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苍茫一根骨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陈老先生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超然于物外,用他的丰富的知识充盈着在风云际会的动乱年代孤独的精神世界。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守自己的信念,把忠心深植于他深爱的祖国,即使风雨飘摇,仍不离不弃;在1956年的“春天”,虽许多作品见诸报刊,却宠辱不惊,依然故我;在大家投身学习马克思思想如火如荼时,他淡然对待在师生情和信仰之间做出的选择,执着犹如飞蛾,飞向那代表自由学术的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跟在陈序经后面被批斗的时候,虽满眼泪光,却至诚至性!
他是伟大的孤独者。渊博的知识和动乱的年代似乎注定他要背负一生的荣耀与苦痛,去完成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命运?是年代?抑或是内心早已选择的使命感和归宿感?父亲为梦想夭折而绝食早逝,哥哥也因病离去,颠沛流离的海外漂泊让他明悟。陈老先生的一生一直被浓厚的苦难阴影所笼罩。幼年的他感受着名宦之家的繁华,然而十岁不到便目睹了一代世家如梦般消逝的场景。晚年也多次用到“垂死之人”“颓龄戏笔”等词。然而这只是孤独的原因之一。思想所能到达的高度,只有少数人可以企及。他们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挚友,君子之交,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纯粹,彻悟友情的真谛。他所结交之友“以漫长的一生证明一段历史之缘”,让我相信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是为文化而生!时光催人老,聚了又散了,一抔黄土掩埋的不只是白骨,还有亲情、友情和哲思。孤独的自由,自由的学术,学术的传承在这个时代断了层。我所能见到的是这个时代的躁动不安,学术权术混为一谈,毫无营养价值的论文漫天飞舞……
他是时代的清醒剂。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总能坚持自我,保持清醒。动乱时期,他明白自己情归何处,所有动听的说辞和诱人的条件都打动不了他磐石般的心。他的整理有序、从容退出与胡适的仓皇逃离是怎样一个鲜明的对比!“所有的流离之苦,已转化为兴亡之叹,其体味早已超出了生命痛苦之感而具有文化盛衰之蕴.”孤寂的灵魂在刀尖上跳舞之时,能在摸索中更清醒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全瞎的双眼让他看得更清楚,并能做出最明智的判断。“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王国维的死被他赋予了神圣的意义。生与死只一瞬之念,然而陈老先生选择孤独的生,以达成夙愿。“苦难之于生命,可以超脱,可以消沉,可以向某种精神境界皈依,也可以不甘的挣扎。”陈老先生选择“垂死挣扎、发挥余热”,因此对他来说生命的苦难几乎等同于精神的苦难。
他时刻清醒着。时间在这位沧桑老人身上留下它走过的痕迹。病痛缠身,却不忘著书。大脑高速度运转,服安眠药方可入睡,这需要多大的付出和毅力!命运给他带来的除了身体的苦痛和精神的遗世独立外,剩下的只有清醒的头脑和真挚的情怀。还有什么是他坚持不倒的原因?我探寻而不得其解。我可以毫不忌讳地说他执拗,执拗的坚持学术自由和文化的质朴。
“历史出现了它永远不忍看的时代与个体生命不可调和的撞击与冲突。这种冲突在历史的星空中留下了多少悲歌与千古绝唱。”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在历史上同样孤寂和执拗的人,时人称之为“拗相公”,我们说他是改革家。他是王安石。现今有很多人赞赏他的改革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当时的史学家把亡宋的罪名安插在他的头上,就连司马光也不例外。梁启超说他是“三代下唯一完人”。并且让后人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即使他们站在对立面,司马光依然敬佩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他高瞻远瞩,却搏不过一个时代所代表的主流,这难道是一种宿命?超前,是这两位共有的特质,这就注定他们是孤独的伟大者。
他是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的探寻者,始终不曾迷失自我。他就像是一个伯乐,能用敏锐的感知感受他周围的人,用那份人与人最原始的信任与他生命中的行者交流。晚年对助教的选择,以及后来把自己的文集交与蒋天枢等做法无不体现出一个老人的识人之精准和睿智。
足不出户的陈寅恪对现实有很深的洞察,他晚年对现实的关心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周扬“鞋子与实验尺寸”的比喻,陈老先生勃然大怒。胡乔木这样比喻1962年的经济形势:这就好比在一个客厅里将沙发、椅子不断地搬来搬去,目的是想寻找更好的位置,所以就免不了产生搬来搬去的失误,就好比是经历了一场地震一样。陈老先生听完这个新鲜的比喻后只说它很聪明。两相对比,陈老先生用一个历史学家犀利的眼光洞察着过去,审视着正在前进的“历史”。
1962年摔断了腿的他应验了古人“祸中有福”之说,度过了人生短暂而温暖的春天。他称自己是“左丘失明,孙子膑足”感叹命运之时还有几分调侃之味,陈老先生生命历程多灾多难,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命运的豁达的态度。
“拙者的陈寅恪,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生命之美在此时呈现的并非是空灵、洒脱,而是一种沉重和坚执。”“这情景犹如一列不能改变目的地的列车,身后不断撇下一个又一个可能出现的中转站,寂寞而坚忍地奔向远方的归宿。”
“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是他一直追求的学术的最理想境界。历史终究会用公正的尺度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只不过是早晚问题。后人哀叹的只是古事今人了吧!
书中多次提到陈老先生的性格和品行,这大概是作者极度赞赏的原因吧。陆键东把与陈老先生同时代的人也详细介绍,并让读者不自觉的与老先生作对比,并通过他身边的人的回忆与相关的资料记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到了陈老先生,这不能不说是作者本身对陈老先生就了解之深。我被陈老先生对学术的质朴之心和他在文坛上奠定的基础及高尚的人格深深折服着……
写于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