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炎熱的日曬中,在傘之下形成眼前自己的影子,提供了一隅蔭涼。雨落下來的時候,疏落的,或是聲勢浩大的,可以聽見傘面發出的聲響。傘,雖為功能性的存在,在影子與落雨聲之間,卻充滿讓范承宗覺得浪漫的特點。
范承宗成立「考工記工作室」,尋找因為減少需求,漸漸消逝於日前生活的古老手工技藝,並將其重新轉化為各式創作的出發點。這次在桃園地景藝術節帶來的大型藝術裝置作品,即源自「紙傘」工藝系列。開發的最初,是為了尋覓客家文化的題材。他們找到了在客家文化中寓意圓滿的紙傘,簡單而聰明的設計,又富有幾何邏輯的美感。
「我的做法是,先找到一把紙傘,把它的零組件全部拆到不能再拆。有大量的傘骨、一個上面的傘頭,與放射狀的結構。在拆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傘的製作難度不高,但去體會零件之間的組合關係與巧思,非常有意思。」解構的動作,也醞釀著有關物品的思考。人們何時會使用傘,對范承宗來說是很可愛的事情。「把傘看成一個空間或容器的話,在傘下通常只有你一個人,為了遮陽或擋雨,是一個比較舒服或安心的環境。有另一個人跟你同時在傘下,通常彼此是友善的關係,哪怕是陌生人,也是出於善意來共撐一把傘。」
綜合下來,藝術家確定想要用傘來創作的概念:如果把傘視為一個人們或許還不熟悉,卻可以待在一起的地方,在這裡好好相處、彼此友善,再結合古老手工藝,能否真的成為一個空間的作品?下一步要決定作品該長成什麼形狀。范承宗想著:「如果將眼前這些零件變成一倍、兩倍、三四倍甚至更多,組裝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啊?」於是他著手進行這些嘗試。
「我們像玩樂高一樣自由組合這些零件,後來發現三倍,在數量最少的情況下,可以形成最大的內部空間。」在兩把傘的組成中,無法繞成圓形的寬闊空間。如果是四五倍,視覺效果又沒有三的組成這麼洗鍊。並且不管從什麼方向看,三的數字都有環繞的數理效果,可以在自然界的果子或樹葉等,看到相似的結構特徵。最後在青埔一處有著自然美景的公園,長成〈在傘下〉這件作品的樣子。
范承宗也提到,兩個傘的奇怪形狀,相對不適合草地上的大空間,但可能適合在室內。考工記研究諸多手工藝題材,累積下來,遇到適合的機會都將不斷再去發展。同一種古老工藝,有時候作品很大,有時候很小,有的適合懸吊起來,有的適合掛在牆壁上。「這也是我們創作企圖去達到的目標。每次探索在這個時代顯得不合時宜,但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手工藝,可以透過藝術創作的機會與資源,不斷再去發揮這些老智慧新的可能性。讓它可以用不同形式去到不同的地方。」
傘是人類在自然中生存中適應的工具。不去妄想要將陽光關掉或將雨水停掉,而是在太熱或淋濕的情境中,想辦法做出一些應變。范承宗說:「我覺得這是很古老的價值觀。面對自然的時候我們選擇退讓。」
「像我在一些原住民朋友的部落文化中還能看見這種價值觀。我們遇到颱風,可能會說發生天災,但他們是沒有天災的概念的,所有的發生都是自然的循環,他們都接受。我覺得從小小的物件可以看到很多這種很美的細節、情境與蘊含的價值觀。」
而身為客籍藝術家,意識到客家文化之於己身的意義,其實是從音樂開始。「我記得是大約 2006 年到了大學才格外注意這件事情。」范承宗回憶道。小時候家裡人只有長輩之間會進行客語對話,對小孩都是講所謂的國語。隨著時代社會風氣的演變,各種年輕人喜歡的樂團,哪怕是只在副歌一兩句出現非國語的內容,會講特殊的母語變成是一件有點酷的事情。「我大學開始很喜歡生祥樂隊。當時還有個好客樂隊,主唱陳冠宇是以莉,高露的老公。這些專輯都是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棒的客語專輯。從對音樂的喜歡開始,看歌詞,看客家戲劇,去吃客家餐廳料理。每次多留意一點,就愈吸引更多。也開始形成審美,發現一些屬於這個族群的價值觀。」
「有時候大家會開玩笑說客家人小氣,就我自己觀察身邊的家人朋友,覺得那好像不是小氣,而是想把會有糾紛的地方講得清楚。對不夠熟悉的人來講可能會誤解,你怎麼那麼小的地方都要計較。我覺得小氣比較是不願意給予,但客家人也熱情好客,會招待客人或給孩子,自己平常不捨得吃的東西。殺一隻豬,全身都可以拿來做料理,物盡其用不浪費。在限制中產生創意,也自然形成有意思的美感。」
從范承宗的創作方法,也可以看見類似的「限制美學」:「因為這些限制對我來說,也都是材料。」
范承宗自言不是堅持已見的藝術家類型,作品很像是在拍電影,可能有個想做的概念,同時也需要大量專業的人們一起做出來。包括結構技師、燈光設計師或各式各樣專業的外部合作工班,也可能影響作品的樣子。無論是超大型地景裝置作品,與飯店合作的中型雕塑,或是與精品合作的小型作品,對於范承宗來說,創作的環節是一樣的。作品出現的環境在哪裡?有哪些互動的可能?委託者有什麼樣的目的性?例如飯店大廳要擺放的藝術作品,可能是因為委託者覺得氣氛太冰冷,需要手工藝品的溫度感。他會蒐集各種不同的線索,從限制來發展創作。
除了傘,接下來范承宗也有興趣從客家文化中的飲食出發。客家人有許多製作「粄」、「粿」等米食的文化,其中從木雕器具翻模而出的方法,他認為似乎有機會與陶瓷工藝連結,將柔軟可塑型的陶土翻模出新的效果。尚在構想中的概念有個名字叫作「食工藝」,意謂製作食物的方式也是一種工藝。製作粄條的工藝手法有可能拿來做藝術創作,做成盤子、椅子等,或是大量聚集成為大型裝置藝術。在適當的機會與條件下,期待著藝術家再度為我們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工藝可能。
採訪.撰文|Melody TU
特約攝影|Richard CHANG
桃園尞尞 : 2023桃園地景藝術節
➤➤ 2023桃園地景藝術節 最完整介紹!三大亮點邀請世界有閒來「尞尞」
龍潭展區|2023/08/04(Fri.)-2023/08/20(Sun.)
青埔展區|2023/08/11(Fri.)-2023/10/15(Sun.)
龍潭展區作品及藝術家專訪
青埔展區作品及藝術家專訪
這篇文章 范承宗專訪─相遇在傘下,古老物件精神化作當代美感空間 | 2023桃園地景藝術節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