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成为分级基金投资者“噩梦”的开始。这一天,很多公募基金公司通过微信、公告等方式反复推送触发下折分级B的风险提示和逃跑教程。不过,当日确定下折的12只分级基金仍累计成交44.47亿元。对于这部分“睁眼跳悬崖”的“自杀式”投资者,两天后,等待他们的是30%到90%不等的亏损。分级基金也因此被描绘为“巨亏加速器”、“血洗投资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亏损与分级基金产品设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过度夸大其风险性也有失偏颇。对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从“惨痛”经历中了解分级基金到底是一种什么产品,该如何避免因盲目投资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盲目抢反弹而“交学费”
“这种情况是在国内分级基金发展过程中从来没遇到的,算是给投资者上了一课。”一位分级基金研究人士在谈到7月9日资金涌入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时表示。
7月9日A股大盘见底,许多股票几乎从跌停直奔涨停。业内人士指出,在不少精通短线的散户看来,股指经过多日大幅下探,已经砸出“黄金坑”,错过就是“过错”,而拥有几倍杠杆的分级B自然是抢反弹的首选利器。
但这部分投资者却打错了算盘。某投资者7月9日下午开盘后,以0.635元/份买入煤炭B848800份,共计成交额538988元。就在当日,他持有的煤炭B下折为274154份,价格恢复到1元/份,导致亏损高达约26万多元。
长江证券投资顾问熊海鹏表示:“近期分级B大多出现了大幅下跌,净值甚至接近下折阀值。分级B越跌杠杆越大,所以接近下折的分级B非常受欢迎。之所以有人来抢临近下折的分级B,就是因为它的杠杆大,一旦反弹收益可观。”
为什么最后亏损如此严重?熊海鹏表示:“有很多人不懂分级B的规则,只知道是抢反弹的好工具,跟着瞎抢,触发向下折算也不知道卖出。触发以后,别管大盘是涨是跌,这个分级B都按净值折算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价格高出净值很多。一旦按净值折算,除了抢反弹失败,承受大盘下跌带来的分级B的下跌外,还要额外亏掉价格高于净值的部分。”
7月9日,股市迎来大反弹,但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则消息:“一批分级基金7月8日已经触发下折,无论7月9日市场涨幅怎样,收盘后还是会以当日净值进行向下折算,亏损幅度非常大,切勿买入。”
但这个提醒似乎来得有点晚。资料显示,7月8日反弹前夜,有12只分级基金触发下折阈值,其中就包括上述投资者买的煤炭B。虽然之前基金公司均发布了下折风险提示,但7月9日,部分触发下折的分级B成交额仍创出历史天量。其中,有色B成交额高达10.17亿元,一带一B成交达8.02亿元,军工B级成交额达7.5亿元。显然,抢反弹误入下折“黑洞”的投资者不止一个。
有基金业内人士坦言,“自从分级基金诞生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如此惨烈的事件,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也教育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分级基金的高风险性,投资者要谨慎。”
没有考虑到分级基金的下折风险,是投资者的最大失误。事实上,6月15日以后沪深股市出现急剧下跌行情,短短14个交易日内,主要股指跌幅均在27%以上,中证500指数跌幅高达36.29%。随着股市持续下跌,分级基金B份额的净值杠杆不断增大,股市短期大幅下跌使带有杠杆的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加速下跌,迅速将其推向下折的深渊。
市场震荡,分级基金下折警报一直未完全解除。截至7月22日,共有10只分级B净值低于0.5元,11只净值低于0.6元。
分级B是洪水猛兽?
