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建築師其實是關於「整合」的工作,不只要做設計,還要整合所有人和事。
林柏陽 是台灣長期關注「公眾性」的建築師,經手打造許多公共空間。身為 境衍設計 室內裝修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林柏陽並非留洋的海歸派,而是科班出身,從技職體系到交大研究所,他都是從做中學,先務實、再務虛。他說,所謂「虛」是指理論流派,然而,建築師其實是關於「整合」的工作,不只要做設計,還要整合所有人和事,「建築師需要整理的事情超級多!例如要整合機電技師、結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還有各個顧問群,還要負責和業主應對。如果這些沒有整合好,建築就會變成不完美的作品。」
2011年, 林柏陽 與黃聖軒、何岳璟兩位同學成立境衍設計事務所,至今11年,回首事務所的發展,有幾個重要里程碑,首先是2014年小琉球的「山邑家」,他們放棄鋼筋混凝土結構,將主軸以C型鋼為骨料,在高雄港事先把構建加工完成後,再運送到小琉球組合,克服當地缺工缺料的挑戰,也讓事務所第一件建築作品就入圍 ADA 新銳建築獎,成功被業界看見。
2017年,由修行者委託的「進之宅」,讓他們重新定義了住宅,林柏陽說:「蓋房子不是切豆腐,切成方形就好。我問他,你為什麼要離開山上?為什麼你要來這邊住?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們歷經四年討論辯證後才開始施工,將居住和修行合一,以清水混擬土打造出一個沒有客廳、沒有沙發的空間,極富精神性的空間規劃,也讓「進之宅」獲得第六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首獎。
林柏陽表示,他們想參與設計的建築,大部分具備公眾性,「我們希望空間可以給更多人使用,公眾性越大,就越能討論不一樣的事情,所以我們才會做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築,參與公共空間的討論,這是最好參與的方式。」他強調公眾性,2016年的台中花博遊客中心,就是一例,但他真正開始打造公共空間的契機,和女兒有關。
他回憶:「那時候她念幼兒園,我突然意識到,幼兒園的建築是否有更多可能性?那我來設計幼兒園。」於是在2018年,林柏陽以「新竹市三民國小附設幼兒園」正式跨足公共建築領域。幼兒園在2020年完工,他長期關注美感教育,撇開設計理念不說,建築本身就是美學教育的一環, 「美學教育從小就要開始,絕對不是長大才讓他看這些,只要公共空間一直改善,美學應該就會增加,就像我們的幼兒園幫助孩子們,美學就會改善啊。」
新竹市「那魯灣文化里民集會所」,是林柏陽在2022年落成的作品。設計中結合里民集會的需求,更打破地景的邊界,讓建築有更多不同的使用方法,使得里民、孩子共享上下空間,建立起彼此的關係連結,「我們有想像力,它(建築)就能有意識地演化出不同的狀態。例如,為什麼集會所的斜屋頂,會變成一個溜滑梯的平台?如果它只是斜屋頂,它就只是排水的屋頂構造物,如果把小孩的滑梯、攀岩放進來討論,就可以做連結,其實會變得很有趣。」
透過這樣的創新設計,林柏陽不僅滿足里民的需求,也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充滿樂趣和互動的空間。更證明了,建築不只是功能性的,也能成為社區互動和豐富生活的重要元素。
林柏陽 為人低調,講話溫和,這樣的風格也反映在作品上。綜觀他的建築設計,講究與環境融為一體,「我們能不做設計最好,或者說在環境裡適度介入就好。」不做設計是什麼意思?林柏陽妙喻,「你去爬山時,眼睛看到最舒服最漂亮的地方,是不是前方的綠,或外面的山?可是你腳踩的那座山,也不知道長什麼樣,對吧!」他認為,這和建築是一樣的道理,建築物不一定要多張揚多厲害,「人進去建築之後,他想要感受什麼、看到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事。」經由大量討論,由環境衍生出設計概念,或反過來衍生至環境,進而與環境建立起密切的關聯,這也是事務所名稱「境衍」的由來。
談到建築的創意,他認為釐清站在什麼立基點來討論很重要,「它是站在一根針上跳舞,或是在一個很大的平台跳舞?這完全不一樣。」所謂立基點,他進一步解釋,就是在開始發揮創意、畫設計圖之前,要找到自己的題目,「蓋一個房子不叫題目,而是你蓋這個房子,對它有什麼想法和意圖,這個題目是設計者自己創造出來的,釐清這點很重要,不然創意就會沒有框架,什麼都可以。」因此,他在面對每一個案子,都試圖尋找自己的題目,這也是和同事、業主討論的起點,「是一根針或是一個平台?那條線在哪裡?邏輯是在這一條線上,大家就盡量靠在這條線討論。」
不過,打造公共建築,除了整合各類技師及業主的建議,還要面臨包括居民、里長、議員等各方聲音,「有些是善意提醒,有些提醒過頭,就變成個人喜好。」比如一條欄杆,有人說要粉紅色,有人說要水藍色,然而作為建築師,林柏陽強調,他必須對環境負責,因此不會只聽從個人喜好而下決定,「里長任期過了就不是里長,但我永遠是房子的建築師,只要它有問題,不論是美學上或價值論述上,都跟我有關,我的名字一直都在。」
林柏陽進一步談到常發生於建築師的窘境,他說:「一個案子,科長換過很多次,處長也換過,連首長都換過了,最後到底要聽誰的?」無止盡地修改與變更,讓建築師處於相當辛苦的境地。林柏陽認為,就是因為環境惡劣且複雜,導致年輕建築師不願涉獵其中。
他像是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使命感,涉足公共空間的打造,「我認同公眾性的重要,如果我再不參與,那接下來環境應該會更糟吧。」經過這些年的打磨,林柏陽有感而發:「我後來慢慢覺得,這種事情就是看長遠,校長、里長會換人,孩子們一直都在,社區的人會來,我要思考的是他們的未來。其實建築師不是高高在上,他一定要很有熱情去面對,什麼建議該聽,全部都聽的話,最後建築就是四不像。所以我們要一直努力去奮鬥,就算只是一條欄杆,還是要把設計做好。」
在建築這條漫漫長路,他相信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他說:「我相信只要好好做,就可以一直往前走,奇蹟只是曇花一現,累積比奇蹟更重要。」
當談到在台灣當建築師要具備的條件,他思索片刻後,這樣回答:「要有愛,還要有很多包容,對任何事情要樂觀。因為只有你樂觀,你才有辦法跟這些環境交朋友,可以跟不同顧問好好合作,跟不同的業主好好確認,他們想要討論什麼。如果你悲觀,你可能會遇到非常多的不悅,只能一直往很壞的方向前進。」在悲觀的環境中,懷抱樂觀的心,並看到改變的可能性,就是林柏陽多年來屹立不搖的心法。
撰文|許容榕
提供|臺北文創
* 原標題〈在悲觀的環境,懷抱樂觀的心──林柏陽〉
延伸閱讀
編輯|Melody TU
這篇文章 創造公共空間美學 累積比奇蹟重要 | 建築師林柏陽專訪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