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藝術是誰的島.之二
世代居住在島嶼上的人們。因為戰事待在島上的人們。因為嫁娶加入島嶼的人們。因為田調研究或創作,入駐島嶼的人們。因為慶典活動,登島遊訪的人們。以藝術之名,當地的風土在深入的體會中化作各種表達,將人們整合起來,成為島嶼自身持續下去的生命力。
馬祖藝文工作者「島內視角」:穿越世代生命的美學展演
馬路坡道下的樹林旁,有一處軍綠色的長形建築。曾經這裡熱鬧歡騰,出現過有牛排館的駐島軍人俱樂部。隨著裁軍政策頒布,一度成為島上主婦購買生活用品,物資聚集的軍公教福利社。後來又轉作憲兵訓練中心。直到不符軍方需求,閒置多年。如今在馬祖藝文工作者的努力下,已變身為當地重要的藝文空間。
同樣曾赴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研究藝術,1957 年生於馬祖的在地藝術家曹楷智,相偕 2000 年開始定居於馬祖的妻子李若梅,用心投入中山門空間的運作。今年在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內視角」策畫展出六種作品。
長型的空間,切分為展覽的不同段落。從自幼在漁村成長的曹楷智對母親的追憶開始,老屋圓木與衣服組成裝置藝術〈母親的船〉,象徵藝術家的媽媽身為馬祖補漁網行業中唯一的女性,如何獨立縫補一個家,載著他前行。
來過馬祖教學的藝術家們,以抽象、寫實、影像、裝置等不同風格,與島嶼對話。在地詩人劉梅玉以 90 歲阿嬤的唸謠為軸,呈現馬祖世代的錄像作品。還有充滿生活感與美術氣息的「藝質教室」,是成立已 17 年的「馬祖芙蓉海畫會」上課的地方。成員橫跨學生、家庭主婦、老師、公務員、退休人員與來馬祖工作的台灣人們等。此次展出這些學員繪畫的完成式與進行式,展期間也維持著上課的狀態。
走過其間,看見真實在島上生活的世代人們,馬祖的面貌也漸漸明晰。這些作品或許沒有銳利或宏大的議題切角,卻有對感受的真誠,讓生命成為了藝術。無論代言或主體的發語權,「島內視角」之「內」可能更接近於內心,而昇華為作品。
展覽在最終謝昭華的詩作〈穿越時間的時間〉中,回扣一開始曹楷智對母親的追憶,溫柔的大型裝置〈他鄉是故鄉〉由李若梅與女兒曹元夢共同創作。曹元夢懸掛依嬤(閩東語的「阿嬤」)的漁網,呈現依嬤一生的辛勞;李若梅則以漁網中開出的花朵,描述馬祖早已是她的故鄉,花開彼岸。
深入生態與環境的結構,恢復馬祖的個性與活力
日本著名的跳島慶典「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近年舉辦的核心精神,一直在於恢復島嶼個性。因為瀨戶內海群島面臨年輕人外移至都市發展,地方人口高齡化及凋零,各島的活力,漸漸低落下來。不同島嶼的面貌,也漸漸趨於一致化。世界各地的海島漁村,都出現這樣的現象。而在馬祖東莒,人口流失的現象尤為顯著。藝術與設計作為方法,思考的更是如何為地方帶入動能,恢復島嶼的個性與活力。
東莒島上,閒置 15 年的「正泰養雞場」,近幾年由改造團隊 大浦Plus+ 重新修復,化身食農教室。場域旁一座形狀奇特的大樹,也在今年藝術島活動,加入台灣樹屋協會的協助,落成當地人許願的樹屋。〈大船歸港-士官長的再生船屋〉以船艦為造型,運用海廢、漂流木、棄置沙灘上多年漁船的航海儀器,花了兩週左右的時間搭建。盡可能再利用不製造更多浪費的媒材,除了有溜滑梯,還有無螺絲榫接的椅凳與漁網編織裝飾。