随着有关分级基金巨额亏损消息的集中发布,一时间,分级基金成了过街老鼠,被描述为“亏损利器”。行业人士指出,分级基金不是洪水猛兽,产品设计也没有重大漏洞。它只是一种投资工具,很多人由于对下折机制不了解,才导致突如其来的巨亏。
“身边投资分级基金B份额的朋友,赚钱的时候基本不会研究分级基金结构与机制。只有在下跌时才会仔细研究并咨询专业人士。”集思录副总载郑志勇表示。
事实上,分级基金是针对中小投资者设计的一种创新型公募基金产品。海通证券(17.20,-0.08, -0.46%)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倪韵婷介绍,从产品设计看,分级基金通过对母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巧妙地分解成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的两类份额,其中B份额通过支付给A份额一定的融资成本获得杠杆属性;分级基金的实质是B份额通过向A份额“借钱”投资于母基金,从而获得杠杆效应,A份额的约定收益就是B份额需要支付的利息。
所谓下折是分级基金合同规定的一项保护A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条款。通常来说,当分级B的净值跌到0.25元及以下时,就会触发向下折算,A、B份额的净值都会变为1。这个过程是,B的净值从0.25元折算成1元,保持净资产不变,份额对应缩小到1/4。而分级A与分级B份额要维持1:1,所以1元净值的分级A也要跟着将份额缩成1/4。分级A剩下的3/4以母基金形式返还给投资者。
分级基金为什么要设计下折条款?齐鲁证券基金分析师马刚表示,设置下折条款的主要目的,一是对A份额提供收益保证,避免出现违约;二是在极端杠杆情况下,避免B端投资者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形。
“在标的指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B份额由于杠杆效应,会对标的指数或母基金的跌幅大幅度放大,要承担整个基金的亏损。可以想象,如果任由B净值下跌而不进行干预,B净值早晚要跌到0或者接近0,这样,不但B端投资者会血本无归,对A的约定收益也就无从谈起,A就会成为一只违约的债券。”马刚介绍道。
这里还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下折会导致持有人损失严重,但实质上,下折本身并不会让你亏钱,而是基金价格和净值的过度偏差让你亏钱。
例如,假设某只分级B下折时的净值是0.198元,投资者有1万份B类基金,那么总资产净值是1980元。下折后,B类的份额变成1980份,净值1元,总资产净值1980元。但是,这只分级B在折算前一日交易价格是每份0.459元,也就是当天如果买入1万份分级B,要花4590元,折算后,只能拿到1980元,亏损2610元。
这种价格和净值的严重偏离被放大后,亏损会加剧,尤其在价格有涨停板限制,而净值却没有时。郑志勇表示:“普通投资者总是认为,交易价格为证券的价值。但是在”闪电熊“中,由于涨停板限制,导致分级基金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
例如,转债B某日净值跌幅近40%,但价格也就跌停而已。郑志勇表示,“这次分级基金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哪怕是在2007、2008年那一波大跌也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当时国内也没有几只分级基金。”
记者了解到,2007年至2010年是国内分级基金的萌芽阶段,国投瑞福、长盛同庆 、国泰估值 、国投瑞和、兴全合润等最早一批分级基金产品诞生,特点是结构简单,以封闭型产品为主,并未有目前如此活跃的交易量。
对于分级基金杠杆属性带来的暴涨暴跌,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杠杆本身并没有错,它是一把双刃剑,风险和收益同时被放大。”正是基于要通过杠杆操作博取高收益的强烈市场需求,分级基金在过去短短8个月规模暴涨,市场份额从500亿份迅速扩张到今年年中的4500亿份,令所有人侧目。
交易机制待完善
通过这次史上最昂贵的下折一课,因盲目买入分级B对投资者造成的巨大伤害也引发业界思考。业内人士呼吁,应该从产品设计、上市交易、投资者准入、投资者保护、交易公平等多方面着手完善分级基金相关规则,避免这一悲剧再度上演。
风险警示不足,成为不少买入分级基金而遭到巨额亏损的投资者进行维权的依据。一位从事证券法律事务的律师表示,根据《证券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以及证监会[微博]的指导意见,基金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并推荐适合的基金,对于投资风险应尽到提示义务,否则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记者了解到,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无论是基金管理公司、券商交易软件还是第三方基金网站,对于分级基金的高杠杆、高风险都未有明确的标识。购买时,投资者可以同股票买卖一样,通过交易软件轻易购买,无任何限制门槛。关于分级基金将进行不定期折算的公告,也只出现在基金官网和第三方基金网站上,交易软件未及时更新。
“我是融资账号操作的。ST股、不亏损未股改的S股系统都不让买卖。而分级基金风险同权证差不多,却可以在二级市场随意买卖,也没签任何风险协议。”一位投资者表达了他的不满。
同样备受质疑的是,当分级基金在T日触发下折后,在T+1日依然上市交易,且没有任何警示,不少投资者因此踩雷,遭受重大损失。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应该在次日暂停交易,或者在交易时注明“下折B”,充分提示风险。
据悉,7月9日下午,信诚基金、国泰基金 、鹏华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都曾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出警示文章,建议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不要再买入7月8日已触发向下折算的分级B份额。显然,不少投资者并未关注到这类预警文章。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提示制度,以防投资者盲目买入。”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完善合理成体系的分级基金制度建设无法一蹴而就,但可以在交易规则上适当做变通,如已确定要下折的时候可以暂停交易,或在代码、简称前如ST股一样,加显著符号警示风险。
