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固然珍貴,有限量版次的藝術品同樣迷人。誠品畫廊農曆年後首檔展覽「複態」就以有版次的藝術品為主題,含括版畫、雕塑、陶藝、錄像、3D列印雕塑等媒材,展出顧福生、劉小東、蔡國強、展望、郭旭達、崔廣宇、季大純、盧征遠、吳長蓉、北川宏人(日本)、尚-封瓦・巴爾讓 (Jean-Francois Baltzen,法國)等藝術家的作品近40件,從不同媒材觀之可謂方圓殊趣。
展品當中,創作年代最早的是顧福生 1960 年代所做的銅版蝕刻版畫和單刷版畫。顧福生曾在美國的畫廊做仿古版畫的手工著色,也在博物館製作手工版畫,因而隨手捻來的媒材豐富多樣,同樣是關注於「人」,展現天馬行空的趣味和從不追隨潮流的獨特美學,如:《幼雛》(1963)大膽的粉紅,《第一回夢》(1965)人體和花朵的遐想等,傳達深層的內在世界和對外界的感受。
版畫也是劉小東常見的創作形式,展出《少年凌塵》(2007)、「金城小子版畫系列」(2013)、《藍色自畫像》(2019)到《黑土坑樂章》版畫書(2021),同樣記錄他深入生活現場的瞬時片刻,如:《黑土坑樂章》描繪老家遼寧黑土坑的親人,共18張紙上作品和1張筆墨書寫的詩歌,製作成限量版畫書,經由藝術微噴技術和日本Muse-Touch II素描本,再現劉小東水彩原作的精彩面貌。
蔡國強的代表作之一《不合時宜:舞台二》(2004),創作靈感來自武松打虎的故事,展出9頭與真實尺寸等大的老虎,被利箭攻擊下翻躍扭動身體的痛苦情狀。這次展出蔡國強為《不合時宜:舞台二》所做的草稿:以樹酯製作的9隻老虎,神情姿態栩栩如生。
展望的「隱形」系列(2017)假想人掉入火山熔岩裡產生異變的形象。結合流體力學演算法和自然界的參數,展望將自己的身體掃描後,輸入一套模擬岩漿流動的軟體當中,使其隨機互動演化,再從中挑選部分造型,以3D列印和不鏽鋼材料拓製、拋光、以火槍噴燒出色彩,最後以雕塑呈現變異後的形體。
和版畫一樣,雕塑也是常見的複數藝術類型之一,郭旭達的立體創作,將從日常而來的物件靈感淬礪出極簡的造型;日本藝術家北川宏人則從陶土的極限中挖掘發展的可能性,透過拉長變形的人體表現當代人際關係的冷漠與疏離。錄像創作是20世紀才發展出來的複數藝術類型,這次展出崔廣宇的單頻道錄像《天降甘霖》(1997)和雙頻道錄像《再來一次》(2014),吳長蓉的單頻道錄像《紀錄片II-家興》等,伴隨科技發展不斷精進的攝錄影工具和電腦設備,回應當代社會議題、媒體或視覺文化現象。
無論是傳統複數型態的藝術創作,抑或時興的新媒體藝術,藝術家的創作同樣是對身處的環境議題、人際關係和文化現象予以探索及回應。
文字及圖片提供|誠品畫廊
「複態」
延伸閱讀 | 蔡國強:以西班牙藝術巨擘為繆思 火藥探索繪畫精神
這篇文章 顧福生 、劉小東、蔡國強 等十位藝術家 限量版次「複態」展出中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