影响预期。
到此为止,我的调研剧本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我仍然感觉不确定,邀请我同事来作为参与者,就像真实访谈一样。
结果证明这根本没那么完善。我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
为什么要改成上面这样:
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现在我有了最终的调研剧本,可以对真实用户展开测试了,我照此执行。7名参与者、超过15页笔记、3小时的视频素材,我得把这些资料组织起来。我现在正在撰写相关文档。下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这些调研结果、领悟和尴尬的沉默【译者注,我也正有此意 LOL】。如果你正在阅读本文,却没找到下一篇的链接,有两种可能:
原文地址:hackernoon
译文地址:可乐橙
作者:Andrew
译者:可乐橙
转载请注明:学UI网 » 干货!用20个小时研究3个按钮,整明白UI和UX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