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李雪琴,这次尴尬了

    广告文案发表于 2023-07-14 08:51:40
    love 0

    本文授权转载自广告文案

    ID:adwriter

    作者:二毛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说啥都不好使。

    尴尬有尴尬的做法
    直接化尴尬为idea
     

    ▼

     

     
     01

    东北人说话自带幽默感的语言天赋从哪里来?
     
    关于这个问题,著名东北段子手兼歌手李健在接受杨澜和华少的访谈时,都曾分享过这样一个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角度:
     
    这可能跟东北的季节有关。
     
    因为东北一年四季将近有 6 个月是冬天,早期东北人聚集在一起,没有电视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只能通过讲段子、唠嗑、自娱自乐的方式,来度过这漫长的冬季。
     
    久而久之,讲得多了,也就练出来了。
     
    大众点评邀请李雪琴出镜做品牌大使的这支短片,我一度在想:这个创意诞生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两个东北人坐在一块唠嗑?
     
    唠着唠着唠到「大使」这个词,话锋一转:
     
    ——大众点评请来的品牌大使,是不是说啥都不好使?
     
    ——对啊!这要真好使了,那把咱「大众」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于是,一个李雪琴反向代言、解构品牌大使的创意就这样冒出来了。
    02
    当然,以上是我的瞎猜。
     
    我也没有向幕后 Agency 胜加求证过,但这个创意确实从一个反向的角度,解构了「品牌大使」过往所具有的权威性。
     
    而这种解构之所以在这个创意里合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主角恰好是李雪琴。
     
    如果你有留意,在出演电影和登上诸多综艺节目后,附着在李雪琴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
     
    北大学霸 vs 脱口秀段子手
    土味视频 vs 浪漫诗人
    台上欢腾 vs 生活里孤僻
    自己抑郁 vs 给别人带来快乐
    人间清醒 vs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
    ……
     
    把这些标签放在一起,你能感受到这个人身上所拥有的那种巨大矛盾性。
     
    但奇妙的是,她的才华和她在镜头前的急智反应,又往往能够消解掉她身上的这种矛盾性,从而在一种前后反差中,让人进一步产生和建立起对她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同样,在大众点评这个创意里,我们也能看到她对矛盾的消解。
     
     
    03
    首先短片在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矛‍盾冲突点——李雪琴虽然是一个品牌大使,但是说话很不好使。
     

    ‍
    之后随着剧情的推进,可以看到她之所以说话很不好使,是因为她接的商务诉求是为大众点评必吃节做推荐。‍
     
    并且这个必吃节里推荐的餐厅,都是建立在 7 亿用户选择的大众点评必吃榜之上。
     
    这样,当一个人的单向推荐和 7 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形成比较时,就容易把李雪琴的品牌大使身份置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当中。
     
    而恰恰也是这种「尴尬」,为品牌的表达和李雪琴的演绎提供了一个创意上的伸展腾挪空间。
     
    在里面,大众点评是直接化尴尬为 idea。
     
    李雪琴则一边叨咕自己的求而不得心理,一边又用拉家常和唠嗑的方式,消解和解构掉了自己的「品牌大使」身份,让观众跟随她的语境,一起将心理位移到了大众一边。
     
    最终,大众点评想要表达的传播主张,也顺其自然地在观众心中建立了起来——7 亿大众,才是真正的推荐大使。
    甚至再往远一点看,这个传播主张也是对过去 20 年间,大众点评这个品牌所具有的国民价值的一次再诠释和再传递。

    04

     

    目前,这个创意出街后,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好评与喜欢。
     
    还有人因为其中文本的设定与李雪琴本人的高度适配性,反复看了好几遍。
     

     
    如果再把这个创意放到当下的舆论场中去看,它也在有意无意之中,击中了时下大众所普遍拥有的一种心理——
     
    明星广告代言和品牌大使推荐这件事,它在人们心目中的权重和地位,在一点点下降。
     
    这里面既有明星翻车事件的频出,让明星代言的可信赖度再下降的原因,更主要的则是今天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务实。
     
    再直接点说——品牌在舆论场上做表达,尤其是面向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做沟通时,别来虚的。
     
    一是大家都很忙,除非是在特定的节点和情境之下,要不然很少有人会有耐心去听品牌讲一个冗长的大道理。
     
    二是人们的心理账户在收紧,再多的算计也比不上一句让利多少来得实在。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大众点评与李雪琴的这一次合作,它除了表达出「好吃不贵省到底」「必吃套餐 3 折起」的优惠信息,它还用一场 2 分钟的脱口秀,来承接了人们那种渴望解压、碎片化接受信息的心理。
     
    加上里面对「品牌大使」的权威性解构,它也相当于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叠加起了这样一层心理暗示——「大众的地位>大使的身份」。
    说到底,明星和艺人也是人。
     
    人们能接受他们活在滤镜和光环里的人设,也乐意看到他们在镜头前偶尔展示自己的尴尬和出糗时的本色。

    作者:二毛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告文案]

    长按下面二维码可关注这个不要脸的公众号


    原标题:《李雪琴这次代言,尴尬了》本文经授权转载,如需二次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如发现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想找同城设计师?21个城市在等你:

    点击下方↓图片,
    或在设计癖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同城”,
    即可免费加入设计癖同城微信交流群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