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钦定西清古鉴

    未曾发表于 2016-01-29 04:59:33
    love 0
    qin-ding-xi-qing-gu-jian01

    此《钦定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仿效《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此书著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1529件,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于乾隆二十年成书。此为清光绪14年迈宋书馆铜版印本。

    清乾隆十四年(1750),乾隆皇帝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收录乾隆帝平日对青铜器的品题,“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乾隆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和硕庄、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编纂除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外,还有嵇璜、裘白修、金德英、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成等重臣,涉及吏、户、工、兵、礼等五部。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等,“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欧阳修等所能及” 。从内容到画工、书法、款识及刊制都代表了当时国家成书的最高水准。

    这副铜板是日本所制。当时广东候补道、出使日本国参赞陈明远在日本时,看到该处书商制造铜板仿刻《西清古鉴》一书,钩摹镌刻颇属精良,该书商有意求售,但陈明远无钱可买,此事被广东士绅三品衔选用道刘学询得知,于是筹措款项从日本购回这套铜板全副共九十六箱,试行刷印传播。这部铜板《西清古鉴》得以在中国印行,全得力于刘学询。(介绍参考:銅版西清古鑑)

    大致目录

    序、职名、总目

    卷一至卷七:鼎
    卷八至卷十一:尊
    卷十二:罍
    卷十三、卷十四:彞
    卷十五至卷十七:卣
    卷十八:瓶
    卷十九至卷二十二:壶
    卷二十三:爵、斚、觚
    卷二十四、卷二十五:觚
    卷二十六:觶
    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敦
    卷二十九:簠、簋、豆、鋪、鏊
    卷三十:甗、锭
    卷三十一:鬲、鍑、盉、冰鑑
    卷三十二:匜
    卷三十三:洗、盂
    卷三十四:量、區、鍾、斗、瓿、缶
    卷三十五:盦、鐎斗、奩、罐、臼
    卷三十六:鐘、鐸、鈴
    卷三十七:錞、戚、鐃、鼓
    卷三十八:刀、劍、弩機、符、钁、扛頭、器飾、儀飾、杖頭、鐓、鳩車、表座、硯滴、書鎮、糊斗、鑪
    卷三十九、卷四十:鑑
    跋

    附钱录、钱录序、钱录总目
    钱录十六卷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 著有《矢音集》。

    蒋溥(1708—1761年),大学士蒋廷锡长子,字质甫,号恒轩,江苏常熟人,清朝大臣,画家,善画花卉,深得家传。雍正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情宽厚而警敏,任职后,精心奉职,勤于政事,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亦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刘学询(1855-1935),字问刍,又字文楚,号耦耕,广东香山人,光绪五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但一直未实授官职。他与番禺人蔡乃煌、南海人江孔殷、香山人钟荣光被合称为「广东文坛四大金刚」,其中以刘学询最具传奇性。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部分页面为黑白色。卷首牌记“光緒十四年邁宋書館在日本銅鐫”。版框29.5cm×22.6cm。半页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
    —
    文件名:钦定西清古鉴.40卷.附钱录.16卷.清梁诗正.蒋溥等.清光绪14年迈宋书馆铜版印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夹大小:895M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