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入体验设计行业的时候,正值iPhone的体验变革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浪潮。科技行业将用户体验捧到天上,作为设计新人的我,即便是人机交互科班出身,也不由感到迷茫和困惑。一方面怀疑,这玩意有你们讲得那么玄乎吗?另一方面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直到后来研究过国内外顶尖设计,做过很多次用户调研和测试,行业对用户体验的热度冷静下来后,我终于可以平视「体验设计」这个领域了。
去年我在整理房子时,突然发现体验设计这个东西,和装修有很多相似之处:
- 住户即是用户
- 需要审美,但体验更重要
- 以模板和规则为基础的创造
Alexandre Omiadze @ Dribbble
这么一对比,突然我发现很多过去
体验设计的
困惑迎刃而解。
仿佛是打开了一扇大门,体验设计变得越来越
接地气,变成了我们每个人
每天都可能面对的事情。
不过,接地气不代表没难度。虽然谁家的房子都要装修,但层次水平天差地别。
按照这个线索,我发现了
体验设计的五个层次:毫无章法 → 遵循模板 → 细节创新 → 整体创新 → 重新定义。
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很多在
第一层,艰难求生的小公司要求在
第二层,比较有竞争力的公司要求
第三层,大厂要求具备
第四层能力但实际还是以
第三层为主,很少有企业敢尝试
第五层的。
虽然这只是我的
个人见解,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发出来,说不定可以给和过去的我一样迷茫的设计新人些许
启发。
第一层:
毫无章法
很多农村县城的老房子,装修全程没有设计师参与,就很容易达到这个效果。
上图来源:电影《四个春天》
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哪怕各种理论方法学得头头是道,但是动手实践方面偷懒,做设计从不看规范,甚至都懒的临摹练习,就很容易变成这样。
做出来的方案就会出现与主流审美风格不搭边、间距和尺寸混乱、完全偏离规范等问题。
这种水平就属于最底下一层,稍微正常点的公司都不会给设计工作机会的。
第二层:
遵循模板
很多统租的出租房为了省事,就直接用模板装修,成本低、速度快,效果也有一定保障。
对体验设计来说,就是套模板——做C端找 Material Design,做B端找 Ant Design——什么都不改也不会出大错。
上图来源:iOS 规范与 Material Design 哪里不同?官网总结了这几点
不过这个层次,是最容易怀疑设计价值的,容易陷入“做设计就是拼组件”的误区。这个问题我之前发文讨论过,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装了,我只会拼组件而已
不过,很多刚起步或者只求生存的小公司挺喜欢这种层次的设计师的——干活踏实,不会乱创新拖累公司,工资也要得不高。
第三层:
细节创新
很多预算有限但有点追求的人在装修房子时,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然后要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方案。例如放一些有趣家具、加个小飘窗之类的小创意。
@Unplush+
这种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装修方式,也是适用范围最广的体验设计方式。
要知道,模板做得再好也不能应付所有的场景,用到具体的业务场景时肯定适时调整才好。
例如看似稀松平常的表格,如果死板地套模板是这样:
上图来源:这B端页面功能堆叠,我还是想尽办法搞出了极简设计
做了一些细节调整之后,方案变得更加简洁清晰了:
以上的这些修改并没有完全偏离原有的设计系统,但却让体验感提升了很多。
一般来说,有些余力打磨产品的公司,都挺喜欢这种层次的体验设计师——能给自己的产品带来一点竞争力,不会过度创新带来负担,薪资也还负担得起。
第四层:
整体创新
有一定实力的商场和办公楼,装修时通常不会套模板,而是根据给定的概念做整体创新。
WeWork共享办公室
对体验设计来说,就是为自己的产品量身定制一套创新规范,突破原有模板的限制。
这就好比虽然 Ant Design 成名较早,但字节要搞 Arco Design,腾讯要搞TDesign。
国产手机厂商也是各自弄设计系统,小米有MIUI、Oppo有ColorOS、vivo有 Origin OS、魅族有Flyme……
对有实力的大厂来说自建体系是理所当然的,用别人的东西怎么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地位?
虽然大厂这么要求自己的设计团队,但实际工作并不是天天搞整体创新。因为平台搭建成熟后,大部分设计工作都是小修小补。
所以,并不是说不具备这个层次的能力就进不了大厂了,他们也有很多非核心岗位需要局部创新的人才。
第五层:
重新定义
这个层次对应到整理房间上,就不只是改装修而已,而是换布局。
例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去掉客厅、给房间加一个独立卫生间之类的。
这种属于成本高风险也大的操作,用在商场和机场这种公共场所更多,很多地标性建筑就是这么来的。
新加坡星耀樟宜机场内全球最高室内瀑布
对应到体验设计上,就是完全打破传统对流程或布局的定义。
例如抖音的沉浸式竖屏体验,相对传统视频app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冒险:
其实更著名的例子是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场体验变革: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如微软的 Windows Phone:
虽然成功了可能引领时代,因为失败了会被当成笑话。
这种颠覆性的设计不但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
只有大公司具备这种实力,但是可以“躺着赚钱”的大公司又未必能鼓起这份勇气。
只有顶尖大厂的创新产品,才会需要这个层次的设计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目标太高,还是不要想太多比较好。
这些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只要不摆烂都有合适的位置
不管是简装、精装还是豪华装修,各家各户都会有不同的需求。
体验设计也是如此,能力强的去做“豪华装修”,能力弱的去做“简装”。只要不是最底下一层,总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2.脚踏实地,先把基本功练好再谈创意
我们在装修房子时,如果预算一般,就会希望选比较简单规范的装修方案,而不是底薪请一个设计师发挥想象力。
体验设计也是如此,公司预算有限时,宁愿套模板也不要胡乱创新。
3.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出最好的效果
我们装修房子时,一般都是先有个大概的心理预算,然后希望在这个预算内内做出最好的效果。
体验设计也是如此,公司对员工薪资和研发成本也会先有个心理预算,然后希望在这个预算内做出最好的效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预算是很难的,虽然有这个可能性但最好别抱期待。
4.各花入各眼,很多东西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装修房子时,有人注重美观、有人注重极简、有人注重实用……每一种风格因为预算不同,最终达成的效果也不一样。
体验设计也是如此,没有必要一天到晚在那里争论谁对谁错,根本没有意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客户满意自己也能赚到钱,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何况客户的预算是早已定好的,即便你证明了自己是天纵奇才,也不会因此多得到什么。其实很多问题和焦虑,换个角度思考后,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来源: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
(ノ◕‿◕)ノ*:・゚✧
查看最受欢迎 301 个设计网站 *:・゚✧ヽ(◕‿◕ヽ)
UI设计QQ群 ¦
RSS订阅 ¦
新浪微博 ¦
本文链接 ¦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