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篇写得比较仓促,下次再找机会写得更透一点。《反脆弱》和《黑天鹅》是非常好的书,严重推荐。不好看我请你饭。
如果一个人因为患上流感而死,我们可以形容他的身体很「脆弱」;如果流感没有击败这个人,反而使得他在面对以后的流感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如何用「脆弱」的反义词来描述这样的现象——坚韧?强韧?强壮?似乎都不足够贴切。面对这样的情况,塔勒布用了一个最笨但又最能准确描述这个现象的词:反脆弱(antifragile)。脆弱的反面,显然是「反脆弱」嘛。
「反脆弱」是塔勒布生造的词,它描述的是那些能从冲击中受益的事情。这样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风会吹灭蜡烛,但也能使火越烧越旺。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时候,它反而能茁壮成长。是否具有反脆弱性,也是区分有生命的有机体与无生命的机械体的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人体在受到一定的冲击的时候——比如受到重物的压力之下,人反而变得更有力量,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如果对一个机械体——比如一块木板,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压断。
反脆弱性有一个奇特的属性,它能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效。用塔勒布的话来说就是:由于有了反脆弱性,我们做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好。而弄清楚什么是脆弱的,比预测对其造成伤害的某个事件是否会发生要容易得多,脆弱性是可以衡量的,但风险却是无法衡量的。
塔勒布用整整400页(按中译文算)的篇幅来论述反脆弱性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黑天鹅”事件的不可预测。人们在看到第一只“黑天鹅”之前,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而如果有人看到过黑天鹅——哪怕只看到了一只,就会推翻“天鹅是白色的”这个结论。以此来代表那些意料之外的、能产生极端影响的事件,则被称为“黑天鹅”事件。虽然“黑天鹅”事件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往往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更积极的词是“总结”与“概括”)理由,并且使它变得可解释和可预测。这一类事件包括:预测百年一遇的地震、预测下一次“911”的发生、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及预测下一次经济危机。
“黑天鹅”事件具有极端影响的表现在于,一旦发生,将造成此前持续多年的收益之和。比如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事件使得持股人手中相当于美国全民生产总值高达1/8的财富在一天内蒸发,随后八天内的损失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的6倍。“黑天鹅”事件不仅仅指那些不好意外现象,也包括好的现象,比如那些因为拍了一部电影一炮而红的现象,也是“黑天鹅”事件的一种。
因为复杂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非线性反应,人们往往对复杂系统(比如天文提到的地震)进行准确预测。如何提高系统的反脆弱性,则成了应对黑天鹅事件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几乎不可能准确预测百年一遇的地震的到来的话,不放放弃预测,转而将重心放在如何应对“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样?”上面。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人到中年之后,身体会开始衰老。应对衰老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每天躺在床上,怕折腾了身体;而是接受工作与生活的挑战,保持锻炼,处理各种复杂与不确定性的事务,反而能保持身体活力。这个道理放在其它重大影响的事情上类似:与其预测它们的到来,不如提高反脆弱性,去迎接与应对黑天鹅事件的到来。甚至从黑天鹅事件中受益。
(首发于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