另一方面,由藝術家及建築師陳宣誠策展的「轉厝計畫」(閩東語的「回家」),在馬祖年輕人口外移的現象中,思考「回家」帶來的轉變會是什麼?他展開兩條研究脈絡:馬祖的植物環境與⽣態、馬祖的住居構築與材料;認為「回家」不僅與依依不捨的情感回憶有關,更試圖去理解,什麼是屬於馬祖這塊⼟地最根本的存在。
從石砌的閩東建築、戰地政務時期的加強磚造結合木架構,與晚近的鋼構鐵皮等住屋材料,到發現南竿梅石的粗放雜木林,大多來自軍事目的之人為擾動,存在較多防風或掩蔽的植物,而進行入侵種的減量,平衡與原⽣種的比例關係。藝術,作為採集、紀錄、溝通、探索與揭露的⽅法,呈現出「住居的地景」與「檔案花園」系列作品。
其中李芝瑜的微觀星球裝置藝術,將視野延伸至宇宙層面,從獨特角度俯瞰馬祖的山川海洋景致。透過將南國薊與紅花石蒜等馬祖特有植物以果凍植物栽培,再以宇宙的視角重新詮釋馬祖島嶼景象。
共感地景創作的《窗外的風景》,記錄著住居不同時期與痕跡的質感。窗外風景往室內的延伸。空間中像彈孔的洞,在夜晚形成⼀片室內星空,連結馬祖地景的美麗與哀愁。
觀看蓊鬱的自然美景,在藝術揭露之前,我們並未能辨識林相的表情,其實隱藏生態失衡的危機。
王文⼼《檔案花園》蒐集馬祖的⽯頭、沙與混凝土塊,種植形成島嶼原本自然的濱海植物,也呈現面對強風、岩石裸露等地理條件,馬祖地貌堅韌⽣命形式。
動人的閩東語──藝術探勘馬祖文化幽微的線索
今年藝術島中,另一種馬祖原始個性的展現,值得關注的還有在地特殊的語言「閩東語」。如今馬祖年輕人也愈來愈少人能夠講,甚至聽懂。在藝術作品中,自成陌生化卻又深刻的發聲。
法國藝術家艾瑪.杜松(Emma Dusong)於馬祖日報社空間展演的作品〈面向汝〉,即是以閩東語為三位島民作曲。作品概念來自策展人謝宇婷對馬祖傳統民俗「祈夢」的好奇。在北竿龍角峰伍位靈公廟,每年正月二十九日可以到廟裡睡一晚。睡前在心中默念現在面臨的問題,據說神明將在夢裡解答。更特別的是,無法作夢的人可以由「代夢者」接收神的訊息。
基於此,藝術家如代夢者。三位馬祖島民,漂浮在床墊上輪流清唱。藝術家則在他們停下時,傳來法國的地中海岸歌唱的聲音。歌詞中,對馬祖的生存環境提出問題:「我們從那一邊來,為什麼不能回到那裡?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尋求許可?為什麼我們被區別對待?為什麼我們需要在晚上呆在黑暗中?未來的日子會是怎樣的?戰爭會爆發嗎?」
前文略為提過,中山門展出的錄像作品〈牛溜母〉,也是以「閩東語」來表現。「牛溜母」是蝸牛的意思。劉梅玉在與逐漸遺忘過去的 90 歲阿嬤對話中,發現她牢記這首馬祖傳統唸謠,然而現在年輕人已毫無聽聞。畫面以意識流的方式呈現馬祖的不同場景與足部,呼應「牛溜母」的歌詞。
而在北竿 40 據點中,張立人的作品〈重返榮耀—FM81.11〉,也用閩東語的念白,呈現馬祖與戰爭有關的存在哲思。
讓一切運作,成為島嶼的生命力
在馬祖藝術島的行程中,正好有機會參與當地重要的「媽祖昇天祭」祭祀大典。也在表演節目「飲・七杯酒」中,參與馬祖傳統「婚俗」的重現,認識許多馬祖傳承的面向。
世代居住在島嶼上的人們。因為戰事待在島上的人們。因為嫁娶加入島嶼的人們。因為田調研究或創作,入駐島嶼的人們。因為慶典活動,登島遊訪的人們。以藝術之名,當地的風土在深入的體會中化作各種表達,將人們整合起來,成為島嶼自身持續下去的生命力。
撰文|Melody TU
➤➤ 上篇:馬祖國際藝術島 特輯 I|藝術是誰的島?當地景轉譯生活和歷史場所
同場加映
這篇文章 馬祖國際藝術島 特輯 II|藝術是誰的島?實踐,為了還原風土的生命力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