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台灣館參展計畫《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
將於 2023 / 5 / 20 – 11 / 26 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將於今年 5 月 20 日至 11 月 26 日登場。回顧上一屆(2021 年),注目政治分歧與貧富差距持續增長的現況,以「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為題,邀請建築師們一同想像可以共同自在生活的全新空間。台灣館由自然洋行團隊策畫《 台灣郊遊 - 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回應人類文明生活與大自然共處的可能。
今年大會主題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台灣館策畫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脫穎而出,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提出對「未來」的見解:21 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重新留意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由學院出發,教育本身具備的實驗性意義中,策展團隊回到台灣山海之間,在「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產生對話。透過台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克服環境形成的多元建築風貌。
2 月 17 日,台灣館內容首度公開發表,展出作品的一比一試組裝。國美館廖仁義館長、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黃健敏建築師、徐明松教授、劉國滄教授,以及第 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教授、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等人均出席。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東海建築系團隊的參展計畫不但具有文化展示意義,更具教育意義,過程中有許多分享,包含委員與團隊間的對話,都讓最後的成果更具體而準確。
第 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與評審委員吳光庭不約而同指出,1923 年柯比意《邁向(新)建築》出版,中間經歷 80 年代建築在地化的重大改變,到現今 2023 年一百年間,可以看見台灣建築有股力量,能夠在跨六個氣候帶的地形中,展現與氣候、構築方式、地景很有趣的未完成狀態。吳光庭回應:「此次團隊展開的田野調查,所呈現在地知識與智慧,就是傳承力量的來源,想像也在實驗性的素材中獲得啟蒙,青年學生的能力已具國際水準的呈現,更是本次展演的亮點。」
策展人曾瑋總結本次策畫,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紮根台灣教育,從「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除了展現建築的生猛與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隨著這些不確定性不斷演化,也打開重新閱讀台灣建築的機會。
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中,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台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台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台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在策展方式上,本屆策展團隊從學院出發,首度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台灣館展出。
台灣館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乃是前身為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建築。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四個區域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台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台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文字整理|Melody TU
新聞資料及圖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展期|2023 年 5 月 20 日至 11 月 26 日(預展為 5 月 18 日、19 日)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
延伸閱讀
➤ 生命的棲居 | 超出建築 ── 田中央、蔡明亮、聶永真等聯展在 MoCA
➤ 不只是雙年展 |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連結世界
這篇文章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內容首度亮相 |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 ─ 台灣改裝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