近日,有媒体透露,针对分级基金下折带来的交易风险,深交所[微博]和证监会正在征求部分基金公司的意见,届时或将出台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分级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政策。
有基金公司人士称,公司正与深交所就有关交易机制问题进行密切沟通。从上交所[微博]和深交所比较来看,同样是下折基准日,遇到分级B下折时,由于上交所母基金、分级A和分级B全部可以做到T+0交易,如果投资者不慎买入了分级B,可以马上买入分级A进行合并再卖掉,可以不参与分级B下折,从而一定程度上规避下折带来的损失。
而深交所的规则有所不同。下折基准日当天,投资者除了卖掉分级B以外,别无他法。因为交易规则规定,当天除了二级市场在停牌一个小时之后可以正常交易外,既不能正常合并,也不能申赎分拆,导致分级B投资者十分被动。
早前,深交所已发文称,将建立分级基金交易风险警示机制。深交所表示,对于存在高风险情形的分级基金,将按照《会员客户高风险证券交易风险警示业务指引》的规定,启动分级基金风险警示程序。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李薇建议,除了加强对高危品种的重点监控之外,还应根据分级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比如,对于高杠杆转债分级品种建议纳入禁止名单;根据综合估值水平,设定高中低等多层风控区间。对高净值、低溢价相对低风险品种与低净值、高溢价高风险品种,实行差异化全流程风险管理。
下折风险犹存
分级基金的密集下折的确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分级基金的教育课,在分级基金下折的过程中,投资者首先考虑的还是控制风险,尤其在当下的震荡市中,分级基金下折风险的阴云会始终笼罩市场。
随着A股市场前几个交易日持续走强,分级B净值渐渐远离0.25下折阈值,分级A短期因此失去看跌期权价值,加之分级B的投资信心逐渐恢复。业内人士指出,分级基金的强弱格局已然发生变化。
7月23日,绝大多数分级A都延续近几个交易日以来的下跌走势。东方财富(49.500, 0.60,1.23%) Choice
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118只指数型分级A中,有99只下跌。这两周以来,有100只分级A都呈现下跌态势,与前两周强劲上涨的局面迥然不同。
对于近日分级A的下跌,西南证券基金分析师认为,分级A走弱在预料之中,在前几日多次提出分级A已经部分高估,特别是约定收益率为一年期存款利率+3%的品种,并得出高估的分级A或将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结论,因此建议投资者尽量避免低收益的分级A。而对于分级B来说,其价格的涨跌根本上受市场行情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信心在近期有所回升,只要不出现暴跌,投资者的信心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分级B的价格不至于遭到指数下降和信心下降的“双杀”。
近期随着A股市场反弹持续推进,分级B投资者的情绪已大为改观,反映到分级B的折溢价率上,已明显回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118只指数型分级B的平均溢价率达到11.92%,已大大高于7月17日的5.97%。尤其处于折价状态的分级B数目,已经从7月17日的25只下降至7月22日的12只。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市场持续上涨,大多数分级B已经逐步远离下折危险区域。
不过,7月27日,A股出现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两市近1800股跌停,分级B基金的又一轮下折潮再度掀起。
根据集思录网站数据,18只分级基金再度面临下折。其中,距离下折最近的是一带B、证券股B、证保B级。根据测算,三只基金母基金只要再跌约1.79%、4.23%、6.99%便会触发下折,由于目前股市经常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最快本周内这三只基金便有可能下折。同瑞B、转债B级距离下折也只需要再跌不到8%,短期下折风险也较大。
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共有8只分级基金距离下折只需再有10%以内的跌幅,另有10只分级基金母基金再跌10%到15%之间便会触发下折。在股市再度走软的情况下,这18只分级基金形成下折的危险区。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前一轮的下折潮,不少投资者已经了解到可以通过购买相应份额的分级A份额,参与下折来减少B份额的亏损,但目前濒临下折的分级基金的整体溢价率均较高,19只基金整体溢价率约为10%,投资者买入A份额来弥补B份额亏损的同时,也势必承担整体溢价的成本,买入A份额为B份额减亏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有投资人士建议,遇到临近下折的基金赶快跑,手中持有前期反弹幅度较大的B份额基金净值在0.5元以下的、非市场强势板块的B类基金一定是“杀无赦”,无论如何要尽快卖出,千万不要在跌势未止之前轻言抄底;分级基金不是股票,目前是保住本金的阶段。
由于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截至2015年7月27日,多只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接近基金合同规定的不定期份额折算条件,为提示投资注意风险,深交所于7月28日发布了7家基金公司9只分级基金提示可能发生不定期折算风险的公告,再次提醒投资者警惕分级基金“下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